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十年,一舉蟾宮折桂。
20世紀60年代末,年少的我被迫中止學業(yè),跟著被貼上“資產(chǎn)階級”標簽的父親,來到蘇北一個貧瘠的鄉(xiāng)村接受“改造”。
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歲月在麻木中流逝,青春一點一滴被蠶食,生命隨牛羊糞便味在空氣中漸漸腐蝕、消亡……我從失落苦悶到悲觀絕望:我會窮盡一生老死在這里嗎?
父親深諳兒子的心事,他幼年上過私塾,后因生活所迫,被迫經(jīng)商,成家立業(yè)后仍手不釋卷、吟詩作賦,有著深厚的古文底子。他抽出時間,憑借記憶完整無誤地默寫下了一篇篇古詩文名篇《過秦論》《春江花月夜》《師說》《岳陽樓記》……裝訂成冊。農(nóng)忙午歇時分,我從懷里掏出父親給的書冊,見縫插針埋頭閱讀,不亦樂乎。父親每回去縣城,會給我捎幾本書,我每得一本新書,都如獲至寶。到了夜間,吃過晚飯,收拾好桌子,點上一根蠟燭,夤夜苦讀。大部分的文言文晦澀難懂,父親讓我奉行“抄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宗旨。夜半時分,天地俱寂,火苗不時躍動、搖擺,我抄著抄著,睡意濃倦起來,忽然燈花“噼啪”一響,屋內(nèi)驟然亮堂起來,我洗把臉,清醒一下頭腦,繼續(xù)埋頭抄書?!拔徇蘼暲锫┏蹰L,愿借丹心吐寸光。萬古分明看簡冊,一生照耀付文章?!蔽衣?lián)想到了我的先祖申時行,少時的他孤苦而家貧,寄居在四面漏風的道觀,宵衣旰食十年,一舉蟾宮折桂。
抄一遍抵讀十遍,幾年間,這些古詩古文、諸子百家,我都爛熟于胸。我喜歡《陋室銘》里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們父子從舒適的大宅院搬到低矮破舊、土坯草頂?shù)拿┪?,生活環(huán)境一落千丈,難免諸多不適應(yīng)。倘若把自己想象成古之賢者,破茅屋理所當然成了“陋室”。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司馬遷《報任安書》中的一段話:“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西伯侯姬昌被囚禁7年,全心鉆研伏羲八卦,寫出了人類智慧的巔峰之作——《易經(jīng)》;先秦史學大家左丘明雙目失明,出于史家的使命和責任感,他將幾十年來所聞、各諸侯要聞和君臣得失的話記述下來,終成《國語》,開創(chuàng)了中國史學“直書無隱”的著述風格;孫臏被奸人剔膝囚禁,寫出了著名的《孫臏兵法》。當然,最了不起的當屬太史公司馬遷,他因替李陵將軍仗義執(zhí)言,被皇帝打入死牢。他忍受了許多人寧愿斷頭也不愿去勢的奇恥大辱,茍活下來。也正是那一刀,切出了一個具有大手筆、大勇氣的真正英雄,他的曠世杰作《史記》成了中國文學長河中一顆璀璨奪目、熠熠生輝的明珠。
當我為前途茫茫而憂心忡忡之時,腦海里總會浮現(xiàn)這些先賢的身影,他們或老邁,或殘廢,或被囚禁……他們高貴的靈魂和堅忍的毅力滌蕩著我的心胸,讓我獲得在逆境中前行的勇氣。孟老夫子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想至此,一股暖流涌入心田,我又燃起了對生活和未來的憧憬。父親也勉勵我,身逢逆境,切莫怨天尤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心無旁騖好好讀書,終有一天“守得云開見月明”。
當我擔心起荒廢已久的英文,父親便發(fā)電報給復(fù)旦大學畢業(yè)的二哥。二哥利用探親假來到蘇北,從包里取出了我夢寐以求的英文課本,還有一本英文字典。二哥告訴我,學英文,沒有老師教也不打緊,死記硬背到滾瓜爛熟,便可無師自通了。
我白天農(nóng)忙,晚上讀古文,受歐陽修影響“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 枕上’‘ 廁上’也”,把“蹲坑”的零碎時間也利用起來背誦單詞。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十年匆匆而過。十年后,我和父親返回城里,我進入一家電表廠當操作工。1977年注定特殊難忘,那是國家恢復(fù)高考的第一年,對于蟄伏十年的我而言,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我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一頭扎進書房,攤開材料復(fù)習,內(nèi)心篤定得很,十年磨一劍總比臨時抱佛腳多幾分勝算。
果不其然,放榜時,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上海某大學,同年,父親因腦溢血猝死過世。當我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內(nèi)心五味雜陳,誠然,苦難來自外界,但堅強卻是骨子里的。它是一種長在血脈中的風骨與傲氣,關(guān)乎一個人的尊嚴、堅強和拼搏。如果命運沒有給予一個人以名利財富做背景,靠這些內(nèi)在的東西他依然可以改寫命運,贏得尊重。大學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事業(yè)單位搞科研。
十年青春,十年光陰。在十年間,和我同批下鄉(xiāng)的青年,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在當?shù)剞r(nóng)村戀愛、結(jié)婚、生子,乃至扎根。即便回到城里,若干年后,他們中的不少人也因遭遇下崗,生活得十分不易。
一次高考,改變了我的整個人生軌跡;十年光陰,也足以讓我回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