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幼閔 圖:蘇富比
乾隆、董邦達《中秋帖子詞卷》水墨藏經紙本/設色紙本手卷(引首)24cm×79.5cm;(乾隆書)24cm×107.4cm;(董邦達畫) 24cm×231.5cm;(汪由敦書) 24cm×221.9cm來源:香港蘇富比,皇尊瑰寶——清代宮廷珍藝專拍
詠中秋題材的書畫詩句無數(shù),當中知名者如王獻之《中秋帖》、宋徽宗《閨中秋月》、米芾《中秋詩帖》等。2022年蘇富比香港春拍上曾經拍過一件乾隆、董邦達《中秋帖子詞卷》,此時讀來甚是應景?!吨星锾釉~卷》手卷長達6.4米,約成于丙寅年(1746年),是詩作也是畫作,全卷由四部分內容組成:引首乾隆題“廣寒清照”,續(xù)書《詠秋》七言四首,后董邦達繪眾人庭中賞月之景,再由戶部尚書梁詩正、刑部尚書汪由敦、吏部侍郎蔣溥、刑部侍郎錢陳群、內閣學士張若藹、介福等人應和成詩。卷中書畫合璧,內容豐富,從這君臣和唱的山水詩畫巨制中,既可見乾隆濃濃的“中秋情結”,又可見乾隆在位初期的雄心壯志。
乾隆對王獻之《中秋帖》有多喜愛?這個問題看看他在《中秋帖》上的題字與鈐印便知。這幅《中秋帖子詞卷》又可稱為《中秋帖》的眾多“衍生品”之一。
乾隆十一年(1746 年)八月,乾隆讀王獻之《中秋帖》有感,時值中秋,便按其韻律句構,寫下《擬中秋帖子詞有序》七言四首并裝裱在《中秋帖》卷后作為評價賞析。乾隆隨后命董邦達就《擬中秋帖子詞有序》繪畫,配以內廷翰林詩文和作,整個過程以筆墨紀錄,成為一件獨立作品,即這卷《中秋帖子詞卷》。
《中秋帖子詞卷》引首為乾隆御筆“廣寒清照”四個大字,采用了清宮特制的海波紋箋;廣寒即月宮,帶出了全卷的主題——中秋。緊接著的《擬中秋帖子詞有序》也是乾隆御筆,寫在極珍罕的藏經紙上,內容與王獻之《中秋帖》后之題跋完全相同。
乾隆 《擬中秋帖子詞有序》
“金祗行政,素昊司時。蟬噪風秋,臺上律披閶闔;鵲飛月曙,樓前鏡對嬋娟。于時有象西成,倉箱葉萬千之盛;無邊佳景,團圞正三五之宵。露滿芝盤,鳷鵲高而玉繩低影;氣澄蘭戺,鴛央敞而丹桂飄香。不須弦管吹開,所喜篇章遞進。宜春彩帖,體反蘇家。儤直金鑾,詞懷韓氏。爰成四什,各賦七言。”
風月今宵非等閑,等閑風月總須刪。
南極六星臨北闕,西華一鏡掛東山。
底緣覺得好秋光,桂影婆娑華黍香。
試想昨年蟾窟景,一秋毫分不曾匡。
閭閻節(jié)物驗嘉師,圓餅雕瓜入好詩。
太液秋風瀲金縠,不須重拓影娥池。
璇霄珠露五云樓,可識春光也讓秋。
試創(chuàng)玉堂新事例,擘箋催進月詞頭。
乾隆丙寅(1746)重華宮御筆。
后有落款:“乾隆丙寅八月擬成此詞,既命內廷詞臣屬和,適橅大令《中秋帖》,因錄于卷后。際此良時,實獲心賞,并志之以紀幾余雅興,三希堂御筆。”由此可知,丙寅八月某天,乾隆在養(yǎng)心殿“三希堂”里臨摹了一遍《中秋帖》,寫下了《擬中秋帖子詞》,并且要詞臣們和他的詩。也就是從這一年(丙寅)開始,乾隆便開始了他長達十五年的“中秋創(chuàng)作情結”。
據(jù)《清史稿·高宗本紀》:“(弘歷)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于雍親王府邸?!鼻』实鄣纳帐寝r歷的八月十三日,恰值秋狝季節(jié),清代將皇帝的生日稱為“萬壽節(jié)”。依照慣例,一般都在避暑山莊舉行慶?;顒?。乾隆的生日與中秋節(jié)只隔一日,因此,乾隆帝在山莊諭旨曰:“八月十三上萬壽節(jié),皇太后行宮行禮,御澹泊敬誠殿扈從王公大臣行慶賀禮,上奏皇太后於卷阿勝境侍膳,此王公大臣等宴凡三日?!币簿褪钦f萬壽節(jié)和中秋節(jié)連在一起放假三日慶賀。
此后十五年里,每逢中秋佳節(jié),乾隆都會圍繞著這首《擬中秋帖子詞》疊韻作詩,持續(xù)以新韻律寫詩。每次詩前均有一則小序,或描寫眼前美景,或追憶過往歲月,或記述當年大事,宣揚國泰民安的政績。至于成詩地點,則視乎當時皇帝所在之地,或在避暑山莊,或在行營,皆有賜宴賞月數(shù)天并命畫家繪畫,同行群臣賦詩以詠,成中秋宮中新習俗。除偶然天災人禍或生離死別有壞雅興以外,每年八月都會有所創(chuàng)作,直到十首迭前韻作品完成才結束,一套十幅全收入《石渠寶笈三編》之中??梢娗Α爸星锛压?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重視程度。
