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膽道惡性腫瘤的精準診療

      2024-01-06 10:44:19范瑞林丁宗仁曾永毅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3年9期
      關鍵詞:中位單抗靶向

      范瑞林, 丁宗仁, 曾永毅

      福建醫(y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yī)院, 福建省肝膽醫(yī)學中心, 福州 350025

      膽道惡性腫瘤(biliary tract carcinoma,BTC)包括肝內(nèi)膽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肝門周圍膽管癌(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pCCA)、肝外膽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A)和膽囊癌(gallbladder cancers,GBC),約占消化道惡性腫瘤3%[1]。BTC早期即可發(fā)生腫瘤轉(zhuǎn)移,預后差,且BTC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主要是由于iCCA的發(fā)病率在過去30年內(nèi)有所上升[2-3]。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先天性膽管擴張癥、肝膽管結石和肝吸蟲病等是誘發(fā)膽管癌的危險因素[4]。手術是目前BTC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但大多數(shù)患者在診斷時處于晚期,失去手術機會,因此系統(tǒng)治療成為晚期BTC最主要的治療手段[5]?,F(xiàn)階段,化療仍是晚期BTC系統(tǒng)治療的基礎,但隨著精準治療理念的發(fā)展和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更多BTC的治療靶點被發(fā)現(xiàn),為BTC治療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1 BTC的診斷

      BTC常見的癥狀有黃疸、腹痛、惡心、嘔吐、上腹部包塊等。血清癌胚抗原和糖類抗原19-9在BTC的診斷、療效和轉(zhuǎn)移復發(fā)監(jiān)測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常與腹部超聲相結合,用于高危人群的篩查與隨訪[6]。超聲、磁共振胰膽管成像、CT、MRI及PET/CT是診斷BTC的重要手段,術前的影像學分期常依賴于腹部增強CT或增強MRI。但病理組織學和/或細胞學檢查仍是確診BTC的唯一依據(jù)和金標準。對于影像學上高度懷疑BTC且認為不可切除時,需要通過經(jīng)皮肝穿刺活檢、膽道鏡活檢、內(nèi)鏡逆行胰膽管造影下膽道細胞刷檢獲得標本進行病理確診。同時,若可獲得足夠的組織進行基因檢測,可用于指導系統(tǒng)治療藥物的選擇,達到精準診療的目的。此外,液體活檢技術通過對患者體液中的生物分子如循環(huán)腫瘤DNA、循環(huán)游離DNA進行分子分析,對個體化治療及預后具有一定價值[7-8]。

      當前常見的基因檢測方法有數(shù)字聚合酶鏈式反應(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xiàn)ISH)和下一代測序技術(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d-PCR為三代PCR,是將稀釋后的樣本DNA分別放入擴增槽進行擴增,適用于含有大量正常細胞而只有少量突變細胞的樣本,具有高水平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且價格相對便宜。FISH利用特異分子探針和熒光標志物,對被檢樣本進行定性、定量或相對定位分析,既能檢測DNA,也可檢測RNA,實驗周期短且特異性良好,但無法檢測到實體腫瘤中發(fā)生的大多數(shù)突變類型。目前基于NGS主要有3類檢測方案——目標疾病類捕獲測序、全外顯子測序、全基因組測序?;贒NA的NGS可以檢測任何類型的基因組改變,包括單核苷酸變異、插入缺失、重排、擴增等,在腫瘤精準治療時代,高度選擇性的單基因檢測常不作為首選考慮,靶向NGS組合在常規(guī)診斷中得到應用,具有更高的靈敏度、更快的檢測時間和更低的成本等優(yōu)勢[9]。

