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三國演義》在老撾的流傳與變異

      2023-11-02 22:50:33羅雪瑜
      中國故事 2023年9期
      關鍵詞:三國演義老撾三國

      摘要

      《三國演義》老譯本產生于20世紀中葉以后,當時受到泰國和越南的影響,老撾文人通過泰文和越南文譯本對“三國”故事進行翻譯,而這種周邊間接傳播的模式至今依然存在。進入21世紀以后,伴隨著中老關系的升溫,中國譯者在老撾傳播“三國”故事的主體性及翻譯能力得到極大增強,中國故事向老撾傳播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關鍵詞

      《三國演義》;老撾;文學傳播;文化交流

      作者:羅雪瑜,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話語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基金項目:本文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故事在世界文學中的征引闡釋及啟示研究”(20JZD046)的研究成果之一。

      老撾位于中南半島中北部,為該地區(qū)唯一的內陸國,毗鄰中國、越南、泰國、柬埔寨和緬甸五個國家。從宗教文化上看,老撾屬于“小乘佛教文化圈”,有近67.4%(2015年)的國民信仰小乘佛教,印度文化對老撾的社會和文化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相比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長期以來老撾的華人華僑人數(shù)較少,較多時大約有十萬人左右。在多重因素影響下,21世紀以前,相比其周邊國家,中國文化對老撾的影響力較為有限。然而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中國和老撾友好關系的快速發(fā)展,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日益密切,中國文化在老撾所產生的影響也逐步增強。在文學領域,兩國間的合作不斷增多,相互理解日益加深。2021年4月26日,中國和老撾簽署了《關于中老經典著作互譯出版的備忘錄》,約定在未來5年內,共同翻譯出版50種兩國經典著作,為兩國讀者和人民奉獻更多優(yōu)秀精神文化產品。這一備忘錄的簽署開啟了兩國文學交流互鑒的嶄新階段。

      回顧歷史,伴隨官方往來、民族遷徙和貿易交流等契機,中國與老撾民間的文學交流起步較早。其中,“三國”“西游”等中國古典小說故事在老撾的流傳歷史長達幾個世紀,并對在老華僑及當?shù)孛癖姷奈幕钪挟a生過影響。因此,本文以《三國演義》為中心,從傳播主體和內容兩個方面,對“三國”故事在老撾的流傳與變異進行了梳理,討論中國故事在老撾傳播和接受的特點,以期為學界探討中國故事在東南亞地區(qū)傳播的問題提供參考。

      一、“三國”故事在老撾流傳的三個階段

      由于史料的匱乏,關于“三國”故事在老撾早期傳播的記載較少,“三國”故事最早傳入老撾的確切時間,學界也尚無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文字文本出現(xiàn)以前,就有“三國”故事和有關人物傳奇,隨著赴老經商的中國人或移居老撾的華僑傳入老撾。明清時期,老撾和中國云南之間已有多條內陸通道,例如從云南勐臘、車里出發(fā),沿湄公河到老撾南塔省芒新,可到老撾的瑯勃拉邦。借助這些通道,中國西南地區(qū)邊民赴老撾貿易的人數(shù)開始增加,有些后來與當?shù)孛褡逋ɑ椴⒍ň酉聛?。在逐漸形成的老撾華僑華人圈內,流傳有“孔明缸”“孔明魚”之類的“三國”傳說,其大意是將老撾川壙省查爾平原上的石缸視為孔明用以犒勞將士的酒缸。老撾本土流傳著許多關于查爾平原石缸起源的故事,以上傳說的流傳表明部分“三國”故事傳入老撾后,經過當?shù)厝A僑或民眾的加工改造,與老撾文化融合在一起。

      老撾瑯勃拉邦市隆昆寺(Vad Longkun)一殿內的墻壁上,發(fā)現(xiàn)了兩幅繪有神似關羽人物的彩色畫像,畫中人物手持青龍偃月刀。據記載,隆昆寺首建于1791年,1869年又進行了修繕。老撾瑯勃拉邦新華學校負責人介紹,該壁畫是為紀念老撾古代民族從中國洱海地區(qū)遷徙至今日老撾地區(qū)的這類傳說而繪制的。盡管創(chuàng)作年代未被證實,但該壁畫為“三國”故事在老撾的傳播提供了一些線索。可以說,“三國”故事在老撾早期的傳播方式有口傳、戲曲、壁畫等,其傳播主體為在老華僑華人,內容的傳播范圍和影響有限。

