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悅明
(融安縣林業(yè)局,廣西 柳州 545400)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為我國南方優(yōu)良材用樹種。其生長迅速、材質(zhì)優(yōu)良,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廣泛用于建筑、橋梁、電桿、門窗、家具、板料、木制用具方面[1-3]。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發(fā)展,人工創(chuàng)造新變異及新的育種途徑不斷出現(xiàn),但雜交育種仍是目前最有成效的育種方法之一。杉木人工控制授粉能創(chuàng)制適合生產(chǎn)需要的新基因型,是遺傳改良的重要內(nèi)容,為選育杉木優(yōu)良雜交組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4-5]。
杉木為雌雄同株異花植物,不同植株雌球花、雄球花數(shù)量差異較大,開花具有明顯的偏雌偏雄特性。杉木雄球花多簇生,呈圓錐狀,長0.5~1.5 cm,多數(shù)分布在樹冠下部,有短梗,通常有40 余個簇生于枝頂,花藥3 室,藥隔伸張,邊緣有細缺刻。雌球花單生或2~4 個集生,綠色,苞鱗橫橢圓形,先端急尖,上部邊緣膜質(zhì),有不規(guī)則的細齒,長寬相等,為3.5~4.0 cm,雌球花多數(shù)著生于樹冠上部或樹頂。
杉木的開花結(jié)實受氣候的影響較大,以廣西融安縣西山林場國家杉木良種基地?zé)o性系種子園為例,杉木雄球花分化在5 月中旬至6 月上旬、雌球花分化在8 月中旬至9 月上旬。雄球花一般在2 月中旬或下旬開始膨大,平均氣溫10 ℃左右時逐漸露出簇生小孢子葉球[6]?;ㄆ谠? 月下旬至3 月中下旬。杉木雄球花散粉期、雌球花可授粉期分別可分4個階段,詳見表1。
表1 杉木花散粉期、可授粉期特征
親本選擇是人工控制授粉的重要步驟,直接影響子代的性狀特征。根據(jù)雜交育種目標,如速生、抗性、特殊性狀等,選擇來源清楚、性狀互補、花期較一致的優(yōu)異材料作為親本。
為防止不需要的花粉侵入,授粉前必須對雌花套袋隔離。廣西融安縣西山林場無性系種子園杉木雌球花芽于2 月中下旬至3 月上旬開始萌動,當(dāng)雌花芽膨脹呈球形,鱗片尚未張開時進行套袋隔離。隔離袋可做成35.0 cm × 45.0 cm 規(guī)格,選用能防水、透光、透氣、堅韌不易破裂的材料,推薦采用亞硫酸紙制成。套袋時,3 朵以上雌花套入1 個袋內(nèi),以提高授粉效率。隔離袋在花芽前端應(yīng)留有空間,避免花芽被日光灼傷,提高授粉率。套袋袋口比枝梢長出3.0 cm 左右,須在袋下端扎口處墊上棉花,或襯幾層紙再用細繩捆綁,以防止針葉刺破隔離袋。杉木是雌雄同株的樹木,有時雌雄花同時生長在同一根枝條上,為了防止同株雄花粉的污染,需要在花粉成熟之前將同一枝條的雄花先行除去。套袋時在隔離袋上標明無性系號、位置、雌花數(shù)量等信息,便于后期做好授粉記錄。每個雜交組合的套袋雌球花數(shù)量不少于100 個。
不同的無性系或家系的花粉要單獨采集、單獨處理、做好隔離?;ǚ劭芍苯訌臉渖喜杉部稍谏寄拘矍蚧ㄐ℃咦尤~散開前2~3 d 摘取,隨后置于通氣、無風(fēng)、干燥的室內(nèi)晾干,待其自然散粉。脫出的花粉過200 目篩,去除雜質(zhì)后干燥24~48 h。干燥好的花粉如不能及時使用,則須用光滑、防潮、透氣性好、韌性強的紙包裝后置于干燥器內(nèi)備用。
