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
提起“劈柴院”這個青島人熟稔的名字,大家一定會想起曾經(jīng)人聲鼎沸的縱橫巷道和鱗次櫛比的特色小吃,還有那雜糅著熱氣騰騰煙火氣和地道小吃濃郁鍋氣的吆喝叫賣聲……曾幾何時,劈柴院煙火鼎盛;不記得從何時起,劈柴院一度“黯然消沉”,幾乎隱匿而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這個老青島人的美食策源地,還有原汁原味的戲臺子和相聲搭子,何時才能重新回歸我們的視野?
號外號外!開張了,劈柴院重新開張了!
隨著16家餐飲商鋪、25個攤位與5個文化場景悉數(shù)亮相,金秋十月,具有121年歷史的劈柴院在完成“更新”后,迎來首期入駐商戶。重裝上陣后的劈柴院,還有原來的影子和味道嗎?這是市民們最迫切關(guān)注的。走進劈柴院,即刻解鎖全部的疑問和期待。
劈柴院是青島最早的美食街,也曾是百年青島最具市井氣的美食坐標(biāo)。它是由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天津路圍合的街坊,到上世紀(jì)40年代,餛飩、鍋餅、爐包和豆腐腦等名吃在這里匯集。經(jīng)過漫長歲月變遷,劈柴院也幾經(jīng)沉?。簭纳鲜兰o(jì)80年代的頂流餐飲街,到90年代末因為城市中心東移沉寂,再到2009年整改后重新成為民俗旅游熱門目的地。如今經(jīng)歷百年風(fēng)霜的劈柴院破繭成蝶,翻開嶄新篇章。
一磚一瓦換新裝,“新裝”劈柴院,用古樸典雅的磚紅色,搭建起時光回憶入口——LED顯示屏上,播放過往歷史照片影像資料,展現(xiàn)劈柴院極具年代風(fēng)情的歲月過往。墻體兩側(cè)中部空間,以展覽形式擺放著舊時老物件,收音機、電視機、縫紉機、暖水壺……一系列極具年代感的老物件,喚醒老青島人的那份青春記憶。
重裝上陣的劈柴院主打市井家常味道,烙印著抹不去的深厚的民俗底蘊,讓美食與文化恰如其分地融合。
走進劈柴院可以看到,店鋪鱗次櫛比,顧客和游人絡(luò)繹不絕,老字號美食紛紛回歸入駐,同時吸引了如銅鍋涮肉、八帶燒、牛肉煎餅等新品牌新美食爭相入駐,除此之外,絳雪青嵐、桶桶燒烤、手工酸奶等自主IP品牌的“上線”更是受到了眾多年輕人的青睞。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融,劈柴院從原來的“旅游美食街”變身為市民和游客共同向往的美食文旅聚集地。
原本的“戲臺子”和周末劇場、演出大舞臺怎么樣了?還有嗎?曾幾何時,評劇名家新鳳霞、“戲法大王”王鼎臣、相聲演員馬三立和山東快書演員高元鈞等都曾在劈柴院演出。這些彌足珍貴的童年記憶,如今回想起來都令市民分外懷念,那么,復(fù)興后,戲曲的篇章還會續(xù)寫嗎?是的,這不,市南區(qū)上街里·賞秋天活動期間,沉浸式街區(qū)話劇、河北路主舞臺演出、江寧會館相聲戲曲雜技茶藝、復(fù)古風(fēng)巡游輪番上演,好不熱鬧。撥動文藝之弦,賦能老城振興,更多的“好戲”將陸續(xù)上演,精彩戲曲表演值得期待,有空不妨帶家人來逛逛。
隨著一批青島老味道的率先回歸和新晉美食品牌的入駐,加上文藝搭臺唱戲,劈柴院將歷史與現(xiàn)代交匯,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融,將從原來的“旅游美食街”打造成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共同向往的美食文旅聚集地和青島美食文化輸出地。
來劈柴院,尋訪曾經(jīng)的味蕾記憶和視聽盛宴,在悠揚婉轉(zhuǎn)的絲竹之音和飄香大院的美食香氣中,感受煥然一新的文旅新風(fēng)尚,續(xù)寫中山路復(fù)興的快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