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晉南地區(qū)早熟馬鈴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2024-01-04 15:45:10史俊東別克扎提沙克依席凱鵬陶民剛邱毓蓉
      耕作與栽培 2023年5期
      關(guān)鍵詞:塊莖種薯馬鈴薯

      劉 晶, 史俊東, 別克扎提·沙克依, 席凱鵬, 陶民剛, 邱毓蓉

      (1.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棉花研究所, 山西 運城 044000; 2.新疆阜康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新疆 阜康 831500)

      馬鈴薯別名土豆、荷蘭薯、洋芋、山藥蛋等,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南美洲安第斯(Andes)高寒山區(qū),自400多年前馬鈴薯傳入我國后,對社會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1]。馬鈴薯適應性廣、豐產(chǎn)性好,薯塊含8%~29 %的淀粉和蛋白質(zhì)、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元素,逐漸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蔬菜、糧食、飼料以及工業(yè)的重要原料[2]。繼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作物之后,2015年農(nóng)業(yè)部將馬鈴薯列為全國第四大主糧品種[3-4]。

      1 氣象條件

      馬鈴薯生性喜涼,屬喜低溫作物。地下塊莖的形成和生長,對土壤環(huán)境要求疏松、透氣、涼爽、濕潤。對溫度的要求塊莖萌發(fā)適溫13~18 ℃,超過21 ℃萌發(fā)受阻;塊莖生長適溫15~18 ℃,地溫高于25 ℃時停止生長;莖葉生長適溫15~25 ℃,39 ℃以上不再生長[5]。

      晉南地區(qū)地處山西省西南部、黃河流域中游,氣候溫和,具有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顯著特征。位于晉南地區(qū)的運城市介于東經(jīng)110°15′~112°04′,北緯34°35′~35°49′之間,四季分明,氣候的基本特點: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連陰,冬季干燥寒冷。年均氣溫14.1 ℃,日照時長2 264.4 h;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為霜凍期,全年無霜期212 d。

      團隊從2013年開始進行早熟馬鈴薯方面的研究,從表1可以看出,進入6月份,氣溫和地溫均超過了25 ℃,不再適宜馬鈴薯塊莖的生長。因此,每年3—5月份選擇適宜的早熟馬鈴薯種植,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補充鮮食馬鈴薯供給,還能增加農(nóng)民收益。

      表1 運城市2013—2017年月平均氣溫及10 cm地溫

      2 早熟馬鈴薯栽培管理技術(shù)

      2.1 選用良種

      馬鈴薯種植應選擇優(yōu)質(zhì)的脫毒一級種薯,種薯出苗早,葉片肥大,植株健壯,根系發(fā)達,抗逆性強,具有較大的增產(chǎn)潛力[6]。經(jīng)過近幾年的試驗示范,適宜晉南地區(qū)種植的早熟馬鈴薯品種有費烏瑞它、早大白、中薯5號等,這些品種生育期在60 d左右,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效益佳。

      2.2 選地整地

      馬鈴薯塊莖膨大,要求土壤疏松肥沃[7]。馬鈴薯種植最好選擇沙壤土,且地勢平整、耕層深厚、排灌便利、土質(zhì)疏松、肥力較好、前茬為非茄科作物、光照充足的農(nóng)田。

      在收獲前茬作物之后,及時清除田間滴灌帶、地膜等雜物,立冬前要進行25~30 cm深耕,使土壤凍垡、風化,用以接受雨雪,消滅越冬害蟲。

      土壤干旱是造成播種后出苗率低,最終導致減產(chǎn)的重要因素之一[8]。因此,播種前10~15 d灌足底墑水。

      2.3 施足基肥

      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作為馬鈴薯施肥的原則[9]。要堅持有機肥與三要素化肥配合使用,結(jié)合整地,作為基肥,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 500~2 000 kg/667 m2、三元復合肥40~50 kg/667 m2于10 cm以下的耕層土中,可使薯塊層疏松,對馬鈴薯根系養(yǎng)分吸收有利。

      現(xiàn)研究利用植物根際促生菌可以促進植物生長的功能,在基肥中配施生物菌肥,其中含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放線菌等有益菌群,復合菌群有效活菌數(shù)≥2×108CFU/g,總養(yǎng)分≥40%,有機質(zhì)≥15%,這種施肥方式不僅可以增加馬鈴薯的產(chǎn)量,還大大提高了馬鈴薯的大薯率。