《中秋帖子詞卷》中,介乎乾隆御詩與詞臣和唱的山水畫,由董邦達繪制。為何是董邦達?能巧妙地以筆墨轉化皇上心意者,并非一般宮廷畫家。
董邦達為官35 年,深得乾隆皇帝厚愛,70 歲時還得乾隆欽賜“紫禁城騎馬”。乾隆帝對董邦達的山水畫推崇有加,收錄于《石渠寶笈》的作品亦為數(shù)不少,三編合計近二百件,且大多有乾隆御題。乾隆曾贊揚其山水畫激發(fā)了自己的詩興,感嘆:“為他山水幽佳處,往往尋題趣有余。”
展開《中秋帖子詞卷》,開首為煙云繚繞的樹林房舍,戶外擺設供桌,有人翹首拜月,另有人物圍坐在亭內賞景。畫卷中段,庭院中有十數(shù)人聚首暢談,緊接其后有儒者在山澗池旁觀水;樹叢后有一組人物在樓閣內觀景。最后以平遠山水作結,引領著樓閣前面憑欄遠眺的人物視線,將畫意推向無限寥廓的遠方。全卷整體氣氛清雅,布局嚴謹,畫中情景對應乾隆詩文,詩畫呼應,匠心獨運。畫面中描繪得一絲不茍的亭臺樓閣,也顯示出了董邦達的界畫功底。符合詞臣阮元后來在《石渠隨筆》稱其“屋子皆整齊界畫,無作草草茅廬者”的記載。
董邦達在完成繪畫后,畢恭畢敬地落款“翰林院侍讀學士臣董邦達奉勅敬繪”。更有趣的是,在和詩的大臣中,也出現(xiàn)了董邦達的身影,他不僅完成了繪畫,還和詩一首。
侍讀學士,臣董邦達。
輕云凈洗太空閑,雜沓絲弦一例刪。
遙識萬方同朗照,瑤華渲出錦江山。
銀漢無波玉有光,微風不動散天香。
白榆萬照爭舒采,映徹文昌正戴匡。
大有秋登報甸師,皇心悅豫賦新詩。
月恒長進中秋帖,故事新添到鳳池。
金鏡宵懸萬歲樓,泬寥無際敞高秋。
曲江底用千秋鑒,自慶貞明最上頭。
董邦達畫開首:一組人物在戶外擺設供桌翹首拜月,另有人物圍坐在亭內賞景
董邦達畫中段:庭院中有十數(shù)人聚首暢談
董邦達畫尾段:(右至左)儒者在山澗池旁觀水,樹叢后一組人物在閣樓觀景,閣樓前二人憑欄遠眺,將畫意推向無限遼闊的地方
內廷翰林恭和御制元韻九首
《中秋帖子詞卷》卷后還有內廷翰林恭和御制元韻九首,分別是戶部尚書梁詩正、刑部尚書汪由敦、吏部侍郎蔣溥、刑部侍郎錢陳群、內閣學士張若靄、內閣學士介福、僉都御史嵇璜、侍讀學士董邦達、侍讀德保,皆為乾隆身邊的詞臣。
這之中有四人書法尤佳:梁詩正“書初學柳誠懸,繼參文趙,晚師顏李”;汪由敦“書法力追晉唐大家,兼工篆隸”;錢陳群“年臻耄耋,所進詩冊,自繕行書,極有風致”;嵇璜“字體出于唐碑”“精小楷,能于胡麻上作書”。
細讀這幾位詞臣的題詩內容,他們或描寫中秋典故,或描寫節(jié)慶之景,如錢陳群和詩:“稌黍豐年奏甸師,還將風物譜新詩?!庇秩绲卤T疲骸扒飦韺毤趹c農師,好景從知盡入詩?!粡腻泛差}新句,輪彩偏多在殿頭?!痹娋鋬热萏幪幜髀冻鼍脊餐偷娜谇夥眨资装涤骷磳⒌絹淼那⌒抡r代。
翻查《乾隆起居注》,乾隆于丙寅年賜宴與一眾皇公大臣歡度中秋,跋語云:“時維八月,序屬中秋……先詔會諸王貝勒貝子、公、將軍等,肆筵設席,時庸展親,較爵論年,自黃耇臺背,暨幼子童孫,莫不翼翼愉愉。瞻笑語之龍光,樂在宗之載燕。次日,詔廷臣自大學士以下,按部就班,或左或右,品百籩,行三爵,圣情悅豫,天章爛然,群工拜揚。”可知乾隆于這一年賜宴與一眾皇公大臣歡度中秋并命內延翰林和詞臣唱和,錄于《中秋帖》卷后,以紀雅致盛事。
乾隆在詩序中云:“試創(chuàng)玉堂新事例,擘箋催進月詞頭?!泵鞔_表示要在宮廷開創(chuàng)雅集新形式。“賜宴”與“和詩”對于乾隆而言,發(fā)揮著相似的作用。乾隆用“和詩”的方式來增進與大臣的關系,這種互動或許是其希望通過中秋帖子詞來達到政治目的。由此可見,《中秋帖子詞卷》不僅是記載君臣之間的宮廷雅聚,更開啟了歷時十五年與朝中重臣的互動,象征著一個新時代的正式開始。乾隆在丙寅年,即登基第十一年,在新年伊始時即下旨大赦天下,更寬免各省錢糧,以惠百姓。在文化方面,除設“三希堂”外,一系列的詩畫創(chuàng)作活動,均彰顯出這位時年僅35 歲的皇帝將要宏圖大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