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料庫驅動的“Vthat-clause”介入型式學科對比研究

      2023-10-21 12:00:07劉國兵張莫晗
      山東外語教學 2023年2期

      劉國兵 張莫晗

      [摘要]本研究以評價理論介入系統(tǒng)為理論框架,參考Hyland對評價性that型式的研究,對比語言學和醫(yī)學學術語篇中“Vthat-clause”型式的介入特征。研究發(fā)現(xiàn),兩個學科中“Vthat-clause”介入型式在介入源頭、介入行為以及部分介入資源的使用上呈現(xiàn)學科性差異??傮w而言,語言學學者較多使用對話擴展資源委婉地表明立場,醫(yī)學學者較多使用對話收縮資源使語篇更具客觀性、權威性。本研究對學術話語分析和學術英語寫作教學具有啟示作用。

      [關鍵詞]介入理論;語料庫驅動;學科對比;學術語篇

      [中圖分類號]H030[文獻標識碼]A[文獻編號]1002-2643(2023)02-0030-10

      DisciplinaryComparisonofthe“Vthat-clause”EngagementPattern:ACorpus-basedStudy

      LIUGuobingZHANGMohan

      (FacultyofForeignLanguages,HenanNormalUniversity,Xinxiang453007,China)

      Abstract:BasedontheframeworkofMartinsEngagementinAppraisalTheoryandHylandsstudyofevaluativethat,thispapermakesadisciplinarycomparisonofthe“Vthat-clause”patterninlinguisticandmedicalacademicdiscourse.Throughcontrastsandanalysesonitssource,actandresource,itisdemonstratedthatthe“Vthat-clause”patterninthetwodisciplineshasdisciplinarydifferences.Resultsshowthatingeneralthelinguisticacademicscholarsareinclinedtoutilizedialogicexpandingresourcestostatetheirpositionseuphemistically,whilemedicalacademicscholarspreferdialogiccontractingresourcestomakethediscoursemoreobjectiveandauthoritative.Findingsofthisstudycanprovideimplicationsforacademicdiscourseanalysisandacademicwritingteaching.

      Keywords:engagementtheory;corpus-driven;disciplinarycomparison;academicdiscourse

      1.引言

      學術語篇作為學術界實踐成果的重要來源,受到哲學、社會科學、修辭學以及應用語言學等不同領域的關注(Hyland,2000:2)。經過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學術語篇逐漸脫離純粹客觀的話語形式,作者與讀者間的互動性特征日趨明顯。學術論文作者通過發(fā)表評價、宣告立場等方式使語篇具有可信度(Hyland,2005),如學術論文寫作中的評價性that結構,通過上級分句中呈現(xiàn)補語從句的方式,幫助作者將態(tài)度意義主題化,并提供明確的評價陳述(Hyland&Tse,2005)。介入系統(tǒng)作為評價理論的三個子系統(tǒng)之一(Martin&White,2005),以詞匯資源考察語篇語義功能,主要關注態(tài)度立場、各種聲音及其來源(劉國兵,2021)。作者如何運用各類評價性話語來表明自身立場、協(xié)調對話空間受到了學者的廣泛關注。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學術話語存在顯著的學科差異(姜峰,2021),對學術語篇中評價資源進行跨學科對比研究,可以歸納不同學科的學術話語特征,從而提高學術話語能力。本研究以評價理論介入系統(tǒng)為理論框架,結合Hyland對評價性that的介入資源分類,考察“Vthat-clause”介入型式在語言學學術語篇和醫(yī)學學術語篇中所呈現(xiàn)的特征。

