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對土壤條件有一定要求,適宜生長在松軟、肥沃、排灌能力強的土壤中。在種植過程中,要格外注意土壤酸堿度,始終保持土壤酸堿度中性,這樣牡丹才能健康生長。此外,在大規(guī)模栽培前,需要對當?shù)赝寥篮铜h(huán)境進行試驗分析,以提高牡丹成活率。由于牡丹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較高,通過培育科學合理的栽培方式,保證土壤和環(huán)境滿足牡丹生長需要,需要根據(jù)當?shù)貧夂蜻x擇科學的種植期。
牡丹種子通常在7月下旬~8月上旬成熟,此時成熟的種子外表呈香蕉皮黃色,需在陽光下曬干并多次翻動。當果實由黃綠色變?yōu)樽睾谏⒊霈F(xiàn)干裂時,即可播種(不能及時播種,可濕沙貯藏)。在播種前,應用選水法選擇飽滿的種子,用40~50℃溫水浸泡48 h 或用常溫水浸泡3~4 d,每天換水1 次,最后使用1 000 倍稀釋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浸泡2 h,對種子進行消毒。
在栽培過程中,要選擇適宜的生長季節(jié),以促進牡丹健康生長,且不受環(huán)境因素的不利影響,宜川縣觀賞牡丹栽植適宜在秋分至寒露時期栽培,最佳種植時間是九月下旬~十月初。此外,在栽培過程中,要適時種植,充分保證栽培合理性。要在種植過程中加強對苗木的監(jiān)測,可在種植區(qū)安裝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牡丹生長情況。在種植過程中還需要對異常天氣進行預警,在出現(xiàn)異常天氣前,必須快速保護種植區(qū)域,使牡丹免受不良天氣影響[1]。
在牡丹種植過程中,需要采用深耕細作的施肥方法。 種植前30~60 d,要對每個土坑進行單獨施肥。 為了實現(xiàn)適當密封,芯徑深度應控制在0.5~0.8 mm。在施肥過程中要控制施肥量,避免施肥過多,造成牡丹根系腐爛。 通過科學合理的施肥管理,保證牡丹獲得充足養(yǎng)分,促進牡丹生長。
為保證牡丹健康生長,需要對牡丹根系進行適當處理,及時去除病根,對有病害根系進行藥物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應合理配置藥物。一般來說,需要將藥物進行稀釋。例如使用甲基托布津,則必須正確配制甲基異磷乳油并將種子浸泡其中。 另外,浸泡處理時,必須將根部浸泡在15 mL 溶液中。 種植時,必須將其從藥液中取出并掛上泥條。 為了有效增加牡丹根系活力,需要挖1 個50 cm 深的栽培坑,將牡丹放入坑內(nèi),用細土回填處理。 栽培結(jié)束后,適時澆水,同時進行保溫處理,使牡丹順利過冬。
在牡丹嫁接過程中,應合理分配種植時間。 了解牡丹生長規(guī)律,獲取足夠養(yǎng)分。嫁接是牡丹種植過程中的主要方法,首先,在實際嫁接時,需要控制好嫁接時間。牡丹正常嫁接期為8~9月,需選用3~4年生牡丹根系。其次,在牡丹接穗過程中,可以利用當年生牡丹的芽、枝直接埋盆或種在園區(qū)里,保證溫度和濕度。
觀賞牡丹分株處理可在九~十月進行。在分株處理過程中,要分析種植地氣候、溫度等,確保牡丹生長環(huán)境良好。還要根據(jù)牡丹根系的實際生長情況,進行分離處理,使每株單獨生長的牡丹可以形成3~4 個不同分枝,當牡丹根莖生長到20 cm 時,其根系應該已經(jīng)達到7 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