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遠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湯敏宜
引入課程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不僅能夠滿足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深刻理解課堂引入的重要性,并適當調整、完善和優(yōu)化教學過程,以便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促進他們積極參與和自主探索,加深他們對藝術理念的理解,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審美素養(yǎng)。
在教學中,良好的課堂導入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例如,在美術課上,可以通過展示一幅精美的畫作,引導學生去探索畫中的主題和表現(xiàn)手法,讓他們在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體會到美的樂趣,并從中獲得思考的樂趣。謎語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課堂開場白,在小學教育中廣泛使用。通過適當?shù)闹i語和猜謎游戲,培養(yǎng)他們發(fā)散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如何使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術知識。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讓他們能夠觀察到一些靜態(tài)的圖像,并通過改變顏色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二年級以后的每冊教材都有一課是以電腦美術為主題,而電腦美術這一主題下又分為了“復制粘貼真神奇”“噴筆畫畫”“反色效果”以及“對稱圖形”等不同的小單元教學內容;對于四年級下冊的美術教材來說,第四課、第五課和第六課分別是“色彩的明與暗”“色彩的漸變”以及“色彩的情感”這三個內容,雖然是不同的課時,但是其主題都圍繞色彩,從第五課時開始內容和深度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對色彩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美術教材的編寫,既可以將不同類教材但相同主題的教學內容融合成為一個大單元進行教學;也可以將同一類教材的內容整合起來,擬定一個主題,為學生開展大單元教學,引導學生對主題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系統(tǒng)的認識,并開展研究性學習。
小學美術是一門富有趣味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科。在美術課上,教師通常會采取一些有趣的方法來引導入生,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基本的繪畫技巧和知識。其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是課堂導入,通過引入課程主題、介紹藝術家或展示作品等方式,引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巧妙地利用故事導入,通過講述一個與藝術有關的故事,讓學生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情感參與。例如,講述一個畫家如何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創(chuàng)造,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完美的畫作,或者一個石匠如何巧手雕刻出美麗的雕塑,這些故事不僅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也能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尋找適合不同年齡段、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的故事,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引導入生愉快地學習。
利用視頻影片進行課堂導入可以將教學內容具象化,讓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有直觀的了解,從而對美術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計算機等技術搜集相關視頻影片資料,并在課堂上播放,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能力,大膽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帶來了較大的打擊,但是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中國人民所體現(xiàn)的“抗疫精神”是具有深刻內涵的。教師可以以“抗擊疫情”為主題,將四年級下冊的第四課、第五課和第六課利用視頻影片,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色彩的明與暗”“色彩的漸變”以及“色彩的情感”,要求學生繪制作品時,用好色彩的傾向情感去表現(xiàn)出中國人民在抗疫過程中的無私奉獻精神和抗疫精神,表達學生向抗疫英雄的致敬之情。
在小學美術課上,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采用適當?shù)姆椒ê徒滩?,讓他們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熱情,并掌握基本的繪畫技巧。課前準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它不僅能夠喚醒學生的好奇心,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體驗美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