      2.文獻綜述

      評價理論是20世紀90年代功能語言學在人際意義研究中發(fā)展起來的新詞匯-語法框架(吳安萍、鐘守滿,2010)。Biber等(1999:660-663)認為,以動詞為控制詞的that補語結構常常用于表達情感、態(tài)度、情緒等評價性語言。他們將此類動詞根據語義分為心智動詞、言語行為動詞以及其他通訊動詞,并通過語料庫檢索發(fā)現(xiàn)think,say,know,see,find,believe,feel等詞是該評價性結構中的高頻動詞。Martin&White(2005)構建了評價理論框架,并將其分為態(tài)度、介入以及級差三個子系統(tǒng)。Hyland&Tse(2005)以評價性that結構為研究對象構建了介入型式評價框架,該框架與Martin所構建的介入資源系統(tǒng)相比更注重介入型式內部各個成分的配合,認為需要對評價性that結構四個要素進行考察,即被評價內容、評價立場、評價來源以及評價表達。此外,Hyland&Jiang(2016)還從歷時角度出發(fā),考察了過去50年不同學科中介入程度的變化。

      隨著語料庫語言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者將學術語篇中評價性語言的研究對象從單詞、短語轉向更大的意義單位。張繼東、陳曉曦(2016)以“Vthat-clause介入型式”為例,對比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學術語篇中的介入特征,發(fā)現(xiàn)兩類學科在進行觀點介入時語言表述的學科差異性。肖若琳、衛(wèi)乃興(2017)則聚焦于書面語料庫中高頻出現(xiàn)的“Nthat-clause”型式,發(fā)現(xiàn)中西方學者在使用該型式來表達有關意義和功能時異同共存。介入作為評價性理論的子系統(tǒng),其研究成果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考察媒體語篇中的介入資源(如郁偉偉,2019;苗興偉、楊陽,2021);一類聚焦學術話語(如孟勐、李雪,2010;董連棋,2020)。近些年,對學術語篇中介入資源進行對比研究也是熱點話題。徐玉臣等(2020)對比了英漢科技語篇中各類介入資源的使用情況,發(fā)現(xiàn)英語科技語篇的介入資源更為豐富,但分布均衡性沒有漢語科技語篇中的高。劉國兵(2021)以中西醫(yī)學術論文中的介入資源為考察對象,對比了介入資源在兩類學術論文中的分布情況以及中醫(yī)和西醫(yī)學者在表達立場時的不同。綜合來看,學術語篇中介入資源的研究具有以下特點:1)進行英漢語篇對比的研究較多,跨學科對比研究較少;2)已有研究多以Martin評價系統(tǒng)為理論框架,有待進行理論間的有機結合。鑒于此,本文參考Martin&White(2005)和Hyland&Tse(2005)的理論,結合張繼東、陳曉曦(2016)的分析框架,對語言學學術語篇和醫(yī)學學術語篇中“Vthat-clause”型式的介入資源進行對比研究,以豐富介入理論在學術語篇中的應用研究,探索不同學科英語學術論文寫作特征。

      3.理論框架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家J.R.Martin基于人際功能理論,提出了“評價系統(tǒng)”(AppraisalSystem),并將其分為“態(tài)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以及“級差”(graduation)三個子系統(tǒng)。其中,“介入”是指語言學意義上“態(tài)度”的介入(張繼東、陳曉曦,2016),Martin&White(2005)從聲音對話性出發(fā),將介入資源分為“單聲/自言”(monogloss)介入和“多聲/借言”(heterogloss)介入。單聲介入指作者表達態(tài)度時直陳所思,排除他人的觀點或異議。多聲介入指作者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立場時承認其他立場的存在,保留與其他觀點的對話空間。多聲又可分為對話收縮(dialogiccontract)和對話擴展(dialogicexpand)。前者限制其他觀點的存在,縮小對話的空間;后者積極地允許其他立場的存在,擴大對話的空間?!皩υ捠湛s”可分為否認(disclaim)和聲明(proclaim)兩類,前者指作者對引述觀點的反對或否定,收縮協(xié)商的空間,而后者指作者對所述觀點的贊同和肯定,并且限制其他觀點的介入?!皩υ挃U展”包括接納(entertain)和歸屬(attribute)兩部分,前者表示所述觀點僅是所有可能性中的一種,承認并邀請其他不同的聲音共同參與語篇(董連棋,2020),后者表示引用除作者和讀者之外的第三方觀點來表明作者的立場。

