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躍
路燈的光消散在無盡的黑夜中,如同一滴水滲入泥土,頓時無影無蹤。
我獨自走在這條黑暗的小道上,路燈照明的范圍不大,根本沒法照亮我的前路。這是我回家的必經(jīng)之路,寂靜的路上,只有我的腳步聲與風(fēng)吹竹葉的沙沙聲。不知不覺中,我加快了腳步。
拐角處突然出現(xiàn)了一點亮光,我頓了頓,扶著墻探了探頭。居然是父親!他將提來的小油燈掛在樓外的水管上,一個人倚在墻邊看書,靜靜的夜里,只能聽見他翻書的聲音。我嘆了一口氣,在科技發(fā)達(dá)的今天,也只有我父親這樣的人,才會將那盞頗有年代感的油燈當(dāng)作寶貝似的舍不得扔掉。此時我倒不急了,饒有興致地偷偷看著這一幕。
父親的襯衫在燈光的照射下,氧化的黃斑更加明顯。他斜靠在墻邊,墻上的灰已經(jīng)悄悄地蹭到了他的后背上,可只有我看得到。又是一頁書被翻起,翻書聲隨著他一聲輕輕的哈欠,消失在了夜空中。
當(dāng)我再次細(xì)看父親那梳得很齊整的頭發(fā)時,幾滴眼淚竟掉了下來。輕風(fēng)拂來,父親的幾縷白發(fā)輕輕擦過蠟黃的臉龐,只見他一手撐著墻,另一只手在烏黑的眼圈旁隨意揉搓了幾下。此時的父親好似再也忍不住困意,身子微微傾斜了一點,又一點。就在他眼皮快要合上的時候,我趕緊三兩步跑了上去,扶起父親沉重的身子,轉(zhuǎn)過頭拭干了淚,不敢讓父親看見。
我緊跟在父親的身后,此時才發(fā)現(xiàn),我的個子早已越過了他的肩膀。他的背景仿佛在告訴我:以前的他,也曾是個魯莽的少年,一路急匆匆地跑到中年,成了我的父親,卻也從此撐起了我的一片天。
父親提著那盞古老的小油燈走在前面,那微弱卻又頑強的燈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教師點評
本文中的父親倚靠墻邊讀書等“我”回家的畫面,與朱自清《背影》中父親為“我”過鐵道買橘子的畫面,有異曲同工之妙。文中“我”在黑夜中行走的膽怯,與后文看到油燈下父親讀書的身影的溫暖與感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展現(xiàn)出父親用那“微弱卻又頑強的燈光”,照亮了“我”前行之路的無私父愛。
(指導(dǎo)教師:趙俊輝)
責(zé)編: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