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廣遠 張 艷 郭書亞 尚 賞 孫鳳領
(商丘市農林科學院,河南商丘 476000)
玉米是全世界適應性最廣、年產量最高的作物,位居糧食作物之首[1-3],是我國“糧工飼”三位一體的第一大作物,對我國糧食安全和工業(yè)發(fā)展起著重要保障作用[4-6]。玉米不僅是河南省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主要的經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超過320萬hm2,總產量超過220 億kg[7-8]。河南省地處黃淮海中部,黃淮海夏玉米區(qū)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類型,高溫高濕,蒸發(fā)量大,無霜期170~220d,降雨量充足,夏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經常發(fā)生春旱夏澇,陰雨寡照、高溫等自然現(xiàn)象,而且常有風、雹、鹽堿、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發(fā)生[9]。近幾年,國家級和省級玉米審定品種數量快速增加,大量高產、優(yōu)質、多抗新品種涌現(xiàn),但是滿足市場需求的并不多[10],缺乏高產、抗病、抗倒伏、耐密植和生育期適中的優(yōu)良雜交種。
選育適宜河南省玉米區(qū)種植的高產、優(yōu)質、多抗、廣適的玉米新品種一直是商丘市農林科學院的玉米育種目標,因此,商丘市農林科學院以SQ518為母本、商137為父本雜交選育成高產、優(yōu)質、多抗、廣適的玉米單交種商單1967,并于2022 年7 月通過河南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豫審玉20220056。
1.1母本SQ518的選育SQ518 是商丘市農林科學院選育的優(yōu)良玉米自交系,2009 年海南種植先玉335 二環(huán)系F0,自交單株10 株,F(xiàn)1在商丘種植300m2,優(yōu)選株系,后代按6WC 性狀選擇單株,F(xiàn)2在海南種植,用穩(wěn)定玉米自交系SQ208(血緣成分:6WC 占80%、PN78599 占7.5%、Mo17 占12.5%)雜交,后代再與SQ208 回交1 次。經過南繁北育大面積種植,多自交多淘汰,連續(xù)優(yōu)選單株,于2015 年夏穩(wěn)定,同時對株系進行測配。其中編號SQ518 配合力較好。
該自交系生育期98d 左右,株型緊湊,株高180~185cm,穗位高85cm,全株葉片數 18~19 片,穗上葉數 6~7 片,幼苗苗勢強,葉深綠色、葉鞘綠色,雄穗分枝數2~3 個,雄穗、穎殼綠色,花藥黃色,花絲淺紫,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紅色,穗長15cm,果穗筒形,穗行數14~16 行,行粒數29~31 粒,千粒重270~280g,出籽率85.6%。
1.2父本商137的選育商137 是商丘市農林科學院選育的優(yōu)良玉米父本自交系。2009 年用商263(血緣成分:4CV 占90%、旅系占10%)與鄭58 改良系(血緣成分:鄭58 占50%,4CV 占45%、旅系占5%)雜交,后代按4CV 性狀選擇單株,F(xiàn)2再與商263 回交1 次,選育方法同母本一樣,2014 年穩(wěn)定,其中編號商137 一般配合力較高,2015 年夏用其作骨干父本與母本群進行測配。
該自交系生育期95d 左右,株型緊湊,株高135~145cm,苗勢中,幼苗淡綠色、葉鞘淺紫,雄穗分枝數8~10 個,主枝長15~20cm,雄穗、穎殼淺紫,花藥黃色,花絲淺紅,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紅色,穗長12~14cm,果穗筒形,穗行數14 行,行粒數28~30 粒,千粒重240~250g,出籽率86.3%。
1.3商單1967的選育2015 年夏用商137 測配母本群;2016 年夏種植組合鑒定,與SQ518 特殊配合力突出;2017-2018 年在河南省進行多點鑒定試驗,表現(xiàn)優(yōu)異;2019 年參加河南省中原農科玉米品種試驗聯(lián)合體比較試驗(5000 株/667m2),命名為商單1967;2020-2021 年參加河南省中原農科玉米品種試驗聯(lián)合體區(qū)域試驗(5000 株/667m2);2021 年同時參加河南省中原農科玉米品種試驗聯(lián)合體生產試驗(5000 株/667m2)。2022 年通過河南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20220056。