      目前可見,文本形式《三國演義》在老撾的傳播要到20世紀中后期,這是“三國”故事在老撾傳播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最為顯著的特征是《三國演義》老譯本的產生,從泰國和越南等國家傳入的“三國”故事在老撾產生影響。20世紀70—90年代集中出現(xiàn)了兩個《三國演義》老譯本。1974年,老撾政治家、作家宋帕萬·因塔馮(Somphavan Inthavong)編譯的《三國時期的政治》(Kan Meung Sa Mai Phaen Din Samkok)由華人私營印刷廠智友印刷廠出版,該譯本為《三國演義》縮略本。1994年4—12月,老撾著名作家占梯·德安沙萬(Chanty Deuansavanh)節(jié)譯的“三國”故事首次發(fā)表在老撾《新萬象報》,后又于1999年全年在《蘆笙之聲》雜志再次連載。連載的“三國”故事譯文共二十二段,譯者選取了自己感興趣的人物和情節(jié)進行翻譯。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兩位譯者均通曉泰語,宋帕萬對法語和英語也很熟悉,占梯還通曉越南語,他們根據泰譯本以及越譯本、法譯本或英譯本對《三國演義》進行翻譯。除老撾作家所翻譯的版本之外,這一時期受泰國譯介中國傳統(tǒng)小說熱的影響,《三國演義》泰譯本以及以原著為藍本闡發(fā)和改編而成的泰國“三國”故事作品流傳至老撾。當?shù)刂R分子和普通民眾通過老撾與泰國之間的人員交流、報刊書籍、影視劇等形式接觸到這些故事。

      21世紀初以來,隨著老撾國家經濟、政治等各方面建設的不斷推進,老撾文化事業(yè)得到了長足發(fā)展。與此同時,老撾繼續(xù)同周邊國家和域外大國密切合作。中國和老撾關系也在新世紀飛速發(fā)展,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在國家關系的驅動下,“三國”故事在老撾的傳播出現(xiàn)新特點。一方面,中國在傳播相關故事與作品中的主體性地位愈發(fā)明顯,傳播形式也更為豐富,參與傳播的群體更加多元,兩國譯者間的合作態(tài)勢欣欣向榮。中國文化傳媒領域從業(yè)者積極推進中國故事的傳播,不僅譯介中國故事,還搭建了在地化的傳播平臺,諸如《三國演義》《西游記》等中國故事,通過書籍、互聯(lián)網等多媒介平臺進入老撾民間,為普通大眾所熟悉。廣西、云南等地方電視臺譯制的《三國演義》《大鬧天宮》《西游記》《哪吒傳奇》電視劇在老撾放送。2015年4月,19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老撾語譯制版在廣西人民廣播電臺與老撾國家電視臺合辦的《中國劇場》欄目黃金時段播出。除了中國主動譯介《三國演義》外,在泰國和越南等周邊國家流傳的“三國”故事也繼續(xù)通過印刷出版業(yè)、傳媒業(yè)、互聯(lián)網等途徑,間接傳播到老撾。

      二、《三國演義》老譯本的誕生及泰國對其的影響

      通常而言,中國文學作品的譯改和傳播需要有掌握漢文和當?shù)卣Z文的譯改人才。從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大多數(shù)東南亞國家的個案不難看出,“三國”故事的譯介是借助于當?shù)佚嫶蟮娜A人華僑群體進行的。老撾的情況有其特殊性,尤其是21世紀前,老撾的華人華僑人數(shù)相比周邊國家不多。據統(tǒng)計,20世紀30年代時,在老華僑人數(shù)僅有約3000人,歷史較多的時期有大約10萬,這與擁有上千萬華僑華人的泰國相比,是極少的。同時,當?shù)厝A僑華人大多從事商貿活動,因此,盡管老撾的華僑華人對“三國”故事在老撾的流傳有所推動,但范圍有所局限。盡管如此,“三國”故事并未中斷在老撾的傳播。20世紀中后期,受到泰國的影響,“三國”故事通過間接中轉的途徑來到老撾。由于老撾和泰國在歷史上有諸多接觸,老撾語和泰語之間存在親緣關系,老撾本土人民通曉泰語的數(shù)量龐大,“三國”故事才得以跨過語言藩籬被老撾民眾所接受。首部《三國演義》老譯本也是在這樣的契機下在老撾誕生的。