      通過分析學術摘要中評價性that結構的語法特點,Hyland&Tse(2005)指出學術寫作不只是純粹地陳述客觀命題,作者通過表明立場、主觀評價使自己的論點更具說服力。由此,他們構建了介入型式的評價框架:(1)被評價內容(evaluatedentity),即作者選擇評價的對象,可分為作者自己的研究發(fā)現(xiàn)、以往研究的發(fā)現(xiàn)、研究目標以及研究方法;(2)評價立場(evaluativestance),即作者對命題觀點采取態(tài)度立場還是認知立場,態(tài)度立場傳達感情(如Ihopethat),認知立場傳達義務(如Itmustberecognizedthat);(3)評價來源(evaluativesource),又分為人類、抽象源頭以及隱藏源頭三類;(4)評價表達(evaluativeexpression),以動詞表達居多,可根據動詞形式所指的活動類型分為研究行為、話語行為以及認知行為。

      對比來看,Martin對介入資源的分類注重介入型式自身的特點,而Hyland主要依據介入型式前后各部分的配合來實現(xiàn)評價目的,兩者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各不相同。為滿足對“Vthat-clause介入型式”的分析,張繼東、陳曉曦(2016)將兩個分析框架有機結合,建立了新的分析框架,如表1所示。

      4.研究設計

      4.1研究問題

      本研究基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學術英語語料庫(Database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DEAP)下的語言學子庫,簡稱LinDEAP(布占廷等,2018)和醫(yī)學子庫,簡稱MedAca(馮欣等,2017)進行介入型式的跨學科對比,重點探討以下兩個問題:(1)語言學學術語篇與醫(yī)學學術語篇中的介入源頭、介入行為以及介入資源分別是如何使用的?(2)語言學學術語篇與醫(yī)學學術語篇中介入資源的使用特征有何異同?

      4.2語料來源

      LinDEAP是DEAP語料庫的語言學子庫,建成后包含626個文本,共計5,291,806個形符(布占廷等,2018)。該語料庫涵蓋了語言學的主要分支學科,具有語言學學科特點。MedAca是DEAP語料庫的醫(yī)學子庫,包含1186個文本,共計5,041,631個形符(馮欣等,2017)。該語料庫收集了2012年至2017年來自各自領域影響因子位列前十名之內的3至5本國際學術期刊的優(yōu)秀論文全文及摘要。DEAP學術英語語料庫嚴格按照規(guī)范對收集文本進行整理、標注、賦碼,是教學科研具有更高代表性的真實語言材料。綜合來看,本研究選取的兩個語料庫的語料均為同一時期的學術語篇,庫容相當,可以作為對比研究的對象。

      4.3研究方法及步驟

      根據Hyland&Tse(2005)對評價性that結構的界定,本研究將“Vthat-clause”介入型式限定為動詞引導的補語從句。研究包含以下兩個步驟。首先,收集索引行。多語種在線語料庫檢索平臺BFSUCQPweb中的語料是經過標注和賦碼的,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可以通過檢索表達式“[]*[pos=“VV.*”]“that”[:pos!=“JJ.*|N.*”:][]*”(許家金、吳良平,2014)獲得。通過檢索,語言學子庫共召回檢索行18421條,醫(yī)學子庫共召回檢索行9809條。由于數(shù)據龐大,我們從檢索結果中隨機抽取10%的數(shù)據,人工剔除不符合研究要求的索引行,最終獲得語言學子庫索引行1523條,醫(yī)學子庫832條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然后,使用UAMCorpusTool3.0對其中的介入源頭、介入行為以及介入資源進行人工標注、統(tǒng)計以及對比分析。