      2.4 種薯處理

      2.4.1精選種薯

      在良種選用的基礎(chǔ)上,選用表皮光滑、色澤鮮明、形狀規(guī)整具備該品種典型特征的健康種薯進行種植[10]。

      2.4.2切 塊

      種薯切塊一般在播種前1~2 d進行,切塊時應充分利用頂端優(yōu)勢,將種薯從頂部縱切成數(shù)塊,每塊重量30 g左右,至少帶有1~2個芽眼,使頂部芽眼均勻地分布在切塊上。切后放在通風陰涼處攤開,為了加快切口愈合,防止切塊失水爛種,可以用干燥草木灰拌種,既有種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

      同時要對場地和切刀進行消毒。常見的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原菌可以在馬鈴薯種薯上越冬,這些病原菌的傳播工具主要是切刀[11]。將準備的多把切刀浸泡在75%酒精內(nèi)消毒,輪流使用,防止病原菌通過切刀進行傳播。

      2.5 適時播種

      生育期溫度是確定馬鈴薯播種時間的重要條件[12]。原則上,在平均日氣溫15~25 ℃的條件下,要使馬鈴薯處在結(jié)薯盛期,馬鈴薯塊莖生長所適于的這段時期持續(xù)的越長,產(chǎn)量也就越高。根據(jù)馬鈴薯生長所需的溫度條件,晉南地區(qū)適宜的播種期是2月下旬或3月上旬,采用起壟覆膜栽培模式種植。

      2.6 合理密植

      在一般栽培水平下,從群體和個體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馬鈴薯種植密度5 000~6 000株/667 m2,一穴一種塊,用種量150~200 kg/667 m2。種植方式采用單壟單行或單壟雙行栽培模式。

      1) 單壟單行種植模式如圖1所示,壟寬40 cm,壟高20 cm,行距70~80 cm,株距15~20 cm,種薯深度10~12 cm。

      圖1 單壟單行種植模式縱切面圖

      2) 單壟雙行起壟種植如圖2所示,壟寬60 cm,壟高20 cm,一壟雙行,壟距90~100 cm,壟溝30 cm,株距20~25 cm,種薯深度10 cm左右。

      圖2 單壟雙行種植模式縱切面圖

      2.7 田間管理

      2.7.1放 苗

      馬鈴薯播種后20~25 d陸續(xù)出苗,為防止出現(xiàn)燒苗現(xiàn)象,需及時破膜放苗,并將破口周圍用細土封蓋好。大面積種植馬鈴薯,一般在播種后15~20 d,馬鈴薯芽出土后,還未頂?shù)降啬で笆褂民R鈴薯上土機進行培土作業(yè),馬鈴薯苗可以自行破膜而出,節(jié)約勞動力。

      2.7.2澆 水

      馬鈴薯生長所適宜的土壤濕度為:在整個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較為理想,其中苗期應保持在70%~80%,收獲前保持在65%~75%為宜,從結(jié)薯到膨大階段須保持在80%~85%[13]。

      首先,生產(chǎn)中要掌握小水勤灌的原則,每次澆灌不能漫過壟頂,可在田間鋪設(shè)滴灌設(shè)備。其次,出苗前不宜灌溉,塊莖形成和膨大階段不能缺水,成熟期適當控制澆水,收獲前7~10 d要停止灌溉。結(jié)合墑情,適時澆灌,滿足馬鈴薯各個生長階段的用水需求。

      2.7.3追 肥

      結(jié)合馬鈴薯生長各個時期的特點進行合理追肥[14]。苗期及蕾期:可追施氮肥和磷肥,每667 m2施硫酸銨25 kg及磷酸二銨20 kg;蕾期及初花期:補充磷肥和鉀肥,每667 m2用磷酸二銨10 kg和硫酸鉀15 kg;初花期:使用0.2%硼酸在葉面進行噴施,不可再追施氮肥,避免莖葉徒長,影響?zhàn)B分輸送至塊莖;塊莖膨大期:可在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2~3次,提高馬鈴薯產(chǎn)量。