      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由中國譯者翻譯的《三國演義》老譯本,而由老撾文人翻譯并產生一定影響的則有五部,分別是宋帕萬·因塔馮的《三國時期的政治》、占梯·德安沙萬的《三國選譯》(Samkok KhadChon)、宛喬·因塔馮的《三國(前二十回)》(Bod Leuang Samkok)、宋鵬·阮匹瑪?shù)摹度龂罚↙euang Samkok)以及帕湃灣·瑪拉馮(Phaivanh Malavong)的《三國·青少年版》(Lau Leuang Samkok Sa Bab Vai Num)。前兩部生產于20世紀中后期,后三部則是21世紀后的當代作品。上述《三國演義》老譯本所共有的特點,就是老撾譯者在編譯過程中均參照了《三國演義》泰譯本,乃至泰國作家闡發(fā)和改編過的各類《三國》作品。事實上,不只是老撾譯者,許多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老撾普通民眾也是通過泰語,而非漢語來了解中國的“三國”故事,其原因是與中文原著相比,這些泰語故事產生的語言樊籬要小得多,同時流傳度更高,版本內容也更為豐富。以上幾位老撾譯者讀“三國”故事更多是出于個人興趣,很可能觸及這些故事也只是基于偶然,但是“三國”故事無一不對他們產生影響,繼而促使他們決定翻譯這部享譽世界的中國故事。

      從老撾青年作家帕湃灣·瑪拉馮閱讀“三國”故事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流傳于泰國的中國故事對其個人以及翻譯活動的影響。2021年,帕湃灣編譯了《三國·青少年版》一書,該譯本成為《三國演義》最新的老譯本。據統(tǒng)計,帕湃灣至少閱讀過17部泰版《三國》,包括昭帕耶帕康(洪)版《三國》(Samkok)、威瓦·巴查冷威版《批注本全版〈三國〉》等全譯本,以及邊薩·庫納功巴提版《〈三國〉中的CEO》等實用應用本。這些泰版《三國》按內容可分為全譯本、創(chuàng)作本、闡發(fā)批評本和實用應用本等幾種。根據北京大學金勇副教授對超過170部泰版《三國》的研究,所謂闡發(fā)批評文本,是指泰國作家和學者從各自的閱歷和知識背景切入,從多個角度對《三國》的內容進行闡釋和批評。至于實用類文本,其闡發(fā)方式則是以商業(yè)實用類為主,追求實用性應用,這也并非泰國人首創(chuàng),而是受到日本和中國的影響。帕湃灣認為,《三國演義》中有很多“學問”和“道義”值得深入探討,他還從各版本泰文《三國》作品中汲取了從生活到商業(yè)等多領域的有益經驗。帕湃灣關注的這些“三國”故事的實用價值,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不僅來自原版《三國演義》,還衍生自泰國的改編作品。帕湃灣曾高度評價《三國演義》:“如果要我推薦一部適合世界各國人民閱讀的作品,我會推薦《三國演義》。這部作品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其中的知識與文化可以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闭歉鞣N版本“三國”故事的啟發(fā),帕湃灣決定編譯《三國·青少年版》,以簡單明了的形式將“三國”故事介紹給更多老撾普通民眾。盡管帕湃灣本人不懂中文,也未曾到過中國,但借助泰文《三國》作品的間接影響,他開始對中國俗語、歷史和文化有所了解,并產生濃厚的興趣。這說明流傳自中國、脫胎于泰國的部分“三國”故事,成為一些老撾作家了解中國“三國”故事的中介,間接推動了中國故事在老撾的傳播,進一步擴大了中國文化在周邊國家的影響力。

