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 丹 整理/ 孫丹陽
經(jīng)過山路上的60 多個彎,我們駕車闖入星空基地——開化縣長虹鄉(xiāng)高田坑村。
猶如愛麗絲掉進了兔子洞,眼前的千年古村落和高山頂上的天文館,令人震撼。我們習慣于置身城市的萬千燈火之中,驚喜于仰頭便是漫天星光,浸入云海,頭枕銀河,在黃墻黛瓦間實現(xiàn)“仰望星空”的遐想。每一個來到高田坑村的人都會產(chǎn)生滿滿的幸福感,特別是天文專業(yè)人士和觀星愛好者們。
高田坑村在天文愛好者圈子里知名度頗高。 它隱匿在海拔800 多米的高山梯田間,沒有光污染,空氣通透,擁有堪比青藏高原的通透天空和觀星條件。 2023 年,這里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認定為“中華暗夜星空保護地”。
但沒人能想到,之前的高田坑村,在熠熠星輝之下,覆蓋村落的是“房前垃圾亂堆”“河道污水橫流”。 2003年,浙江省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村里下大決心推進清潔工程,實施河道整治、截污控源、治水造景等工程,一定要打造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2016 年6 月,高田坑村計劃打造暗夜公園科普觀星基地。 長虹鄉(xiāng)黨委委員董珂理說,在保護當?shù)厣鷳B(tài)系統(tǒng)原真性的基礎(chǔ)上,近幾年,村里打造了游覽觀星、研學旅游、文化藝術(shù)等多業(yè)態(tài)融合的鄉(xiāng)村生活空間。
滿天繁星不知道,它們是千年古村落發(fā)展的主角,正因為抬頭便是它們,這里發(fā)生了“斗轉(zhuǎn)星移”的變化。
走,去山頂逛天文館
車子駛?cè)氤鼗存?zhèn),便一路向著錢江源頭前進。近處是沿途不知名的樹種,它們無拘無束,肆意生長;遠處是時緩時急的清澈溪流,再遠處,漫山遍野,綠意蔥蘢。盤旋在山路上,時而急轉(zhuǎn)彎,時而大掉頭,拐過60 多個彎,經(jīng)過房子建在梯田上的“江南布達拉宮”,直至海拔800 多米,眼前出現(xiàn)了一座山頂天文館——開化暗夜公園天文館。
天文館呈鵝卵石形狀,通體雪白,嵌在散發(fā)著蒼茫綠意的山頂上,仿佛一位外來客,但融入山景之中并不突兀,可算是山中奇景。將天文館建造在山頂,又不破壞綠水青山,是長虹鄉(xiāng)建設(shè)天文館的目標之一。正是因為堅守著“不破壞、只改造”的理念,高田坑村才一直保持著它“最初的模樣”。
2016 年,高田坑村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星空工作委員會、杭州市天文學會等譽為華東最佳觀星地之一。長虹鄉(xiāng)政府工作人員毛瑛瑛說,根據(jù)波特爾暗空分類法,這里為2級(灰區(qū))到3 級(藍區(qū))之間,地平線和天頂方向幾乎無光污染。正是因為這樣的評價,開化縣長虹鄉(xiāng)定下發(fā)展目標,將高田坑村打造成暗夜公園科普觀星基地,縣里投資近3000 萬元,建立了集科普和觀測于一體的天文館。
走進兩層的天文館,宇宙奇觀緩緩鋪開,呈現(xiàn)在眼前,參觀者不僅可以借助專業(yè)觀星設(shè)備探索星空,還可以近距離體驗?zāi)M太空艙、空間站,了解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璀璨文明、現(xiàn)代天文學和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
“大家知道最早的天文望遠鏡是誰發(fā)明的嗎?”毛瑛瑛邊介紹邊向參觀者們提問。參觀者們急切地抬頭望向屋頂?shù)男亲?,沿著墻壁搜索歷史長河中的天文知識,尋找答案。也許,這就是山頂天文館存在的意義之一,屋內(nèi)是穿越古今的“星空知識”,屋外是觸手可及的“銀河星系”。