如直接使用從樹上采集的花粉,可于上午9 時左右,在選好的父本植株上,預(yù)先把即將開放的花蕾或花序用亞硫酸紙袋或塑料袋套起來,一旦花粉撒出時即落在袋中;或于11~14 時,直接抖動花枝,使花粉直接撒落袋內(nèi),去袋收集。所收集的花粉應(yīng)立即注明品種和采集時間,以免混淆。
為防止花粉混雜,采集人員單人單號采集或采集完1 個父本雄花后,及時使用酒精對手部進行消毒,之后方可采集另一個父本雄花。
不同的無性系或家系,可能花期不一致,為順利進行控制授粉,要做好花粉采集和儲藏工作。收集的花粉用廣口瓶裝好并置于干燥器內(nèi)干燥24~48 h,干燥后的杉木花粉蓋嚴后置于5 ℃條件下保存?zhèn)溆谩?/p>
花粉的活性及特性決定了種子的產(chǎn)量與質(zhì)量,控制授粉前應(yīng)通過花粉活力測定了解其可育性,以及不育花粉的形態(tài)及生理特征。采用四唑(TTC)測定法[6]測定杉木花粉活力。在載玻片上滴一滴TTC溶液,用解剖針沾取少量花粉于溶液中,攪勻后蓋上蓋玻片,將載玻片置于35 ℃的恒溫箱培養(yǎng)15 min,用顯微鏡觀測花粉染色情況,在載玻片上隨機抽取3 個視野進行觀測,統(tǒng)計視野內(nèi)染色花粉粒和總花粉粒數(shù),以平均染色率代表花粉活力。花粉活力=(染色花粉粒數(shù)/視野花粉總粒數(shù))×100%。花粉活力低于5%,表明花粉活力較低,授粉時需加大授粉量或間隔5~7 d 后,對授粉未成功的雌花進行2次授粉。
花粉是授粉作業(yè)的主要材料。授粉前應(yīng)收集相對充足的花粉,并檢查套袋內(nèi)雌球花開花情況[7]。由于杉木雌球花多數(shù)著生于樹冠上部或外層,需準備人字梯;此外,還需準備授粉紙袋、吸耳球、信封、小瓶子、標牌、貼簽、繩子、回形針、種子園無性系排列圖紙、記錄表、筆、夾本等。
應(yīng)在雌球花可授粉期初期至可授粉盛期時開展控制授粉。據(jù)廣西融安縣西山林場杉木種子園歷年控制授粉觀測,雌球花呈金黃色或米黃色,雌花中軸稍微伸長,苞鱗略張,胚珠鮮潤,胚珠口頂端可見分泌透明黏液珠等為可授粉顯著標識特征。
授粉最佳時間在每天上午10 時以前,此時空氣中漂浮的非目的花粉少。采用吸耳球或授粉器吸足花粉,打開隔離袋頂端一角,對準雌球花輕擠噴出適量花粉,再將隔離袋輕輕晃動使花粉在袋中均勻分布,使雌花球獲得充分授粉,用回形針封閉袋口,防止外源花粉進入。每個吸耳球或授粉器只能裝入1個父本的花粉,每個吸耳球均需做好標記和隔離包裝。為保證授粉充足,每隔2~3 d 重復(fù)授粉1~2 次。當(dāng)天用不完的花粉可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授粉結(jié)束后須在每個授粉枝上懸掛標牌,注明母本、父本無性系號或家系號、紙袋號,以免采果時混亂。每次授粉后均需做好記錄,一個組合記錄在一張授粉登記表上,并將每個組合授粉的雌花數(shù)量匯總。
授粉后7~10 d,雌球花珠鱗增厚,柱頭枯萎或苞鱗完全閉合,即表示已經(jīng)失去授粉能力,再隔5 d即可去除隔離袋,以便新梢生長和幼果發(fā)育。在整個控制授粉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記錄,及時防治病蟲害,防止人為破壞。
霜降后,球果自然成熟時,每個雜交組合球果單獨采收。按授粉時的標牌上序號依次采收,并登記每枝采收杉木球果個數(shù),防止漏采或混采。相同的放在一起晾曬制種,測定出籽率,并進行播種育苗試驗。
杉木控制授粉每一步驟都可能成為良種選育成敗的因素,整個過程要注意觀察和記錄,建立相關(guān)信息檔案,規(guī)范化管理,如檔案中應(yīng)有控制授粉方案、記錄表格、授粉次數(shù)和時間、種子采收時間等,紙質(zhì)檔案與電子檔案要一一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