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希奧
宋朝的餐飲業(yè)十分發(fā)達,城市的大街小巷遍布餐館,所謂“處處擁門,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飲食”。《清明上河圖》畫了北宋都城的一百余棟樓宇,其中竟有四十多家是經(jīng)營餐飲的店鋪。
擁有如此繁榮餐飲業(yè)的宋朝,能催生出現(xiàn)代外賣業(yè)務的雛形也就不足為奇了。難怪有些宋人“往往只于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畢竟能下館子,叫外賣,誰還買菜呢?
當然,由于沒有現(xiàn)代化的通信方式,也沒有方便快捷的外賣軟件,宋人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式點外賣。譬如,派家里的仆人去餐廳點餐再帶回來,或者提前和店家約定好時間,讓店里的伙計送貨上門?;镉嫴粔蛴玫臅r候,店家就會找?guī)讉€“閑漢”來頂差。所謂“閑漢”,其實就是專職跑腿的,他們不僅送吃食,還幫忙買東西?!稏|京夢華錄》記載:“更有百姓入酒肆,見子弟少年輩飲酒,近前小心供過使令……取送錢物之類,謂之閑漢?!?/p>
宋朝初期基本沿襲了唐朝的宵禁制度,但是相對寬松一些。隨著時間推移,住宅和商業(yè)區(qū)不再像以前一樣涇渭分明,宵禁制度也就形同虛設了。都城的夜市一直營業(yè)到三更,五更又開張,有些地方甚至二十四小時營業(yè)。
餐飲行業(yè)也是如此。到了夜間,酒樓大多點著燈燭賣宵夜,一直營業(yè)到天亮。
《東京夢華錄》記載:“酒店多點燈燭沽賣,每分不過二十文,并粥飯點心。亦間或有賣洗面水,煎點湯茶藥者,直至天明?!惫识?,對宋人來說,晚上嘴饞想吃宵夜,點個外賣,派伙計去取來也是常事。
吃遍山珍海味的宋朝皇帝也愛點外賣,宋孝宗就是資深的“外賣愛好者”。
得到宋孝宗青睞的是什么佳肴呢?據(jù)載,宋孝宗青睞的都是城中流行的美食,如李婆婆魚羹、南瓦張家圓子等。宋孝宗還頗為大方地給了賣家許多小費,原本值一貫的食物,他給了雙倍的價錢。
這一段軼事在《癸辛雜識》中是這樣記錄的:“隆興間,德壽宮與六宮并于中瓦相對,令修內(nèi)司染坊,設著位觀,孝宗冬月正月孟享回,且就看燈買市。簾前堆垛見錢數(shù)萬貫,宣押市食歌叫直一貫者,犒之二貫。”
清朝,揚州城畫舫盛行,畫舫上的娛樂活動相當豐富,可以喝酒、聽曲兒、觀看樂隊表演等,故而游人在畫舫里一待就是好幾天。
船上沒有想吃的東西,沒關(guān)系,可以到城中點外賣。
揚州城內(nèi)的酒店早已發(fā)現(xiàn)這個商機,派人在岸邊等著,等畫舫一靠岸,就上前推銷自家店的美食,供游人提前預訂。到了晚上,就會有專人將外賣送上船。
據(jù)《揚州畫舫錄》記載:“野食謂之餉。畫舫多食于野,有流觴、留飲、醉白園、韓園、青蓮社、留步、聽簫館、蘇式小飲、郭漢章館諸肆,而四城游人又多有于城內(nèi)肆中預訂者,謂之訂菜,每晚則于堤上分送各船?!?/p>
由于外賣盛行,競爭激烈,商家只能在食譜上花心思。這樣游人能選擇的外賣種類非常多,蝴蝶面、煎肉、大熬蝦、煎鴨子、煎鱭魚、醋鲞、素骨頭面、麩筍素羹飯、煎豆腐等,應有盡有。
不得不說,古人的生活真是愜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