      在統(tǒng)計學中,常常需要對參與比較的數(shù)據之間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加以綜合檢驗(梁茂成等,2010:92)。因此,根據語言學和醫(yī)學兩個子庫分別得到的頻數(shù)數(shù)據,使用卡方檢驗的方法進行顯著性差異檢驗??ǚ街担ㄗ杂啥葹?時)如果大于臨界值3.83、6.64和10.83,所對應的顯著性p值小于0.05、0.01和0.001,分別標注為*、**、***,表明參與比較的兩個數(shù)值在顯著性水平上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結果和討論

      5.1介入源頭

      Hyland&Tse(2005)將介入源頭分為三類:human,abstract,concealed。張繼東、陳曉曦(2016)對此分類進行了擴展,將其分為實體介入(physicalsource)、虛體介入(abstractsource)以及隱含介入(concealedsource)。實體介入指介入行為由作者或人類組織產生;虛體介入指由作者或組織產生的行為、思想、發(fā)現(xiàn)等抽象概念;隱含介入指作者將介入源頭歸因于未知來源或概括性主語,比如it。依據以上定義,我們對召回的“Vthat-clause”型式索引行進行標注并統(tǒng)計頻數(shù),如表2所示,發(fā)現(xiàn)“Vthat-clause”型式的各類介入源頭在LinDEAP和MedAca中的使用情況均存在顯著差異。語言學學者在“Vthat-clause”介入型式中傾向于使用實體介入和隱含介入,醫(yī)學學者傾向于使用虛體介入。由此可以推斷,語言學作為軟學科,其學術論文具有人文傾向。醫(yī)學作為硬學科及應用學科,作者與讀者間的對話偏向于客觀陳述,作者觀點多通過圖表、數(shù)據等客觀主體作為介入源頭,使其更具權威性。

      通過索引行觀察到,LinDEAP中的實體介入多為專家學者,MedAca中的實體介入多為第一人稱we。由此我們推斷,語言學學科在學術寫作中較多引用他人觀點來表明作者立場,而醫(yī)學學科則多以作者自身的發(fā)現(xiàn)為介入源頭。這一點與Hyland&Tse(2005)在學術摘要中的發(fā)現(xiàn)存在相似之處,即來源于他人想法的介入源頭中有四分之三分布在語言學等社會學科。以下為實體介入在兩個語料庫中的實例:

      (1)PearlandLidz(2009)proposedthatasuccessfulprobabilisticlearnerwouldneedtofilteroutthe...(LIN10TL18)

      (2)Finally,Merchant(2004)notesthatonemuststillaccountforthefactthatbarereflexives...(LIN10TL21)

      (3)Webelievethataneuroeconomicframeworkisparticularlyaptforassessingrationality...(SPO118RV)

      (4)Wefoundthatthestudiesutilizeddifferentscalestomeasurepostoperativepain.(PAN112RS)

      5.2介入行為

      介入行為指作者通過怎樣的方式發(fā)起他們的評價。Hyland&Tse(2005)認為,由于動詞具有多義性特點,作者常常偏向于使用動詞發(fā)表評價性觀點。Hyland將評價性動詞根據行為類型分為三類,研究行為指在現(xiàn)實世界中發(fā)生的研究活動和行為(如demonstrates,shows等),話語行為指對認知行為或研究活動的表達(如report,conclude等),認知行為指研究者的心理活動過程(如assume,believe等)。由此,我們對召回的“Vthat-clause”型式中的各類動詞進行歸類并統(tǒng)計頻數(shù)。

      通過對比各類動詞的頻數(shù)和卡方值,如表3所示,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三種介入行為的使用情況都因學科性質不同存在顯著差異。研究行為動詞在MedAca中的使用頻率較高,說明醫(yī)學學術語篇更多地使用動詞來表達研究行為,強調實驗研究及其結果的價值。話語

