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芹
“誰不想有個全職女兒,但真正能放下工作,全職照顧父母的有幾個,不如自己多交往幾個‘老友,處好了,能做到半職陪伴也不錯?!?/p>
孫老師的老伴去世后,去年冬天她女兒接她去同住。孫老師就一個女兒,外孫在讀研究生,女兒女婿中午在單位食堂吃飯。至于孫老師的午飯,簡單,一個饅頭,一盤水煮菜就對付過去了。
孫老師有大把閑暇時間,今年春天,我約她一起出去玩兩天,她卻說,最近沒時間,種地的鄰居王大媽的腳受傷了,她得負(fù)責(zé)給她跑腿兒。
孫老師女兒住的小區(qū)外面有一片荒地,孫老師也去開墾了一小塊,種了幾畦菜。王大媽的菜地和孫老師的菜地緊挨著,一來二去地,她們便漸漸熟絡(luò)了。
王大媽獨居,兒子在上海工作居住。王大媽走路不小心崴了腳,鄰居開車將她送到了醫(yī)院。她不想讓兒子知道,但鄰居私做主張,將她住院的事情,告訴了她兒子。
兒子回來,伺候了王大媽兩天,王大媽就把兒子攆走了,她知道兒子的工作忙,她說自己的病不算啥,讓兒子給她雇個護工陪她住院就行。
兒子通過家政公司給母親雇了鐘點工,等母親出院后讓鐘點工上門服務(wù),可王大媽出院后,便偷偷辭掉了鐘點工,她一個人吃飯,隨便對付一口就行,況且她拄拐能行動,生活可以自理。
孫老師見王大媽幾日沒去菜地,給王大媽打電話,才知道她住院了。王大媽出院后,孫老師去她家中探望,看到王大媽辭退了鐘點工,便自告奮勇地說,反正她閑著也沒事,以后王大媽跑腿兒的事交給她,需要買啥,列個清單,她幫著買,反正她也要去超市,“順路的事兒”。
孫老師幫王大媽購物回來,還幫著王大媽做飯。她給王大媽當(dāng)起了義務(wù)鐘點工,每天幫著王大媽買菜、做飯、打掃衛(wèi)生。
王大媽激動地說,孫老師待她比親姐妹還親。
孫老師為人善良熱情,但對外人能給予家人般的照顧,我還是沒想到的。
孫老師笑著解釋:“人到老年,需要多交幾個‘戰(zhàn)友,一起來對抗衰老、孤獨和疾病。都說養(yǎng)兒防老,兒女工作忙,老年人只要能自己解決的事兒,都不愿麻煩兒女,不如組成互助組,互相幫助。情義也需要存儲,這次我照顧王大媽了,等我需要用人了,王大媽肯定也會幫助我?!?/p>
“誰不想有個全職女兒,但真正能放下工作,全職照顧父母的有幾個,不如自己多交往幾個‘老友,處好了,能做到半職陪伴也不錯。”
孫老師稱這種朋友為“半職”家人,要想交往半職家人,也不是難事,自己先“干”為敬,刮下春風(fēng),肯定能收獲喜秋雨。
都說老來難,“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當(dāng)身邊老人有困難需要他人照顧時,主動伸出援手,幫襯一把,讓老來難,變成老來善,老來暖。
王大媽是小區(qū)“原住”居民,比孫老師入住的時間久,認(rèn)識的老年朋友不少,孫老師通過王大媽,結(jié)識了很多同住一個小區(qū)的“老友”。孫老師還成立了個群,群名叫做“半職家人”,誰有事了,需要別人幫助了,群里說一聲,誰有空誰去。
孫老師還經(jīng)常組織群里的家人們聚會,大家定期坐一起開茶話會。有了“老友”陪伴,即便兒女因工作不能?;丶铱纯矗先藗円膊挥X得孤單了。
群里家人每天都出來冒個泡兒,哪怕是發(fā)個表情包,也算群里打卡成功。對于那些一天時間都沒在群里露頭的家人,孫老師會打電話問,或讓群里的家人登門拜訪,防止老人們在家突發(fā)意外。
孫老師說,她們的家人群成立半年了,現(xiàn)在老人們的子女也都加入了群。有了子女們的聯(lián)系方式,老人們有什么事情,找他們方便。
孫老師原來是教小學(xué)的,當(dāng)孩子王,學(xué)生有事需要聯(lián)系家長;現(xiàn)在退休了,當(dāng)老人王,老人有事會去聯(lián)系子女,還是學(xué)校的那套管理辦法,也算是發(fā)揮專業(yè)特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