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庚 李明
一、“她懸疑”和《漫長的季節(jié)》
(一)“她懸疑”
“她懸疑”劇集是結合“懸疑題材”和“女性題材”衍生出的一種全新的網絡劇集題材,這種新式劇集類型既滿足通俗懸疑題材中的各種形式要素,又有關于女性的社會性別文化洞悉和人文關懷。一方面,“她懸疑”的發(fā)展源于懸疑題材劇集在全球范圍內廣受關注,2020年是懸疑劇在中國爆發(fā)式發(fā)展的一年,在這一趨勢下懸疑劇繼續(xù)細分發(fā)展,呈現(xiàn)“懸疑+”的形態(tài)。另一方面,隨著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女性勞動者的貢獻,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看見女性勞動者的重要性,讓大家關注女性權益的保護,所以“懸疑+女性”的出現(xiàn)是必然。雖然“她懸疑”在國產劇集中還是屬于新興題材,但是這種題材早已見于國外電視劇中,2004年《絕望主婦》系列被稱為“她懸疑”題材的發(fā)端,緊跟其后《致命女人》《傲骨賢妻》《大小謊言》等“她懸疑”類型電視劇都在全球范圍獲得較高的收視率。2020年開始,這種新題材開始在國產劇中孕育發(fā)展,由騰訊視頻發(fā)行的《摩天大樓》和愛奇藝發(fā)行的《危險的她》等“她懸疑”題材網劇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并且取得不錯的收視率。2021年由優(yōu)酷發(fā)行的《女心理師》還有芒果TV發(fā)行的《江照黎明》相繼推出,都以高水平的制作水準收獲較好的口碑。至此,可以看出“她懸疑”題材已經在國產劇集市場中取得不俗的成績,并且具備的較強發(fā)展動力。
(二)《漫長的季節(jié)》
《漫長的季節(jié)》是導演辛爽繼《隱秘的角落》后又一部懸疑題材佳作,由范偉、秦昊、李庚希等演技派演員主演,影片講述了老鋼廠的貨車司機王響和他的妹夫龔彪在當下時間線聯(lián)手調查出租車套牌案的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了十八年前鋼廠未破解的碎尸案的有關線索,王響發(fā)現(xiàn)碎尸案和自己兒子的意外溺亡有關,于是一直抱有心結的他決定拉著龔彪去請出當年負責此案件的退休刑警馬德勝,由此三人攜手繼續(xù)追查此案。隨著劇情深入,由李庚希扮演的沈默這一女性角色成為核心人物,所有殺人碎尸案的線索都指向了她,觀眾驚嘆于兇手是一位弱不禁風的女性同時,也在反思在這部作品中女主角沈默的生長經歷和家庭環(huán)境。
筆者將《漫長的季節(jié)》歸為“她懸疑”的依據(jù)有以下兩點,一是《漫長的季節(jié)》具備懸疑類型的外在和內核,暴力、謀殺、死亡構成主要的情節(jié)要素。二是《漫長的季節(jié)》一改傳統(tǒng)懸疑劇中男性角色對劇情推動的主導作用,故事中碎尸案源于女主角沈默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遭遇,沈默因主動反抗困境從而被動的成為殺人兇手,除此之外在夜場工作的殷紅、精致利己的麗茹還有為了家人生存被迫去陪酒的巧云都在劇中有著重要的戲份,影響身邊男性角色生存狀況。劇情聚焦女性,也提醒觀眾進一步審視女性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困境。因此筆者將《漫長的季節(jié)》中的女性形象作為研究對象,有利于促進女性議題在公共領域持續(xù)收獲關注,也為“她懸疑”影視作品創(chuàng)作提供理論支撐。
二、《漫長的季節(jié)》中的女性形象呈現(xiàn)
(一)反抗的沈默
社會性題材的影視劇總是希望能夠引起觀眾在情感上的共鳴,由李庚希扮演的沈默無疑是本片的第一女主角,同時也是雙手沾滿鮮血的真兇,導演通過外在形象的先導和內心戲的發(fā)展,讓沈默這一角色有了受害者和施暴者的強烈反差。沈默的孑立源于她的童年遭遇,養(yǎng)父無休的打罵、齷齪的猥褻以及養(yǎng)母面對養(yǎng)父罪惡的行徑選擇視而不見的態(tài)度,讓她處于孤立無援的處境。李庚希本身清純的長相符合角色高中生的設定,加之養(yǎng)父母的行徑,自然地讓沈默成為觀眾眼中“被凝視”的受害者,很難想象她是碎尸案真正的兇手。但同時也正是這種病態(tài)的成長背景,讓沈默具備了冷酷的態(tài)度和縝密的心思,所以當再次遭遇好友的背叛,“黑化”成為必然。不過沈默人生當中第一次奮起反抗便失去了所有,觀眾咋舌于劇情反轉的同時,也會反思沈默“黑化”背后所體現(xiàn)的女性現(xiàn)實遭遇。
(二)附勢的殷紅
導演對于殷紅這一角色的設定構建了“母女鏡像”的敘事美學,女性在進行自我構建時,往往會以自己的母親作為“鏡像”進行想象性投射,這種投射以異化、誤認的方式制約著“女兒”的自我認知。殷紅的母親靠賣小吃維持母女倆兩個人的生計,為了省錢用最便宜的煤氣罐,結果煤氣罐爆炸,有幸存活下來的母親為省下醫(yī)療費用最終選擇自殺。目睹母親的遭遇后,殷紅成為母親的否定者,殷紅想象了一個與母親完全對立的“他者”,從此錢成為她的執(zhí)念,身處底層,以性作為手段的攀附成為最快也是最輕松的道路。當發(fā)現(xiàn)攀附對象盧總更喜歡自己唯一的好朋友沈默時,當感情寄托成為泡影時,面對陸總開出的價碼,殷紅毫不猶豫地給曾經有恩于自己的沈默下迷藥,使沈默受到盧總的侵犯,這也直接導致了沈默的“黑化”,也把自己置于絕境。
(三)犧牲的巧云