      行為和認知行為動詞在LinDEAP中的使用頻數(shù)高于預期頻數(shù),說明語言學學科較醫(yī)學學科傾向于通過介入型式表達話語行為和認知行為。由此我們可以推測,語言學作為軟學科更加注重與讀者的交流,語言表達較為委婉、含蓄。但就各介入行為的占比來看,研究行為在兩個學科中的使用頻率遠遠高于話語行為和認知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學術論文的研究性特征。

      5.3介入資源

      由于評價系統(tǒng)屬于語篇的語義系統(tǒng),本身具有復雜性,并且其意義主要通過詞匯-語法方式實現(xiàn),評價意義需要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判斷。計算機軟件批量標注無法實現(xiàn)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因此采用人工標注并交叉校對。對各類介入資源進行歸類和統(tǒng)計,得出其在兩類學科中的分布情況,如表4所示。從數(shù)據來看,兩個學科中“Vthat-clause型式”各類介入資源的分布情況存在相似性,整體分布不平衡,多聲資源占比遠遠高于單聲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學術語篇并非是純粹客觀、直陳其事的,而是通過收縮或擴展對話空間以表明態(tài)度立場。就多聲資源的分類來看,語言學學科和醫(yī)學學科都傾向于使用收縮資源,且醫(yī)學學科中收縮資源的占比略高于語言學。這一現(xiàn)象說明醫(yī)學學術作者寫作時更多地限制其他命題的介入,注重強調自身的研究成果,使讀者信服(劉國兵,2021)。語言學學科較醫(yī)學學科更多地使用擴展資源,以加強學術話語的互動性,凸顯其社會和人文屬性。

      由各類介入資源在“Vthat-clause”介入型式中的分布可得出,單聲資源在兩個語料庫中均使用較少,因此不再進一步分析。對各類介入資源頻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后,通過交叉表分析,再參考卡方檢驗和p值,判斷兩個學科學術語篇中不同介入資源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如表5所示。我們可以看出,“同意”“宣告”“引證”以及“歸屬”資源的使用情況因學科性質呈現(xiàn)顯著差異,“否定”“反對”以及“接納”資源在兩類學科學術語篇中的使用情況沒有明顯差異。

      “同意”“宣告”以及“引證”同屬于聲明資源,通過提高命題的可信度來壓制和排除其他立場(Martin&White,2005:98)。LinDEAP中“同意”和“宣告”存在較多使用的情況。這說明語言學學者寫作時更多地強調自身立場,突出自己的聲音。MedAca較LinDEAP明顯多用“引證”,旨在提高話語的權威性、有效性,避免主觀性。適度使用引證資源引入外部權威聲音以對命題進行支撐可使論文避免主觀性,提高說服性,降低話語風險(劉國兵,2021)。與之相比,兩個學科中同屬否認資源的“否定”和“反對”占比較低,且使用情況不存在顯著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在學術語篇中作者較少明確地表明否定態(tài)度,而是通過宣告或引證較委婉地限制其他觀點的介入,避免語言過于激進。

      就對話擴展資源來看,LinDEAP和MedAca中“接納”的使用情況沒有顯著差異。但觀察索引行發(fā)現(xiàn),LinDEAP傾向于使用may、could等情態(tài)動詞表示其他立場有存在的可能,而MedAca較多使用聲音來源模糊的itseems、itappears等假設型式擴展對話空間?!敖蛹{”資源在醫(yī)學學科中存在較多使用的情況,這顯示出醫(yī)學作為自然科學,論文作者有參與對話、承擔命題的責任愿望(張繼東、陳曉曦,2016)。與“接納”資源相比,“歸屬”資源的使用情況呈現(xiàn)學科性差異?!皻w屬”明確指出所引用的觀點來自除作者和讀者外的其他來源,使作者盡量拒絕對所指觀念承擔責任,從而最大限度地擴大對話空間(Martin&White,2005:114)。LinDEAP更多使用轉述動詞、對話動詞等歸屬資源轉達其他學者的觀點和主張,創(chuàng)造了一種隱含的人際立場(付悠悠、賴良濤,2021)。