走出天文館,四周是空曠的星空露營基地,可容納100 余頂帳篷。每到夏日觀星季,許多人會趕來“仰望星空”。8 月,還有很多“追星族”會趕來捕捉英仙座流星雨?!疤ь^望遠,是一片久違的、美到令人窒息的星空?!焙贾菔刑煳膶W會的一位會員曾多次造訪這里觀測星空,他在社交媒體上如此感慨。
來,到“世外桃源”里玩
高田坑村頗像隱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路盡水源,得一廊橋。橋有小口,從口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眼前是黃墻黛瓦、錯落有致的蜂窩式村落,共有88 棟土房子。很難想象,這竟是其千年不變的模樣。
比起將一切推倒重建,不易其舊模樣的改造難度更大。開化縣兩山集團的運營人員邵可研這樣介紹高田坑村的民宿改造項目:“對這個村落的改造已經(jīng)持續(xù)了3 年,這里的村民用古法養(yǎng)魚,那我們就是用古法造房子。”
村里的路高低不平,狹窄難走。再加上村里有個特色,每戶人家的門口都有一個魚塘,里面養(yǎng)幾條喝錢江源頭水長大的清水魚,逢年過節(jié)拿出來招待客人。改造之時,大型挖掘機進不來,于是,自制小型挖掘機派上了用場,工人們一本正經(jīng)地坐在玩具般的挖掘機上挖掘泥土;大吊車也進入無門,于是工人們在各條路上裝上了木桿和小纜車,僅供運輸泥土和石頭;建筑垃圾的運送成本過高,那就做到“零建筑垃圾”,從這邊挖來的土用不完就運到那邊去用……
設(shè)計團隊堅持不拆掉老房子,修修補補也都堅持用“古法”,把本地的土利用起來。“我們希望石頭還是那塊石頭,泥土還是這里的泥土?!边@里的磚塊和石頭都要保留下來。夯土墻都是用古法夯起來的,一層土一層石頭。如果用一般的方法砌一面墻,可能只需1 小時,而在高田坑村修建一面墻要花3 天時間。
正是因為看到施工隊如此精心地呵護老房子,村里二三十個不愿意下山生活的人,放心地把他們的房子嵌在民宿規(guī)劃里,把自己幾十年的生活習慣、吃穿用度都融進了這個古老與現(xiàn)代兼并的村子里。采訪之時,零零散散的游客捧著單反相機,拍攝路邊藏在墻檐下的野生獼猴桃、閑庭散步的花斑鴨子、黃泥房子前正方形魚塘里的清水魚……
毛瑛瑛是高田坑村改造的見證人,她對如何繞村一圈,打卡高田坑村所有的奇妙點了然于心。高田坑村之前幾乎沒有經(jīng)濟收入,年輕人陸陸續(xù)續(xù)到外面打工,只留下一些老人在村里生活。后來,因為建設(shè)星空基地,需要給游客提供住宿的地方,村里的房子開始進行改造,如果征用村民的房子做民宿,則付房租給村民,而且現(xiàn)在民宿內(nèi)使用的設(shè)施,以后都歸房主所有。
從高田坑村開車到開化暗夜公園天文館,雖然上山的路又陡又險,但人們愿意在小心翼翼中追逐浪漫的星光。正如高田坑村的村民,他們在時代快速發(fā)展、經(jīng)濟日益增長的潮流中,不因自身的地理條件不利而放棄發(fā)展,反而把自然條件作為自己最好的地標,順勢而為,追逐時代的星光,照亮自己。
世外桃源入門指南
①高田坑村千年古村落
②曬秋:高田坑村緊鄰江西婺源,和婺源有一個相似的民俗——曬秋
③曬秋:高田坑村緊鄰江西婺源,和婺源有一個相似的民俗——曬秋
④星空書屋:坐在里面,可以看到天上的星空
⑤星空書屋:坐在里面,可以看到天上的星空
⑥錢王墓碑:以前被村民當作洗衣板,有一次發(fā)大水時,石板被沖翻過來了,村民才發(fā)現(xiàn)它是一塊墓碑
⑦千年紅豆杉:需要三四個成年人才能將其圍抱起來
⑧古法養(yǎng)魚:清水魚主要吃青草、生活垃圾,村民多用竹竿置于魚塘之上,為魚防曬降溫,提供更好的生存環(huán)境
⑨千年梨樹:雪白的梨花配上黃色的土墻,美哉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