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璐娜
金風瑟瑟,紅葉蕭蕭,孤雁排云,寒蟲泣露,良用凄切??蓯壅撸涸苿﹂L空,水澄遠浦,一片冷輪,皎皎碧落間,令人爽然。南樓清嘯,東籬暢飲,亦幽人行樂時也。
銀蟾皎潔,玉露凄清,四顧人寰,萬里一碧。攜一二良朋,斗酒淋漓,彩毫縱橫,仰問嫦娥:“悔偷靈藥否?”安得青鸞一只跨之,憑虛遠游,直八萬頃琉璃中也。
——選自《明文精選·閑賞》
秋風乍起,火紅的楓葉,在空中輕舞。雁群,已列隊南行,開始一場漫長的告別。寒蟬凄切,在如淚珠的露水中悲唱,秋天的凄冷和孤獨就此被娓娓道來。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將人間忽晚、山河已秋的恍惚與悲涼刻進了血脈之中。秋天,似乎成了一種冷色調(diào),一種悲涼的情緒。
但是同學們,秋天真的只有孤村、落日、殘霞這種蕭瑟悲涼的畫面嗎?我們寫到秋天,還能萌發(fā)出怎樣的季節(jié)感受呢?
你看那清朗的夜空,一把劍剖開云霧,劃過長空,清澈的水中映著遠去的輪船,一輪圓月,皎然懸掛于澄澈的夜空之中,灑下晶瑩的清光,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多么令人爽快!自此,秋天的悲涼和愁思在作者筆下已經(jīng)化作清爽的風,吹進了我們的心里。
但要描繪出一個明朗秋天的畫面,除了需要景和物的呈現(xiàn),怎能少得了人的襯托?于是,作者緊隨其后,便將一行人物順勢帶入了畫面,“南樓清嘯,東籬暢飲”。這樣的時節(jié),適合與三五好友相邀,徜徉楓林,沉醉于秋葉飛紅、層林盡染的山景之中;適合與家人親眷舉杯邀月,共享天倫,祈愿人長久、月長圓。寫到這里,秋天是不是又多了幾許溫情與浪漫?
在這酣暢淋漓、觥籌交錯之間,作者沉醉在清朗舒適的秋夜,抬頭仰望那輪明月,一瞬間,惦念起遠在月宮的嫦娥,試問她:“看到我們在人間這般瀟灑快意,你可曾后悔偷取靈藥獨自成仙,現(xiàn)如今只能孤身在月桂樹下寂寥遠眺?”“安得青鸞一只”,恍惚間,仿佛飛來一只大鳥,作者乘上去,扶搖直上九天,遨游在那澄澈的天空,這只天上飛鳥也承載著作者的詩情畫意,雖然這獨飛的鳥看似有些孤單,但氣勢卻非同凡響,“跨之”的深意不言而喻,這般灑脫豪邁也是寓情于景,深深刻畫了作者的內(nèi)心。想必,在這時候,不管嫦娥的回答如何,古人的悲秋愁緒早就消散在這九天之外了。
這人間的清歡,不止春的嬌媚、夏的濃烈、冬的素雅,更有秋的高潔閑淡。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就曾寫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彼惨环垂艜r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在秋日里唱響了昂揚的旋律,指引我們在秋天還要看到那振翅高飛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矯健凌厲,大展宏圖。這是我們看到的秋天另一面,它蒼勁有力,以風骨見長。
所以,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眼里的秋天不盡相同,但絕不止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