      就介入方式來看,兩類語篇以僅含一種介入資源的單一介入方式為主,但也存在多種介入資源組合使用的混合介入方式。擴展和收縮資源組合的不同方式和順序會影響學術語篇中的修辭效果(Lancaster,2014)。LinDEAP和MedAca中“Vthat-clause型式”所在補語結構使用混合介入方式的頻數(shù)分別為117和74,以兩種介入資源搭配使用為主,如表6所示。經檢驗,醫(yī)學學術語篇中“引證+接納”形式混合介入方式的使用頻率明顯高于語言學學術語篇(p<0.001),該混合介入型式表現(xiàn)為作者先通過引證確保命題的科學性,再通過接納資源為讀者保留了其他觀點存在的可能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醫(yī)學學術語篇更為嚴謹?shù)膶W科性質。例如:

      (5)LaterworkdemonstratedthattheinfluenceofC57BLcouldrescueamoreseverelearningdeficit.(AGE322RS)

      (6)Anexploratoryexaminationofheterogeneitysuggestedthattheeffectofcediranibonoverallsurvivalmightdependondiseasesite.(CAN208RS)

      語言學學術語篇中較多使用“接納+引證”混合介入型式,該型式先擴展了對話空間再進行引證,如例(7)、例(8)。介入資源順序的改變產生了不同的修辭效果,使作者在運用引證資源時的態(tài)度更加委婉。

      (7)Itshouldbenotedthattherecognitiontaskwasaforced-choicetaskwithtwooptions,andthustherewasa50%chanceofselectingthecorrectanswer.(LIN01AL35)

      (8)Alternatively,thismayindicatethatthenewswriterconsidersexplanationsasapositivemoveinpublicapologies.(LIN06PR11)

      6.結語

      本研究將語言學理論和語料庫分析相結合,考察評價性“Vthat-clause”介入型式在語言學學術語篇和醫(yī)學學術語篇中的使用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語言學學術語篇和醫(yī)學學術語篇中“Vthat-clause型式”的介入源頭、介入行為以及部分介入資源的使用情況存在以下學科性差異:(1)從介入源頭來看,語言學學者傾向于使用實體介入以凸顯學科的社會屬性,醫(yī)學學者傾向于使用虛體陳述命題,更注重語篇的科學性。(2)從介入行為來看,“Vthat-clause型式”中的三種介入行為都因學科不同存在顯著差異。醫(yī)學學者在該介入型式中多使用研究行為動詞,旨在凸顯研究成果。與醫(yī)學學者相比,語言學學者較多使用話語行為和認知行為動詞,注重對研究行為的表達,其語言更為委婉、含蓄。(3)從介入資源來看,兩個學科都較少使用單聲資源,避免語篇太過強硬。語言學學科中的介入資源較為多樣,分布較為均勻,語篇更具對話性和協(xié)商性;醫(yī)學學科中偏向使用引證和接納資源,使語篇更具有權威性。這些差異由學科屬性、研究特點等因素產生。正是因為這些差異的存在,使各類學科英語學術語篇具有自身的話語特征,并且服務于學科特性。由于語篇語義的復雜性以及人工勘驗的能力有限,本研究得出的語言學和醫(yī)學英語學術語篇的特征有待在更大規(guī)模語料庫中進一步考察。

      參考文獻

      [1]Biber,D.,S.Johansson,G.Leech,S.Conrad&E.Finegan.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English[M].London:Longman,1999.

      [2]Hyland,K.&F.K.Jiang.“Wemustconcludethat...”:Adiachronicstudyofacademicengagement[J].Journal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2016,24:29-42.

      [3]Hyland,K.&P.Tse.Hookingthereader:Acorpusstudyofevaluativethatinabstract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2005,24(2):123-139.

      [4]Hyland,K.DisciplinaryDiscourse:SocialInteractionsinAcademicWriting[M].Harlow:Longman,2000.