商單1967 夏播生育期101d,與對照鄭單958生育期相當。芽鞘紫色,葉片綠色,第1 葉圓到匙形;主莖葉片數21~22 片,株型緊湊,株高290.9cm,穗位高98.5cm;雄穗分枝少且較長,雄穗穎片淺紫色,花藥淺紫色,花絲淺紫色;果穗筒形,穗長16.8cm,穗粗4.9cm,穗行數16.3 行,行粒數32.7 粒,禿尖長0.7cm;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12.4g,出籽率84.8%。平均田間倒折倒伏率1.6%,空稈率0.9%。
2020-2021 年河南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2 年綜合接種鑒定結果:高抗鐮孢莖腐病,中抗小斑病、鐮孢穗腐病,抗彎孢霉葉斑病,感南方銹病、瘤黑粉病。
2020 年農業(yè)農村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容重756g/L,蛋白質含量11.60%,脂肪含量3.80%,淀粉含量73.98%,賴氨酸含量0.36%。2021 年農業(yè)農村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容重732g/L,蛋白質含量9.87%,脂肪含量3.60%,淀粉含量75.46%,賴氨酸含量0.34%。
3.1比較試驗2019 年河南省中原農科玉米品種試驗聯(lián)合體比較試驗(5000 株/667m2),每667m2平均產量841.17kg,比對照鄭單958(751.99kg)增產11.86%,11 個試點全部增產,在所有參試品種中居第1 位;株高和穗位整齊適中,果穗均勻,抗倒伏能力強,綜合抗病性較好,抗穗腐??;生育期與對照鄭單958 相當。
3.2區(qū)域試驗2020 年參加河南省中原農科玉米品種試驗聯(lián)合體區(qū)域試驗(5000 株/667m2),11 點匯總,8 點增產,增產點比率為72.73%,每667m2平均產量735.22kg,比對照鄭單958 增產8.46%,增產極顯著;2021 年續(xù)試,11 點匯總,11 點增產,增產點比率為100%,平均產量571.41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4.63%,增產極顯著。
3.3生產試驗2021 年參加河南省中原農科玉米品種試驗聯(lián)合體生產試驗(5000 株/667m2),11 點匯總,11 點增產,增產點比率為100%,每667m2平均產量561.80kg,比對照鄭單958 增產9.90%。
4.1播期商單1967 株型緊湊,河南省夏播在 6月 15 日播種,“春爭日、夏爭時”越早播越好。播后及時澆蒙頭水,確保一播全苗。
4.2培育壯苗苗齊、苗勻、苗壯是商單1967 高產栽培技術的關鍵。成品種子已經進行了精選和包衣,播前曬種可提高玉米種子的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
4.3建立科學群體結構商單1967 適宜群體結構為67500~75000 株/hm2,高水肥地塊群體結構大些,中等水肥及以下的地塊適當小些。
4.4水肥管理種肥同播,種肥每 667m2施復合肥(N∶P∶K=15∶15∶15)50~60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15~20kg;苗期適時蹲苗,根據降水情況科學灌溉與排澇。
4.5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整地時用5%二嗪磷顆粒劑2.5~3.0kg 與肥料拌勻后撒施防治地下害蟲。苗期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4000 倍液,或甲維蟲螨腈30mL/667m2兌水30~40kg 噴霧或15%茚蟲威2000 倍液防治蟲害。大喇叭口期采用飛防,噴施 10% 阿維菌素 +45% 聯(lián)肼·乙螨唑懸浮劑防治紅蜘蛛,用 10% 的甲維·茚蟲威或康寬防治玉米螟。玉米抽雄散粉后采用飛機噴藥,主要藥品一是殺菌劑:90%多菌靈500 倍或80%的代森錳鋅600 倍液等;二是殺蟲劑:選用1.14%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2000 倍或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1000 倍(有效成分20 億PIB/mL),其他農藥也可以選用,如:氟氯氰菊酯等,蚜蟲發(fā)生嚴重時考慮加入殺蟲劑10%吡蟲啉1000~1500 倍;三是葉面肥:46%尿素濃度1.0%~2.0%、98%磷酸二氫鉀濃度0.5%~1.0%、農用硫酸鋅濃度0.2%~0.4%、硼砂0.2%~0.4%。減輕病蟲害,防止早衰。
4.6適時收獲9 月下旬籽?;颗呷榫€消失、糊粉層出現(xiàn)后5~10d 即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