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欣蕾
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流逝著,一日一日地過去,一年一年地更替。我們究竟要怎樣去記錄它的流逝呢?人們想了不少辦法。
記憶里的冬天,每當街上處處都有了包裹嚴實的行人,精致的小店門外“長”出一棵棵翠綠而華麗的圣誕樹時,我桌上的臺歷一側就會高高疊起,另一側卻薄如蟬翼,再往前翻翻,三百多個日子就匆匆在眼前掠過了。厚厚的一側是已逝的時光,有些頁面上記下了當天的目標、重要的事件,所以越發(fā)厚重——仿佛暗示著已逝歲月的沉重。
驀地想到兒時撕日歷的有趣經(jīng)歷。
客廳的墻上年年掛著日歷,每一年的樣式都不同,有生肖的,有古風的,也有帶花朵的……那本牡丹花樣的掛歷樣式我至今還記得。小時候,我最愛做的事就是撕日歷,那仿佛意味著我可以主宰那一日。有時起晚了,發(fā)現(xiàn)日歷紙被人撕了,心里還會不暢快,要噘嘴好一陣子。
那些被撕去的日子里有風雨雷電,也有陽光明媚;有歡欣愉悅,亦有孤寂悵望。一張張的日歷紙有的被剪成了各種花樣,有的飄到窗外隨風飛舞,有的被折成紙飛機一散而去。
如今,我的學習時間愈發(fā)緊迫,一本本的日歷用完,里面卻寫上了許多記錄和安排:第二節(jié),班級日志;第四節(jié),做英語卷;第六節(jié),有每日金句……那是如同日記一般的回憶。閑暇時翻看,竟有了一種成就感!
隨著自己一日日地長大,我卻有些不愿面對自己曾經(jīng)的時光了——但我必須坦然面對!也許是時光易逝,也許是時代變遷,我不得不學會接納自己。
回溯歷史,古人又是如何記錄時間流逝的呢?大自然也會把這些呈現(xiàn)給我們嗎?
《百科全書》的開篇畫著這樣的圖:一位原始人用繩子打結——傳說中的結繩計數(shù)。
緩步故宮,我們可以看到銅壺滴漏——清朝的皇室用無形的水記錄時間。
大自然用一層一層的巖石,告訴我們它的前世今生。
可是,逝去的終不再返!過去的終會變成回憶。
時間啊時間,縱使你來無影去無蹤,自然與人們還是各有高招,抓住你逝去的影子呢!
如何記錄時間的流逝?于我而言,也許就憑這清晰的字跡吧!等我成長過后,再來翻看這記錄著時間痕跡的日記,少時的快樂定還在字里行間流動。
‖湖南省長沙南雅中學
‖指導教師:曾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