      [5]Hyland,K.Stanceandengagement:Amodelofinteractioninacademicdiscourse[J].DiscourseStudies,2005,7(2):173-191.

      [6]Lancaster,Z.Exploringvaluedpatternsofstanceinupper-Levelstudentwritinginthedisciplines[J].WrittenCommunication,2014,31(1):27-57.

      [7]Martin,J.R.&P.White.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NewYork:PalgraveMacmillan,2005.

      [8]布占廷,王昕,王樂.LinDEAP語言學學術英語語料庫的創(chuàng)建[J].語料庫語言學,2018,(2):78-90.

      [9]董連棋.評價理論視域下中國英語學習者議論文中的介入性詞塊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20,(4):26-34.

      [10]馮欣,吳菁菁,齊暉,許家金.MedAca醫(yī)學學術英語語料庫的創(chuàng)建[J].語料庫語言學,2017,(2):107-113+116.

      [11]付悠悠,賴良濤.學術論文文獻綜述中對話性構建:介入視角[J].教育語言學研究,2021,(1):63-73.

      [12]姜峰.中國學生學術話語能力發(fā)展與教學有效性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21,(6):34-44+148.

      [13]梁茂成,李文中,許家金.語料庫應用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14]劉國兵.中西醫(yī)英語學術論文介入資源對比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2021,(2):10-18.

      [15]孟勐,李雪.中國作者與英語母語作者英語論文中的介入資源[J].外語學刊,2010,(2):55-58.

      [16]苗興偉,楊陽.介入視角下政治演講中否定的立場表達功能[J].外語電化教學,2021,(6):25-30+4.

      [17]吳安萍,鐘守滿.評價性形容詞形式范疇化的語義結構模式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5):29-32+43.

      [18]肖若琳,衛(wèi)乃興.中西學者學術論文中Nthat-cl型式的語料庫對比研究[J].當代外語研究,2017,(1):34-41+110.

      [19]許家金,吳良平.基于網絡的第四代語料庫分析工具CQPweb及應用實例[J].外語電化教學,2014,(5):10-15+56.

      [20]徐玉臣,蘇蕊,剡璇,寇英.基于語料庫的英漢科技語篇中介入資源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2020,(6):19-24.

      [21]郁偉偉.漢譯英新聞語篇時態(tài)不一致搭配的介入資源研究[J].語料庫語言學,2019,(2):37-49+115-116.

      [22]張繼東,陳曉曦.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學術語篇中介入型式的對比研究——以“V+that-clause介入型式”為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6):828-840+959.

      (責任編輯:葛云鋒)

      收稿日期:2022-10-17;修改稿,2023-02-08;本刊修訂,2023-03-26

      基金項目:本文為河南省重點研發(fā)與推廣專項項目(軟科學)“超大型中原文化漢英平行語料庫的研制”(項目編號:222400410043)與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OBE理念的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2021SJGLX10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劉國兵,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語料庫語言學與外語教學。電子郵箱:liuguobing55@163.com。

      張莫晗,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料庫語言學與外語教學。電子郵箱:18338916582@163.com。

      引用信息:劉國兵,張莫晗.語料庫驅動的“Vthat-clause”介入型式學科對比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23,(2):30-39.

      DOI:10.16482/j.sdwy37-1026.2023-02-004

      长乐市| 海安县| 大渡口区| 洛宁县| 苍山县| 义马市| 二手房| 六安市| 和林格尔县| 瑞金市| 东乌珠穆沁旗| 江都市| 黄大仙区| 临湘市| 永定县| 安徽省| 长春市| 眉山市| 昭平县| 通辽市| 南皮县| 迭部县| 南宁市| 黎平县| 秦皇岛市| 曲阳县| 道真| 钦州市| 镇安县| 新野县| 宽城| 临邑县| 雷山县| 南木林县| 怀来县| 确山县| 枝江市| 自治县| 陆川县| 油尖旺区|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