      2.7.4防治病蟲害

      馬鈴薯的主要病蟲害有早疫病、晚疫病、地老虎、蠐螬、金針蟲、蚜蟲等,依據(jù)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及良好農(nóng)業(yè)操作規(guī)范的要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優(yōu)先使用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合理使用安全高效、低毒的農(nóng)藥產(chǎn)品,以確保生產(chǎn)出健康、優(yōu)質(zhì)的商品薯。

      1) 農(nóng)業(yè)防治

      選用抗病(蟲)品種進行合理輪作、間作套種。

      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蟲的趨光性、趨黃性,采用太陽能捕蟲燈、黃板等來進行誘殺;當發(fā)現(xiàn)少量害蟲時,可以采取人工捕殺的方式。

      3) 生物防治

      利用各種有益生物來控制病蟲害的發(fā)生,即以蟲治蟲、以菌治菌、以菌治蟲等方式。

      4) 藥劑防治

      采用保護性殺菌劑與治療性殺菌劑配合使用的原則進行病害防治[15]。生長期葉面噴施5次藥劑,分別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1次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100~150 g/667 m2,間隔10 d;從塊莖膨大期起,連續(xù)施用銀法利3次,75~100 mL/667 m2,間隔10 d。

      地下害蟲以地老虎、蠐螬、金針蟲較為嚴重,其防治方式為:播種前,可以使用3%辛硫磷顆粒劑,撒施1~4 kg/667 m2來處理土壤。幼蟲危害時,用3%辛硫磷顆粒劑1.5 kg/667 m2撒施根際后澆水噴淋毒殺,或用高效氯氰菊酯1 000~1 500倍液噴施于根際。

      防治蚜蟲時可使用藥劑進行噴灑,用10%蚍蟲啉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2.8 收 獲

      5月下旬—6月上旬,當馬鈴薯中下部葉片枯黃,塊莖不再膨大,薯皮木栓化,不易擦破時,選擇晴天進行收獲。收獲后晾曬,去除多余水分、將爛薯、病薯剔除,按商品薯等級將大小薯分級,于通風、陰涼、干燥的地窖或房屋內(nèi)貯藏。

      3 結(jié) 果

      由表2可以看出,馬鈴薯一般產(chǎn)量2 700 kg/667 m2左右,其中150 g以上的商品薯1 000 kg/667 m2,100~150 g的商品薯1 000 kg/667 m2,根據(jù)近幾年當?shù)伛R鈴薯的市場行情,150 g以上的商品薯收購價1.5元/kg,100~150 g以上的商品薯收購價1.0元/kg,剩余馬鈴薯用作飼料可收入300元左右,去除原料和人工成本純收入2 000元/667 m2左右。馬鈴薯收獲后,還可以種植玉米、大豆等農(nóng)作物,進一步增加農(nóng)戶的收入。

      表2 運城市不同品種馬鈴薯產(chǎn)量 單位:kg/667 m2

      猜你喜歡
      塊莖種薯馬鈴薯
      馬鈴薯種薯退化的原因及預防
      馬鈴薯有功勞
      短期窖藏下馬鈴薯塊莖品質(zhì)指標的變化趨勢
      塊根塊莖類植物細胞懸浮培養(yǎng)技術(shù)與應用
      定邊馬鈴薯
      陜西畫報(2016年1期)2016-12-01 05:35:30
      馬鈴薯種薯貯藏性能和貯藏技術(shù)分析
      蔬菜(2016年8期)2016-10-10 06:49:06
      胖胖的馬鈴薯
      白及須根與塊莖的多糖成分比較研究
      秋馬鈴薯栽培技術(shù)
      不同油莎豆品系塊莖形成規(guī)律的比較研究
      SHOW| 大同市| 民县| 黄大仙区| 平湖市| 南部县| 墨玉县| 石狮市| 江城| 铁岭市| 会昌县| 临武县| 当雄县| 沧州市| 米林县| 手机| 应用必备| 黔西县| 盐池县| 叶城县| 宁安市| 宣恩县| 崇左市| 黎平县| 前郭尔| 绥宁县| 青神县| 永善县| 山东| 湘乡市| 光泽县| 长丰县| 韶山市| 尼玛县| 温州市| 台北县| 富平县| 高唐县| 沂南县| 平潭县|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