影視作品中兩個角色在某種程度上的呼應會有效引發(fā)觀眾的思考,因此,對角色的形象塑造進行對比,有助于觀眾在對不同角色行為進行分析時得到啟發(fā)。巧云和殷紅同在一家娛樂場所做陪酒女,但是兩個人卻有著天差地別的結局,一個死于非命,一個終得歸宿,劇中對巧云著墨并不多,但絲毫不影響角色的飽滿度。巧云和丈夫都是鋼鐵廠的老員工,但因丈夫殘疾和兒子患白血病,巧云被迫一個人扛起家庭全部經濟負擔,這才有了娛樂場中年紀最大、最不能喝酒的陪酒女巧云,殷紅為了金錢背叛了好友,巧云為了家庭犧牲了尊嚴,因此導演也讓巧云這一角色在老年得到了救贖,作為全片最溫暖的結局。
三、《漫長的季節(jié)》女性形象構建策略
(一)多種困境策略
文化境遇影響苦難敘事,苦難敘事造就了女性形象,而所謂“苦難敘事”則是將主人公置于各種人生困境的敘事過程,在困境的形成、突破中對苦難進行各種體驗和抗爭來塑造人物的敘事方法,是創(chuàng)作者苦難意識的抒發(fā)和強烈表達,導演辛爽在《漫長的季節(jié)》中的塑造的女性形象就是在時代和倫理的文化境遇中構建起來的。綜觀《漫長的季節(jié)》中所有的女性角色,會發(fā)現(xiàn)她們都身處困境,承受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這種困境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來自社會環(huán)境,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90年代的一座東北鋼鐵小城,那個年代工廠的員工之間要么是直系親屬要么是沾親帶故,像殷紅這種家庭是沒有機會和渠道能夠進廠工作的。但實際上那時的國企已經千瘡百孔: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大量工廠員工被迫下崗。黃麗茹為了攀附廠長做了第三者,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她不僅沒有掙來好前程,還失去了生育能力,此外還有犧牲自己尊嚴去娛樂場所當陪酒女的工廠老職工巧云,這些女性的命運都必然受到了社會環(huán)境大變革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家庭環(huán)境,沈默的命運底色本就是苦難的,父母去世后被養(yǎng)父收養(yǎng),但是養(yǎng)父卻將沈默視為玩物,沈默被養(yǎng)父性侵和控制,同為女性的養(yǎng)母也沒有站出來保護她,所以去娛樂場所兼職供自己讀書、早日逃離成為沈默最大的心愿,這種家庭困境帶來的苦難不僅更能讓觀眾共情,也能更深刻地反思故事中女性所遭遇的困境。
(二)多重身份策略
美國劇作家威·路特在對劇情懸念的構建進行分析時提出了“雙重懸念”——整體懸念與局部懸念。所謂整體懸念,即貫穿整部作品的核心懸念,通常在故事開始之時便被提出,并在故事的高潮才得到解決,這也是吸引觀眾持續(xù)關注故事的秘訣。在《漫長的季節(jié)》的整體懸念構建中,導演消解了作品中女性角色的邊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了角色轉換。比如導演在女主角沈默這一角色身上所構建的犯罪者與受害者邊界的消解——沈默未成年時的設定是弱勢群體,是理應被保護的對象,但沈默卻不斷遭遇來自養(yǎng)父的家庭暴力和來自同學的校園暴力,這樣的劇情設定就是將主角“受害者”的一面先展示給觀眾;隨著警方的調查和劇情的深入,在碎尸案的真相即將浮出水面時,觀眾才恍然大悟,真正的“犯罪者”可能就是之前脆弱無辜的“受害者”,多次疊加的身份突然轉換也使得角色的邊界變得模糊。在陪酒女殷紅這一角色身上我們又可以看見施害者與受害者的身份消解,在娛樂場所工作多年的殷紅處事老練,當發(fā)現(xiàn)盧總看上的是沈默時,毫不猶豫地接受盧總開出的價碼把沈默推進深淵。如此冷酷的殷紅的結局卻是被脆弱無辜的“受害者”沈默分尸。這種多重身份的敘事策略通常會在故事的一開始鋪墊一個整體的懸念,讓觀眾感覺到好奇,在故事的發(fā)展過程中,伴隨著線索逐漸清晰明朗,主要角色完成了施害者和受害者之間的轉變。
四、結語
“她懸疑”在我國的影視領域的發(fā)展一方面延展了“懸疑類型”的創(chuàng)作空間,另一方面也拓寬了“女性題材”的表現(xiàn)語境,因此女性主體敘事更加凸顯,女性形象的構建更為多元,女性困境的呈現(xiàn)也更加直接,對于影視類型創(chuàng)新和當下女性生存現(xiàn)實的審視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是近年來女性題材劇和懸疑劇崛起過程中值得關注的一個發(fā)展趨勢?!堵L的季節(jié)》對于女性角色的塑造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范本,讓觀眾在劇情反轉中對于劇中女性的坎坷人生產生強烈的共情和唏噓,也對一些社會弊病產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基金項目:江漢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她懸疑”影視作品敘事研究,項目編號:RYCXJJ20230023。
[作者簡介]陳庚,男,漢族,山東棗莊人,江漢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影視藝術。李明,女,漢族,湖北武漢人,江漢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新媒體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