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 侃
▲《文苑圖》
在剛剛過去的暑假,國產(chǎn)動漫大作《長安三萬里》閃耀熒幕。它以壯麗的氣勢、豐富的情節(jié)、絢麗的色彩和鮮活的人物形象打動了無數(shù)觀眾。而像《長安三萬里》所描繪的一幕幕文人相會的場景,不獨在他們相與唱和的詩作中體現(xiàn),在古畫中也常有呈現(xiàn)。南唐時期的宮廷畫家周文矩創(chuàng)作的《文苑圖》便為我們展現(xiàn)了唐代文人聚會的場景。
周文矩
他生活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曾任翰林待詔,擅長繪制人物仕女,作品多以宮廷貴族或文士生活為題材。他的繪畫風格被譽為“用筆深遠,于繁富則尤工”。今存作品有《重屏會棋圖》《琉璃堂人物圖》《宮中圖》等,但多為后人摹本。
《文苑圖》整體為橫卷式,以雅靜的園林為背景,表現(xiàn)了唐代文人的相會場景。畫面通過獨特的構圖,將庭院、人物、樹石等元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造出寧靜和諧的氛圍。周文矩在繪制全畫的時候,采用了“戰(zhàn)筆描”筆法,將畫面塑造得活靈活現(xiàn)。
《文苑圖》的場景被設置為江寧縣衙旁邊的園林“琉璃堂”。四位不同性格和風貌的文人在畫面中相聚一堂。這些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形象不僅彰顯了唐代文人的風雅和才情,也表現(xiàn)出他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相得益彰。
這幅畫作不僅是中國繪畫藝術的瑰寶,也是對唐代文壇的珍貴記錄,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著名書畫鑒定家徐邦達認為畫中的詩人是王昌齡、岑參和當?shù)仄渌賳T。王昌齡曾在天寶三年到天寶七年被貶謫為江寧縣丞。在王昌齡宦寧時,岑參曾有詩《送王大昌齡赴江寧》送別,其中殷殷寄語“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時。舟中饒孤興,湖上多新詩”;而王昌齡亦有《留別岑參兄弟》答之,詩中也表現(xiàn)出與岑參兄弟二人相游而離別的不舍之意。而《文苑圖》所描繪的正是王昌齡與岑參等文人在江寧一地相會的場景。
王昌齡與岑參同屬“四大邊塞詩人”,但是二人出塞的時間并不相同?!段脑穲D》恰好成為兩位偉大詩人先后出塞之間相會的記錄。
周文矩其他作品:《合樂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