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石聲漢自書詞作手跡賞讀

      2023-10-21 12:43:30余竹文
      鴨綠江 2023年9期
      關鍵詞:手跡

      午夜無眠經久慣,閑愁不怨更長。唯將瑣屑轉柔腸。家貧偏米貴,親老值年荒。富貴早知非我分,近來都不思量。投荒棄遠正何妨。酒邊新白發(fā),眾里舊疏狂。

      不寐已甘聊蜷伏,短衾試盡溫涼。靜聽風緒繞回廊。小窗鳴破紙,饑鼠嚙空箱。漏盡旋聞雞唱起,輪聲喧過低墻。起來寒意澀如霜。曉星看泯滅,殘月惜微茫。

      這是著名生物學家、古農史學者、詞人、書法金石家石聲漢先生(1907—1971)1958年自書舊作兩首《臨江仙》詞,原詞作于1938年。

      作為生物學家、農史學者的石聲漢,在農學界聲譽卓著,但一般讀者恐怕還不是十分熟悉他的文學造詣。石先生祖籍長沙,生于昆明,是四兄弟中的長兄。1924年考入武昌高師生物系,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被學校開除,后入中山大學生物系任助理員并補修課程,1928年留校任教,后任職于浙江大學和國立編譯館,1933年考取第一屆中英庚款公費留學,赴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留學,1936年獲得博士學位回國,任西北農林??茖W校教授??箲?zhàn)期間,在昆明、宜賓、樂山等地任教或講學于同濟大學、云南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等校,1951年后任職于西北農學院(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石聲漢的早期科學著作涉獵生物學多個領域,著作有《中國獸學叢書》《中國哺乳類學叢書》《生命新觀》《植物生理學講義》以及相關科普讀物多種,譯作有《中國植物學文獻評論》《比較生物化學引論》《動態(tài)生物化學》《物理學與膠體化學》《食蟲植物》等。1955年后致力于中國農學古籍整理,生前出版《氾勝之書》《齊民要術》《四民月令》的校注,身后出版的有《農政全書》《農桑輯要》《南方草木狀》的校注,成為各本文獻的權威整理本,石聲漢也成為農學遺產整理領域的最重要先驅之一。古籍校注工作離不開深厚的“小學”(傳統(tǒng)語言文字之學)根基,從石聲漢留下的巨量筆記來看,他對于音韻訓詁之學是下過驚人功夫的。因此,說石聲漢是一位文理兼通、中外兼通、古今兼通的“通人”式學者,是毫不為過的。

      標志著石聲漢的“通人”特質的,還有他的藝術才情。他自幼酷愛文學,12歲始賦詩,14歲始填詞,一生作品近四百首。從他寫于1948年的《憂讒畏譏——一個詩詞故事》一文可以看出,天性心靈敏感,“憂讒畏譏”,是他從事詩詞寫作的主要動因。葉嘉瑩先生給他的《荔尾詞存》(中華書局1999年版)作序,對這四個字深有共鳴,大加發(fā)揮,認為“憂讒畏譏”的概括正是她本人提倡的詞的“弱德之美”這一特質的具體表現(xiàn)。石先生的詞留下的只有四分之一,這尚得益于作者在20世紀50年代一時興起手錄自喜者成冊。后來這些手跡在運動中被查抄,但所幸未被銷毀,后來發(fā)還家屬。家屬曾影印少許分送友好,引起強烈反響,經子女整理,以手跡影印和整理本和合成書的方式出版為《荔尾詞存》,遂廣為人知。這本詞集中的作品,內容或婉曲低回,或憂憤深廣,或委婉多諷,或俏皮幽默,均屬有感而作,可以說是一部不完全的知識分子心靈史。而脫略舊詞人的俗套積習,又不失傳統(tǒng)規(guī)范,意境別開生面,這一點尤其難能可貴。本文所介紹的這兩首詞正可見一斑。1938年,作者流寓昆明,國難家愁,使知識分子難以平靜。作品書寫了深宵難寐之際的所思所感。其中既有“家貧偏米貴,親老值年荒”“小窗鳴破紙,饑鼠嚙空箱”的情景直寫,又表達了作者雖投荒棄遠但不減“清狂”的志向,有著深沉的感染力。這兩首詞除了自書詞集中的手抄件,1958年作者還單獨書為橫幅作品贈送長子石定機,本文所附圖片即后者。正文后有長跋(中華書局版《荔尾詞存》釋文幾處有誤,此處已更正):

