玄鐵
本周,A股成交重回地量水平。類似地量地價現(xiàn)象多為底部臨近標志,短線反彈一觸即發(fā)。
本周,美國萬億資產(chǎn)管理投資機構(gòu)富蘭克林鄧普頓集團總裁莊麗雅在新加坡出席福布斯全球總裁會議時表示,部分聲音對華投資市場的“悲觀情緒”可能被夸大了。投資形勢“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顛簸,但一旦時機成熟,就會像橡皮筋一樣恢復如初?!?/p>
雖然上月開始,北上資金有所流出,但從歷史上看,北向資金連續(xù)兩月凈流出僅在2019年4月和5月出現(xiàn),分別凈流出180億元和537億元,對應當月滬綜指分別下跌0.4%和5.84%,由小牛行情迅速轉(zhuǎn)入休整期。不過,滬綜指并未戛然止步,2019至2021年的年度漲幅分別是22.3%、13.9%和4.8%。
筆者認為,北向資金此番操作,或如某投資人所形容的是“一群無頭蒼蠅”,觀感極差。根本原因或在于不少基金五年運作周期漸滿,產(chǎn)品整體收益偏低,來自客戶的贖回壓力會較大。
復盤來看,外資進入深市是在2017年之后。若以深港通啟動時間2016年12月5日為起點,當日深成指收于10781.3點,截至今年9月15日,收于10197.6點,累計下跌5.41%;同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累計貶值5.44%,合計虧損約一成。不過,對比來看,同期標普500則上漲98.8%。筆者認為,同期標普漲幅較高,主因之一是“資金推動+估值飆升”,邏輯支撐是華爾街對美國經(jīng)濟成長性的精美包裝。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美國GDP增速比以美元計價的中國更高的年份出現(xiàn)7次,分別是1986、1987、1990、1993、2016、2019和2022年,主因是美元對人民幣升值速度超過中美GDP增速之差。但這一現(xiàn)象與A股漲跌并非正相關(guān)。滬綜指1990年末才掛牌,1993、2016、2019和2022年年度漲幅分別是+6.84%、-12.3%、+22.3%、-15.1%,基本是好壞參半。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5.18%?;仡^看,今年中國經(jīng)濟增速未像2009年一樣出現(xiàn)V形反轉(zhuǎn),在于2020至2022年的疫情,對中國短期的人口紅利、收入預期和財富觀念產(chǎn)生較強的負面干擾。
不妨大膽揣測,在此背景下,更多救市政策將不斷加碼,這有望加速A股探底回升。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自9月15日開始下調(diào)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市場預計將釋放流動性五六千億元。數(shù)據(jù)顯示,自從2008年9月15日以來,央行24次公布降準,滬綜指5日內(nèi)漲幅飄紅概率為54.2%。此舉對A股沖擊主要是心理層面,釋放政策利好持續(xù)釋放的信號。
和8月25日收盤價相比,滬綜指、滬深300和創(chuàng)業(yè)板指截至9月14日的漲幅分別為+2.04%、+0.6%和-0.6%,顯示政策救市組合拳并未遏制弱勢板塊的超調(diào)風險,市場信心仍在恢復中。
值得注意的是,9月8日,滬市成交2700億元,創(chuàng)年內(nèi)地量新低。14日,創(chuàng)業(yè)板指再創(chuàng)年內(nèi)新低。誰在大肆做空?當日北向資金凈流出64億元,其中凈賣出寧德時代7.8億元。賣出理由或在于,市場猜測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訂單或低于預期。
和2021年峰值相比,寧德時代復權(quán)后股價縮水43.6%,動態(tài)市盈率跌至22.8倍。其上半年盈利增長1.54倍,如此高成長白馬股是否被機構(gòu)錯殺?但類似A股版“漂亮50”頻創(chuàng)新低,或在預示市場底部臨近。
近期,國際投行中開始出現(xiàn)抄底A股的聲音。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團隊日前發(fā)表最新研報預測,中國股市有望在年底前上行,目標指向MSCI中國指數(shù)67點位(潛在回報率10%),主因是寬松政策提速、周期性改善、市場技術(shù)面向好、低估值和低倉位等五大利好因素影響。(文中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