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我們都知道,被稱為“詩佛”的唐代詩人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精通詩、書、音、畫,他的山水田園詩大多融入了音樂、繪畫之美,具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譽。我們來讀他創(chuàng)作的五言律詩《漢江臨泛》:
漢江臨泛
〔唐〕 王? 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
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他自幼聰明過人,才華早顯,能寫一手好詩,又工于書畫篆刻,而且還有音樂天賦。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此后歷任官職。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維作為選補使(選補使也叫南選使,因朝廷擔(dān)心嶺南、等偏遠地區(qū)的官員多有不能勝任者,所以派遣選補使,到當(dāng)?shù)剡x拔遞補官員,上報朝廷)被派往嶺南,他從京城長安出發(fā)一路南下,途經(jīng)襄陽(地處湖北中部,漢江中游)時欣賞了漢江的景色,于是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首詩。
漢江,又稱漢水,是長江最長的支流。詩人泛舟江上,極目遠望,只見莽莽楚塞(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的邊境地帶,這里指漢水流域)和奔涌而來的“三湘”(泛稱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帶)之水相連接,洶涌的漢江水流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條支流相連通。江水浩浩蕩蕩向遠方奔流,好像一直流向天地之外,兩岸青山重重,迷迷蒙蒙,時隱時現(xiàn),若有若無。船平緩地在江面上行駛著,突然,江上風(fēng)起浪涌,船跟著上下波動,眼前的襄陽城隨著波浪浮浮沉沉,仿佛天空也搖蕩起來了。這樣的景象和感受真是太奇妙了!詩人不由得贊嘆“襄陽好風(fēng)日”,表達了對襄陽風(fēng)物的熱愛之情,他留戀在這山水之間,心情大好,愿意留下來與山簡(西晉將領(lǐng),曾鎮(zhèn)守襄陽,這里借指鎮(zhèn)守襄陽的地方官)一同舉杯,一醉方休。
《漢江臨泛》充分體現(xiàn)了王維“融畫入詩”的特點,全詩仿佛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調(diào)清新、意境優(yōu)美的水墨山水畫,詩情畫意,給人以美的享受。
“江流天際外,山色有無中”,正如詩句所描繪的那樣,王維的詩雖然在思想內(nèi)容上不能與李白、杜甫相提并論,但在藝術(shù)方面有著獨特的成就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