      從文本內容上看,《三國》泰譯本對老譯本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這種影響在《三國時期的政治》中較為典型。通過對譯本內容的研究,宋帕萬應是綜合泰譯本、英譯本和法譯本,把《三國演義》翻譯為老撾文的,而泰譯本的影響可能最為直接。如果我們分析該譯本各章的標題結構及具體內容,并結合該譯本的出版時間,可以推斷宋帕萬所參考的泰譯本為泰國最早的全譯本——昭帕耶帕康(洪)《三國》?!度龂鴷r期的政治》共分為45節(jié),對應原著第一回“斬黃巾英雄立首功”至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漢中”的內容,篇幅大幅壓縮,許多細節(jié)內容有刪減或改編。目前有學者將該譯本與中文《三國演義》進行了對比,若我們將其與洪版《三國》作進一步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譯本在章節(jié)設置、內容刪減和改編等方面同洪版《三國》高度相似。首先,45節(jié)的設置及其翻譯基本上同洪版《三國》對應。在洪版《三國》中,譯者為使譯文更加簡單易懂,符合泰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將原著內容進行了刪減并重新分章,這一舉措被宋帕萬接受和遵循。其次,部分經典情節(jié)沿用了洪版的改編內容。例如在“關云長義釋曹操”一節(jié),中文《三國演義》的情節(jié)是:

      “云長曰:‘關某特來請死。孔明曰:‘莫非曹操不曾投華容道上來?云長曰:‘是從那里來。關某無能,因此被他走脫。孔明曰:‘拿得甚將士來?云長曰:‘皆不曾拿??酌髟唬骸耸窃崎L想曹操昔日之恩,故特意放了。但既有軍令狀再次,不得不按軍法。遂叱武士推出斬之。”(羅貫中,《三國演義》)

      宋帕萬老文版故事的情節(jié)是:

      “關云長曾許諾,若不能擒得曹操的首級回來,將以自己的首級代之。因此,放走曹操以后,他想以自殺實現(xiàn)自己的諾言。拔劍之際,孔明搶下劍阻止他,此次我們讓你去截殺曹操,本意就是讓你報答他的恩情。所以,我們不會問罪于你?,F(xiàn)在你以自殺來實現(xiàn)自己的諾言,真是難得的忠臣??!”(宋帕萬·因塔馮,《三國時期的政治》)

      洪版《三國》情節(jié)與老文版基本一致,可見宋帕萬對泰版《三國》有所借鑒,又因不懂中文而未能證實原著情節(jié),最后接受了泰版的改編內容。此外,還有一些涉及中國文化元素和概念的內容,老文版《三國》也參考了泰版的翻譯方法。比如洪版《三國》將中國古人觀念中的“天意”轉變?yōu)榉鸾痰摹案蟆薄皹I(yè)報”等,將原著“天下”這一概念直接翻譯為“中國”,《三國時期的政治》亦是如此。還有部分與君臣頭銜和信仰文化相關的詞匯,老撾譯者也沿用了泰譯本的翻譯策略。由此可見,泰版《三國》中的某些價值觀和文化元素,在二次翻譯過程中已為老撾譯者所吸收和借鑒。然而,老撾譯者并沒有全盤照搬泰版《三國》的內容,也有根據老撾文化和價值觀進行重新闡發(fā)。

      三、《三國演義》老譯本內容的本土變異與特點

      老撾知名線上書店D-BOOK曾為其銷售的昭帕耶帕康泰文版《三國》撰寫了宣傳語:“《三國》是一部集哲學、歷史、思想、德行、政治、軍事于一體的偉大作品”。這句高度評價有其圖書推廣方面的理由,同時又反映了“三國”故事在老撾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對于老撾文人和普通民眾而言,《三國演義》的重要價值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它所包含的政治軍事謀略,二是它所蘊含的人生哲學,這些都成為了“三國”故事流傳的世界性意義。通過考察《三國演義》老譯本的變異內容與特征,可以進一步了解故事在老撾的接受情況。