      2 常見靶向基因及其靶向藥物

      2.1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基因 FGFR家族包括4種受體酪氨酸激酶,F(xiàn)GFR1~FGFR4結構類似,參與了包括血管生成、分化、發(fā)育、生存、組織修復和增殖在內(nèi)的關鍵細胞功能[10-11]。在實體瘤中,F(xiàn)GFR突變率為7.1%,其中大多數(shù)是基因擴增(66%),其次是基因突變(26%)和基因重排(8%)[10]。在iCCA中也發(fā)現(xiàn)多種FGFR2相關基因改變,包括突變、擴增和基因融合/重排,發(fā)生率為15%~20%[12-13]。Pemigatinib和Infigratinib是兩個最常見的FGFR2抑制劑,研究[14-15]表明二者具有可觀的療效及可控的不良反應,分別于2020年、2021年被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批準作為晚期BTC患者的二線治療,且Pemigatinib的客觀緩解率(objetive response rate,ORR)優(yōu)于Infigratinib(35.5% vs 23.1%)。此外,有研究[16-17]表明Erdafitinib、Futibatinib等FGFR抑制劑在小樣本膽道癌中展示出更優(yōu)秀的療效,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獲得更高等級的證據(jù)支持。FGFR抑制劑在晚期BTC一線治療中的療效以及耐藥機制的研究將是未來研究的熱點。

      2.2 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基因 IDH有4類亞型,分別為IDH1~IDH4,可催化異檸檬酸氧化脫羧生成α-酮戊二酸(α-KG),α-KG可作為多種酶的共底物[18]。IDH突變導致IDH異常,產(chǎn)生高水平的腫瘤代謝產(chǎn)物羥戊二酸R對映體[(R)—2HG],可競爭性地調(diào)節(jié)表觀遺傳學、DNA修復、代謝和其他過程[19]。IDH1和IDH2是人類癌癥中最常見的突變代謝基因,這些突變絕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IDH1(R132)和IDH2(Q140和R172)的氨基酸殘基上,其突變常出現(xiàn)在包括低級別膠質(zhì)瘤、急性髓系白血病、軟骨肉瘤和膽管癌在內(nèi)的多種惡性腫瘤中[20]。在iCCA中IDH突變尤為常見,且歐美人群突變率顯著高于亞洲人群[21]。此外,藥物抑制IDH突變可以延緩iCCA的進展,進一步表明該致癌基因在腫瘤發(fā)生機制中的作用[21]。ClarIDHy試驗[20]是首個IDH1抑制劑的多中心、隨機、Ⅲ期臨床研究,研究結果顯示Ivosidenib可提高BTC患者1.3個月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惡心、腹瀉、疲勞、咳嗽、腹痛、食欲下降、腹水、嘔吐、貧血和便秘。目前該藥已被FDA批準用于BTC的二線治療。鑒于IDH突變在亞洲人群中并不常見,且PFS提高僅1.3個月,雖然已獲批二線適應證,但在亞洲人群的應用前景并不樂觀。

      2.3 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基因 HER2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的一種蛋白酪氨酸激酶,已明確為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的重要治療靶點[22]。包括BTC在內(nèi)的含有HER2過表達的實體瘤和/或編碼HER2(ERBB2)基因擴增突變的患者中正在積極探索HER2靶向治療的療效。5%~15%的BTC患者可發(fā)現(xiàn)HER2擴增和突變[12]。Neratinib是一種不可逆的泛HER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HER2突變腫瘤中具有活性[23]。SUMMIT是一項單臂、Ⅱ期、“籃式”研究[24],納入11例膽管癌、10例GBC、4例壺腹癌,接受Neratinib治療的ORR為12%,臨床獲益率為20%,中位PFS為2.8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為5.4個月,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是腹瀉(56%)和嘔吐(48%);腹瀉是最常見的3級事件(24%)。MyPathway是一項非隨機、Ⅱa期、多隊列“籃式”研究[25],納入39例既往接受過治療的轉(zhuǎn)移性膽管癌伴HER2擴增、HER0過表達或兩者兼有的患者,使用Trastuzumab+Pertuzumab雙重HER2阻斷靶向治療方案,ORR為23%,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是轉(zhuǎn)氨酶水平升高(5例),未出現(xiàn)與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與治療相關的4級事件或死亡??贵w-藥物偶聯(lián)物是一類靶向癌癥療法,通過化學接頭將單克隆抗體與細胞毒性有效載荷相結合,已被批準用于治療多種癌癥類型,并且正在進行新型構建體的廣泛臨床開發(fā)[26]。曲妥珠單抗——Deruxtecan(DS8201)是一種由抗HER2抗體、可切割的三肽連接子和拓撲異構酶Ⅰ抑制劑組成的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在HERB試驗[27]中,22例HER2陽性的BTC患者,ORR為36.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為81.8%,中位PFS為4.4個月,中位OS為7.1個月,該聯(lián)合治療方案具有較好的療效及較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HER2靶向藥物在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和胃癌等疾病中已被確立為標準治療方案,BTC中雖然有一定比例的HER2擴增和突變,但HER2靶向單藥治療作用有限,目前的研究表明HER2雙靶向治療及HER2的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顯示出更有希望的結果。