      二十年前流寓昆明,時時失寐,于枕上作此兩詞。爾后五年,為機兒寫摹本,無意中憶及舊作,率爾書之,旋亦忘卻。昨冬五十初度,機來書道及“家貧米貴,親老年荒”之句,蓋不審為乃父語。今宵又無眠,檢得素紙書此相寄。老蹇蹉跎五十一年,平生不甚以顯達榮樂為懷,尤不欲人以詞人文士見目。少年學作韻語,只以自寫塊壘,隨作隨毀;中年已(以)后,遂亦輟筆。近歲衰頹有加,意未來歲月中未必遂有逸興再役心毫,素此一幀愿存以為念耳。

      這篇跋文很有意義,它交代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和創(chuàng)作觀。也許正是“自寫塊壘,隨作隨毀”的態(tài)度,使得荔尾詞超脫名利,而達致更高境界。

      石聲漢先生于書法篆刻也深有造詣、風格獨備。在書法上篆隸草楷行多體兼擅長,目前所見著作題簽有篆隸體,書作及著作手稿以行書、楷書為多,《荔尾詞存》自書手跡即工整楷書。石先生似乎在碑體上下過功夫,點畫勁朗,多用方筆,結字緊束,長短正欹各隨其意,常有意外之筆,整體風格姿媚而瀟灑,富有書卷氣。作為科學家的石聲漢先生的書法金石藝術遺產、其通才修養(yǎng)及成長經歷,對于今人有很好的啟示意義,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簡介>>>>

      余竹文為徐強、劉竺巖合作主題文章所用筆名。

      徐強,山東諸城人,文學博士,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文學手稿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創(chuàng)意寫作研究中心主任。從事新文學文獻史料、文學理論、敘事學等領域的研究。2020年以來擔任國際手稿學年度會議聯(lián)合主席。

      劉竺巖,吉林長春人,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中國郭沫若研究會會員。從事現(xiàn)代文藝文獻、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批評史研究。

      [責任編輯 胡海迪]

      猜你喜歡
      手跡
      論蕭紅手稿手跡(評論)
      作品(2024年2期)2024-03-19 09:30:23
      郭沫若手跡三幀
      郭沫若學刊(2023年2期)2023-06-28 09:51:20
      郭沫若《歸國志感》手跡
      郭沫若學刊(2023年2期)2023-06-28 09:51:16
      封三:李元勝手跡
      萬松浦(2023年6期)2023-04-08 11:57:16
      名家手跡
      遼河(2022年3期)2022-06-09 06:55:28
      名家手跡
      遼河(2022年4期)2022-06-09 01:56:03
      王力手跡
      詩選刊(2021年1期)2021-01-04 04:16:14
      郭沫若《頌中國人民志愿軍》書法手跡
      郭沫若學刊(2020年4期)2020-12-17 09:13:52
      郭老致徐孝穆函手跡
      郭沫若學刊(2020年3期)2020-10-19 12:19:16
      郭沫若詞《滿江紅·奉贊〈史記會注考證駁議〉》手跡
      郭沫若學刊(2020年2期)2020-07-08 13:44:48
      江陵县| 利津县| 威宁| 牟定县| 濮阳市| 肇州县| 甘孜| 陈巴尔虎旗| 萍乡市| 都江堰市| 松滋市| 嵊泗县| 饶阳县| 郑州市| 皋兰县| 南陵县| 新和县| 盖州市| 南昌市| 太仆寺旗| 海淀区| 日喀则市| 岱山县| 呈贡县| 泸定县| 庆城县| 盱眙县| 手游| 宾川县| 皮山县| 阿城市| 侯马市| 望城县| 疏勒县| 明溪县| 大关县| 思茅市| 柘城县| 商水县| 鱼台县| 金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