      《三國演義》在老撾的變異或謂本土化,主要表現(xiàn)為故事內容詳略為譯者所調整。首先是突出了故事所涉及到的政治、軍事策略等方面的內容?!叭龂睂<疑虿∠壬J為,《三國演義》豐富多彩地展現(xiàn)了中國智慧,而政治智慧和軍事智慧是其中重要的兩個方面。老撾譯者最初翻譯《三國演義》,很可能是建立在對故事中政治和軍事謀略內容的興趣,而不是從文學鑒賞角度看待這部作品。宋帕萬在其譯本序言寫道:

      “盡管歷經1700年之久,三國時代的各種政治軍事策略至今仍為老撾鄰國所借用。由于該國尚未拋棄封建主義和君主制,貴族階級仍像三國時期那樣爭權奪利、爾虞我詐。因此,《三國》很值得一讀,這會提醒人們世界上還存在著卑劣的封建主義?!保ㄋ闻寥f·因塔馮,《三國時期的政治》)

      考慮到老撾當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宋帕萬很可能想通過譯介《三國演義》來借鑒中國古代的政治和軍事策略,這從他著重翻譯故事所涉及的軍事和政治內容并加以評論,同時采用歸化演繹簡單處理其他內容的策略可窺一斑。在《三國時期的政治》譯本中,各回標題均涉及“政治”與“謀略”這兩個關鍵詞,例如“袁紹之計”“劉備深謀遠慮”“孔明謀劃”,等等。在正文部分,他還以大量筆墨翻譯了有關政治和軍事謀略的情節(jié),例如第二十章“十敗十勝”中,他用了整章篇幅來呈現(xiàn)謀士郭嘉的激勵文。

      除調整情節(jié)詳略以突出政治與軍事內容之外,宋帕萬還在譯本中多處添加個人評述,論及其對于君臣關系、人民權利、政治策略的認識。例如:

      “那時中國尚未建立民主制度和成立代表大會……普通民眾缺少話語權,不能就君臣的做法發(fā)表意見。一旦民眾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他們極有可能被送入監(jiān)獄或者被處決。這可以視為專制制度的表現(xiàn)。因此,若民眾想獲得自由,就只有選擇做賊?!保ㄋ闻寥f·因塔馮,《三國時期的政治》)

      宋帕萬在分析黃巾軍起義原因時,談到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其次,他還總結了故事中值得老撾國家發(fā)展借鑒的中國經驗。例如:

      “對于仍在為爭取國家穩(wěn)定而斗爭的老撾而言,這是一項值得借鑒的重要政治經驗。我們決不允許戰(zhàn)爭在我國的土地上爆發(fā),因為這樣會使我國為西方國家所奪取或淪為周邊國家的殖民地。我們要堅決反對戰(zhàn)爭”;“我們從《三國》中得到的經驗之一是,一個王國如果喪失主權,很可能是由于統(tǒng)治者的軟弱無能,以及他們誤信了敵人的詭計?!保ㄋ闻寥f·因塔馮,《三國時期的政治》)

      由此可見,《三國演義》的內容在老撾譯者宋帕萬的筆下發(fā)生了變異,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和軍事謀略內容得到了集中和放大。

      宋帕萬對中國故事內容的調整,一方面受其參照的泰文《三國》藍本影響,另一方面也與其個人身份和經歷相關。宋帕萬是一名老撾政治家,他在1975—1997年出任老撾國會議員,1998年任老撾總理府部長兼國家審計署署長,為老撾政壇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他對老撾歷史也有相當?shù)难芯?,曾以英文編著了《老撾歷史注釋》(Notes on Lao history)一書。而宋帕萬生活的時代背景,正值老撾革命斗爭即將結束之時,當時社會的主要任務仍然是斗爭并為爭取國家獨立的勝利作準備。因此,宋帕萬對《三國演義》的翻譯,與其政治學習方面的需求是分不開的。文學翻譯與傳播是一種文化政治行為,宋帕萬在當時的社會語境下翻譯這部作品,具有“服務于現(xiàn)實政治、配合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意義。除了宋帕萬外,占梯也精選了原著中與政治和軍事謀略相關的篇章為翻譯重點,如“美人計”“孔明設計周瑜”“空城計”等。