      2.4 BRAF基因 BRAF基因編碼細胞質(zhì)絲氨酸/蘇氨酸激酶,構成MAPK/ERK信號傳導的三層激酶級聯(lián)反應,是研究最充分的致癌信號通路之一,信號級聯(lián)的分層組成包括MAPKKK(例如BRAF)、MAPKK(例如MEK)和MAPK(例如ERK1/2)[28]。BTC中BRAF突變率為5%~7%,最常見的突變之一是BRAF V600E,BRAF突變導致MAPK通路激活,促使腫瘤的發(fā)生[29]。ROAR研究[29]是一項Dalafenib(BRAF激酶抑制劑)聯(lián)合Trimetinib(MEK抑制劑)的Ⅱ期、單臂研究,其中納入43例BTC,研究者評估的ORR為51%,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ORR為47%,安全性可控。該研究顯示BRAF和MEK抑制劑聯(lián)合可獲得高達51%的客觀緩解,是BTC靶向治療的又一重大突破。FDA最近批準Dalafenib聯(lián)合Trimetinib方案用于治療BRAF V600E突變的不可切除或轉(zhuǎn)移性實體瘤。但鑒于較低的檢出率,其獲益群體較為有限。

      3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

      腫瘤細胞中的免疫檢查點通過多種途徑抑制T淋巴細胞活化以發(fā)揮抗腫瘤作用[30]。靶向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蛋白4、程序性細胞死亡1(PD-1)與配體PD-L1和PD-L2相互作用的ICI已被FDA批準用于惡性腫瘤[31]。在晚期黑色素瘤中,近50%的患者可以實現(xiàn)腫瘤消退和長期持久的癌癥控制[32]。我國BTC患者中PD-L1陽性率約為35%,其表達水平與膽管癌的分期和預后密切相關[33]。在兩項PD-L1陽性BTC患者的Pembrolizumab單藥治療研究[34]中,ORR分別為5.8%、13.0%,中位OS分別為7.4個月、5.7個月,中位PFS分別為2.0個月、1.8個月。因此,即使是在PD-L1陽性的BTC患者中,Pembrolizumab單藥療效仍然有限。Kim等[35]發(fā)表的一項關于Nivolumab的多中心、Ⅱ期研究結果顯示,ORR為11%,DCR為50%,意向性治療人群的中位PFS為3.68個月,中位OS為14.28個月。Nivolumab相對于Pembrolizumab顯示出較好的耐受性和療效,但仍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4 靶向治療聯(lián)合化療

      目前,將新型靶向藥物與傳統(tǒng)化療藥物聯(lián)用的相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KCSG-HB19-14試驗[36]中,納入了34例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化療方案治療失敗的HER2陽性BTC患者,使用奧沙利鉑聯(lián)合曲妥珠單抗(HER2抗體),ORR為46.3%,DCR為79.4%,中位PFS為5.1個月,中位OS為10.7個月。最常見的與治療相關的3級或4級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細胞減少癥(19例)、3級貧血(5例)和3級周圍感覺神經(jīng)病變(4例)。療效結果較為理想,且藥物不良反應可控,但缺乏更高級別證據(jù)支持。

