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玉
我的家在一座小山村,幾十戶人家在山腳下零星分布著,牛羊是山里人的重要伙伴。你看,山腳下那間屋前種著油菜花的紅房子就是我的家。紅房子后邊那間不起眼兒的茅草房里原本住著我的動物朋友——一只叫“咩兒”的小綿羊??墒切瞧谔煳曳叛蚧貋恚銉翰灰娏?,我心急如焚。
咩兒還不到一歲,它一身潔白如雪的長毛拳曲著,蓬松又柔軟,好像一團云朵。走近它,那對好像被墨汁浸染過的黑眼圈異常醒目,給咩兒增添了幾分呆萌。它的四條腿很細(xì),卻結(jié)實有力。前腿的兩個膝蓋下方各有一撮長毛,風(fēng)一吹就會輕柔地飄動。它的尾巴與眾不同,圓圓的,扁扁的,毛茸茸的,有點兒像老太太的發(fā)髻。
咩兒是整個羊群中最活潑的小羊。我最寵愛的就是咩兒,所以只給它的脖子上系了一個小銅鈴。咩兒不喜歡像老羊那樣慢悠悠地走路,喜歡蹦蹦跳跳,有時候還在地上撒歡兒打滾兒,鈴鐺總是發(fā)出“叮當(dāng)叮當(dāng)”的清脆響聲,可好聽啦!
咩兒很乖巧,我抱它時,它會故意貼近我,一動也不動。每天放學(xué)回家,我都會摸摸它可愛的小腦袋,它總會圍著我“咩咩咩”地叫,表達見到我的興奮。有時它還故意用小腦袋輕輕地頂我的腿,然后扭頭就跑,仿佛在叫我和它一起玩。咩兒從來不像它的同伴那樣懦弱,吃青草時,抻著脖子的大鵝晃著身子蠻橫地過來搶食,它也毫不退縮。
小伙伴們,這只小綿羊的特征你們記住了嗎?我再幫大家總結(jié)一下———
一歲綿羊白卷毛,膝下長毛隨風(fēng)飄。
黑眼圈,圓尾巴,項戴銅鈴叮叮當(dāng)。
大家?guī)臀叶嗔粢?,讓我的咩兒早回家?/p>
小作者像一位攝像師,用移動的鏡頭,從“山村”到“人家”,再到“我家”,最終聚焦到“羊圈”,把讀者帶入故事情境中。
要想讓伙伴們盡快找到小羊,介紹外形特征是最關(guān)鍵的。白卷毛、黑眼圈、圓尾巴……這些特征都很顯眼,如果發(fā)現(xiàn)咩兒,伙伴們一下子就能辨認(rèn)出來。
活潑的小羊脖子上的銅鈴一定響個不停。大家可以循著聲音尋找,這個介紹非常重要。
為了幫助小伙伴記住咩兒的特征,小作者還編了一首歌謠呢,小羊的特征一目了然。有了這樣的介紹,相信小作者的動物朋友很快就能回到她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