      其次,《三國演義》中的經典人物成為另一類為老撾譯者所詳細譯介的內容。其中,與故事經典人物相關的情節(jié),故事核心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重要品質成為變異的重點。部分角色品質的優(yōu)劣在老撾文化語境下形成了不同認識?!度龂鴷r期的政治》與《三國選譯》均集中翻譯了關于曹操、劉備、諸葛亮等經典人物的情節(jié)。從譯本標題看,兩位譯者主要采用拆分和合并章節(jié)的策略,以人物事件為核心來重新演繹一個完整的情節(jié),例如“曹操攻打呂布”“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劉備攻打四川”“周瑜中孔明之計謀”,等等,這些與原著的章節(jié)劃分有所差異。據筆者統(tǒng)計,以曹操、劉備和諸葛亮三個角色命名的章回標題,分別占兩個譯本的45%和50%。在各回內容中,老撾譯者詳細翻譯了上述經典人物的行為和話語,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也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現(xiàn)。宋帕萬還添加了對角色的個人評論,例如他認為,呂布是一個“貪婪而殘忍”的人,呂布殺害義父的行為實屬泯滅人性;而劉備則是“智慧而仁義”的化身,盡管他的命運更加坎坷。對于曹操,兩位譯者均強調其戰(zhàn)爭智慧,削弱其在原著中頗顯“奸詐”的一面。這說明老撾譯者在征引“三國”故事時,有意提煉出典型人物的特點,并通過這些特點來發(fā)揚具有普適價值的內容,尤其是關于人性與品德的生活哲學。在老撾譯者和普通民眾看來,“三國”故事人物的性格和經歷并不是在小說故事中才會出現(xiàn),也不僅出現(xiàn)在中國的文化與社會語境下。相反,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存在對這些問題的探討,老撾也不例外。例如劉備和關羽所表現(xiàn)的“仁德”和“忠義”,實際上同老撾民眾所崇尚的小乘佛教教義具有相通之處。有老撾網友評論道,“劉備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其仁義”。從上述演繹和評論可以看出,“三國”故事及其人物在哲學道德層面上的世界性價值。

      老撾譯者在加強對《三國演義》涉及的政治、軍事策略以及經典人物的翻譯時,也相對弱化了其他中國文化內容的呈現(xiàn),例如原著許多描寫“神怪”的內容或古典詩詞均為省譯。而“龍”“鵬”“鴻鵠”以及其他一些中國文化形象則被更為通俗的老撾文化詞匯所替代,如“龍”譯為“那珈”、“鵬”譯為“金翅鳥”,等等。這種對中國文化內容的歸化或本土化處理,更直觀地體現(xiàn)了老撾譯者翻譯《三國演義》并不是以介紹中國故事或中國文化為主要目的,而更多是為傳達那些具有世界性意義的內容。因此,“三國”故事內容在老撾的變異,可謂是與老撾文人及民眾的需求息息相關,反映出文學譯介“為我所用”的目的。

      余論

      20世紀中后期以來,以《三國演義》為代表的中國故事,利用老撾鄰國泰國乃至是越南,通過人員流動、出版交流、互聯(lián)網等途徑進入老撾,對老撾作家和其他民眾產生了影響。老撾近現(xiàn)代《三國演義》老譯本的誕生,也同泰版《三國》有著密切的關系。據筆者對老撾民眾進行的小規(guī)模調研報告顯示,75%以上的受訪者通過泰語(文)了解“三國”故事,35%左右接觸過老撾語(文)版,32%直接通過中文版。這組數(shù)據從另一側面印證了泰國及泰版《三國》在中國故事向老撾傳播過程中所起到的正面促進作用。21世紀以來,隨著中老關系的迅速升溫,“三國”故事通過更加直接的方式傳播到老撾,譯介《三國演義》的群體也更加多元,所呈現(xiàn)的中國故事內容更加原汁原味。