      5 免疫治療聯(lián)合化療

      由于BTC的高度異質(zhì)性,且缺乏腫瘤突變負荷和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等免疫生物標志物,單純應用免疫療法療效不滿意,因此免疫治療與化療藥物的聯(lián)合使用引起廣泛關注。TOPAZ-1研究[37]評估了度伐利尤單抗+吉西他濱+順鉑對比安慰劑+吉西他濱+順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納入685例進展期膽道腫瘤患者,研究顯示度伐利尤單抗組OS、PFS、ORR較安慰劑組均有明顯改善,且無額外的毒副作用。因此,2022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BTC指南[38]將度伐利尤單抗+吉西他濱+順鉑作為晚期膽道腫瘤一線化療推薦的4個標準治療方案之一。KEYNOTE-966研究[39]對比帕博利珠單抗+吉西他濱+順鉑與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的療效,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中位OS為12.7個月,單藥組中位OS為10.9個月。因此,此方案可以作為轉(zhuǎn)移或不可切除的BTC的新的治療方法。鑒于此,多個其他ICI與化療藥物聯(lián)合的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期待更多療效更好的聯(lián)合方案納入指南,為晚期膽道腫瘤患者帶來更好的療效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6 靶免聯(lián)合治療

      很多靶向療法會影響免疫系統(tǒng)所需的信號傳導途徑,這表明靶向治療存在優(yōu)化免疫治療反應的潛能,即靶免具有協(xié)同增效的作用[40]。MEK抑制劑作為單一療法在BTC中的療效有限,Yarchoan等[41]發(fā)現(xiàn)阿替利珠單抗(抗PD-L1)聯(lián)合考比替尼(MEK抑制劑)治療顯示出有希望的結果,聯(lián)合治療組的中位PFS為3.65個月,而單藥治療組的中位PFS為1.87個月。進一步基因分析顯示聯(lián)合治療可增強抗原加工和遞呈基因以及某些抑制性配體的表達,提示該組合具有潛在的臨床益處。小分子靶向藥物瑞戈非尼在BTC患者中顯示出顯著的臨床獲益,且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存在可能的協(xié)同作用。一項Ⅱ期臨床試驗[42]評估瑞戈非尼聯(lián)合PD-1抑制劑Avelumab在BTC中的療效,納入34例患者,結果顯示4例(13.8%)部分緩解,11例(37.9%)疾病穩(wěn)定,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別為2.5個月和11.9個月,毒副作用可接受。雖然靶免聯(lián)合治療具有協(xié)同效應,但其整體療效仍不理想,且不良反應需要格外注意。

      7 小結

      盡管晚期BTC的整體預后差,但近年來,隨著腫瘤精準診療理念的發(fā)展,研究者對BTC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目前,針對BTC的治療正逐步轉(zhuǎn)向靶向、免疫、化療的聯(lián)合治療模式,化療與靶向藥物和ICI的結合可能為BTC患者帶來更多的臨床獲益,但多數(shù)臨床研究仍處于Ⅱ期臨床階段。今后仍需進行更多Ⅲ期臨床試驗,以明確一線治療方案,并篩選出潛在的受益人群。此外,仍需加深對BTC發(fā)病機制、分子生物學及耐藥機制的研究,促進BTC個體化、精準化的治療。

      利益沖突聲明: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范瑞林、丁宗仁負責查閱和歸納文獻并撰寫論文;曾永毅負責指導撰寫與修改論文。

      猜你喜歡
      中位單抗靶向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Module 4 Which English?
      如何判斷靶向治療耐藥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21年6期)2021-08-14 02:21:56
      調(diào)速器比例閥電氣中位自適應技術研究與應用
      大電機技術(2021年3期)2021-07-16 05:38:34
      毛必靜:靶向治療,你了解多少?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18
      司庫奇尤單抗注射液
      真相的力量
      中外文摘(2020年13期)2020-08-01 01:07:06
      跟蹤導練(4)
      使用抗CD41單抗制備ITP小鼠的研究
      扶余县| 文昌市| 宣汉县| 象州县| 新野县| 岳阳市| 余江县| 江口县| 赤水市| 玛纳斯县| 三都| 商南县| 铁岭市| 海淀区| 大姚县| 平陆县| 武冈市| 陕西省| 驻马店市| 乐安县| 合川市| 鹿邑县| 灵山县| 元阳县| 都匀市| 垣曲县| 鲁山县| 舞钢市| 洮南市| 通州区| 财经| 湘乡市| 中阳县| 广汉市| 尤溪县| 余姚市| 屯门区| 山阳县| 东莞市| 大方县|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