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黨的二十大報告23 次提到“法治”,首次把法治建設作為專章論述、專門部署,體現了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立法是為國家立規(guī)矩、定方圓的神圣工作,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不斷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以高質量立法保障高質量發(fā)展。結合工作實際,我對如何在服務立法工作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讓立法工作更有高度。人大及其常委會是黨領導下的政治機關,政治屬性是第一屬性,講政治是第一要求。近年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緊扣大局、著眼急需,聚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重點工作,積極推動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圍繞黃河重大國家戰(zhàn)略,持續(xù)增強法規(guī)制度供給,目前已經制定了黃河三角洲生態(tài)保護條例,下一步將啟動黃河保護條例、黃河口公園保護條例的立法工作;圍繞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zhàn)略,制定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人才發(fā)展促進等系列法規(guī),構建起多維度、立體化的法規(guī)制度支撐體系;圍繞鄉(xiāng)村振興、海洋強省建設,制定鄉(xiāng)村振興促進、長島海洋生態(tài)保護等法規(guī),為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有效制度供給。
二是堅定站穩(wěn)人民立場,讓立法工作更有溫度。當前,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吃緊的時候,省人大常委會知重負重、迎難而上,快速打出立法“組合拳”,先后制定了關于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醫(y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四件法規(guī),將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納入法治軌道;針對我省殘疾人口數量持續(xù)增長、康復需求大等新情況、新問題,去年,常委會將制定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列入地方立法計劃,在制定條例過程中,常委會負責同志深入了解各類殘疾人在康復服務和社會融入方面的需求,積極回應特殊群體關切。條例出臺后,成為全國第一件關于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方面的地方性法規(guī),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三是深入踐行和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讓立法工作更有深度。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作為地方立法機關,必須將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貫穿到立法工作的全流程、全鏈條、各方面?;鶎恿⒎撓迭c一頭連著國家權力機關,一頭連著基層群眾,是打通立法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當前,我省基層立法聯系點已經實現設區(qū)的市全覆蓋,涵蓋了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法律服務機構和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為實現開門立法,積極推動基層群眾參與立法的深度和廣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堅決維護法律權威,讓立法工作更有力度。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地方立法執(zhí)行性、補充性作用,必須始終堅持“不抵觸、有特色、可操作、重實效”的原則,突出地方特色,善于從“小切口”入手,增強立法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切實讓法規(guī)長牙齒、能咬合、有力量,對違法行為形成有效震懾。近些年,省人大常委會制定或修改了環(huán)境保護、土壤污染、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辦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guī),嚴格設定法律責任,堅持用法治力量守護綠水青山,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積極開展立法后評估、執(zhí)法檢查等系列活動,充分發(fā)揮法律法規(guī)的引領、規(guī)范、推動和保障作用。
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牢把握主題教育總要求,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