      “三國”故事在老撾流傳與變異的特點,對于我們更好地開展中國故事在老撾傳播具有啟發(fā)性。

      第一,老撾是毗鄰泰國、越南、中國等國的內陸國,其文化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周邊國家的影響,尤其是在21世紀以前,無論是印度文化還是中國文化流傳到老撾,在很大程度上都并非直接傳入的。如何在未來的文化傳播工作中關照這種文化特點,值得認真考慮。

      第二,對于老撾這一類非屬“東亞漢字文化圈”,且華僑華人數(shù)量較少的國家而言,中國故事的傳播存在譯介力量薄弱、動力不足等先天性問題,極有可能要借助于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故事流傳較廣的中轉站,才能達到初步傳播的目的。泰國的中轉模式既是偶然,也有其必然性。然而,中轉站模式雖然對中國故事的傳播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卻也導致傳播內容不全面、變異等問題,不能使老撾民眾理解真正的中國故事,同時也會有潛在的語言民族主義傾向。因此,無論是對從泰國和越南傳播到老撾的中國故事進行正向引導,還是加強中國向老撾傳播的主體性,擴大傳播隊伍的規(guī)模,都需要更多努力。

      第三,老撾信奉小乘佛教,佛教文化對于其本國文化以及國民思想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導致在看待中國故事的價值時,他們難免受佛教價值觀的影響?!叭龂惫适略诶蠐氲牧鱾髋c變異特征揭示出,今后的傳播仍須更多地考慮老撾各層次民眾的接受能力、類型偏好及價值傾向。唯其如此,才能進一步凸顯中國故事所蘊含的世界性意義。

      參考文獻

      [1] (法)埃斯卡皮. 文學社會學[M]. 王美華,于沛,譯. 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87.

      [2] (老)宋帕萬·因塔馮. 三國時期的政治[M]. 萬象:智友印刷廠,1974.

      [3] (老)帕湃灣·瑪拉馮. 三國·青少年版[M]. 萬象:瑪杜蓬出版社,2021.

      [4] (美)戴維·K.懷亞特. 泰國史[M]. 郭繼光,譯. 上海: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2009.

      [5] (泰)昭帕耶帕康(洪). 三國[M]. 曼谷:文字服務印刷廠,1963.

      [6] 方蕓. 老撾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建設[J]. 八桂僑刊,2018(2).

      [7] 金勇. 形似神異——《三國演義》在泰國的古今傳播[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8] 李小元. 老撾文《三國時期的政治》與中文《三國演義》的比較研究[J]//張西平總主編,白淳主編. 20世紀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在東南亞的傳播與影響. 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20-28.

      [9] 梁立基,李謀主編. 世界四大文化與東南亞文學[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

      [10] 陸蘊聯(lián). 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在老撾的翻譯與傳播[J].//張西平總主編,白淳主編. 20世紀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在東南亞的傳播與影響. 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52-61

      [11] 羅貫中. 三國演義[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2] 羅雪瑜.“5W”視角下中國古典小說在老撾的傳播研究——以《三國演義》為例[D]. 北京外國語大學,2021.

      [13] 裴曉睿.《三國演義》在泰國的本土化及其重要價值[J]. 國際漢學,2014(2).

      [14] 申旭. 老撾史[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學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三國演義老撾三國
      老撾肉牛輸華實現(xiàn)突破
      朝發(fā)夕至 乘著火車去老撾
      云南畫報(2021年12期)2021-03-08 00:50:24
      《三國演義》騙了你多少年
      學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36
      三國亂談(1)
      三國演義
      中國漫畫(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版三國之回到過去教自己
      陆良县| 淳安县| 桦川县| 山丹县| 富川| 中江县| 晋江市| 中超| 德阳市| 灵丘县| 乳源| 广昌县| 宜黄县| 朝阳区| 沅陵县| 科尔| 信宜市| 潢川县| 武穴市| 中牟县| 敦煌市| 团风县| 丰城市| 闻喜县| 如东县| 德令哈市| 漳州市| 揭阳市| 施甸县| 高陵县| 青海省| 浮山县| 蒲江县| 英德市| 龙陵县| 泾阳县| 洞头县| 太仓市| 丰镇市| 阿拉善左旗|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