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譽遠(600771)最近熱度很高,一條信披違規(guī)立案調查的公告,炸出了很多小作文。筆者看了看,其中大部分是廣譽遠的股東,長期持有的堅定看好者,為自己也為大家打氣。
就從立案這個事情來看,短期一定是利空,不過長期來說,其實沒什么影響,如果廣譽遠本身足夠優(yōu)秀,反而是塑化劑之于貴州茅臺、三聚氰胺之于伊利股份、美國制裁之于中興通訊的投資良機。所以問題的根本是廣譽遠本身是不是金子。
總體評價的話,以目前的價格來看,對廣譽遠筆者還是持中性的看法,主要原因是認為廣譽遠的經(jīng)營模式不夠好,或者說產(chǎn)品不夠好!
先說有利因素吧:
1、廣譽遠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是老字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幾款產(chǎn)品龜齡集、定坤丹、牛黃丸也有悠久的歷史,這點是其他同類公司短期無法復制,是有一份歷史的厚重感的;
2、現(xiàn)在是國資控股,地方還是足夠重視的,有比較充足的動力把這個品牌立起來,做大做強;
3、廣譽遠還是有一批忠實的粉絲,更多的可能是股東,他們會默默的收集籌碼,給廣譽遠寫軟文、做宣傳、買產(chǎn)品、甚至開專營店。我們三線城市今年也看到新開了一家廣譽遠的門店,很多人對廣譽遠的未來充滿希望;
4、短期看,這次利空其實對籌碼收集是有一定幫助的,也有了關注度,有可能會吸引一波游資的入場操作。
5、老齡化帶來生物醫(yī)藥需求的增量,中藥在國內外的認可程度是在提升過程中的。
6、對一個有可能永續(xù)經(jīng)營的品牌來說,市場通常愿意給予更高一些的估值,當然長期來看就存在更多的發(fā)展可能。
再看看不利因素:
1、產(chǎn)品定位略顯尷尬。廣譽遠的幾款產(chǎn)品說是藥吧,但替代品很多,即使是藥老百姓也不愿意多吃,所以不能給消費品的估值。你要說是保健品吧,對幾款已經(jīng)存在百年以上的產(chǎn)品來說,目前的銷量主要還是靠營銷驅動,不能做到口口相傳,銷量年年遞增。你去問問不炒股的人有幾個人知道廣譽遠,知道龜齡集,定坤丹的?或許不多吧。而且保健品也不是剛需,保健品能延年益壽也難以用數(shù)據(jù)說明。這和成癮性消費品,給人帶來“快樂”的消費品不在一個層次。
這個可能就是廣譽遠和茅臺最大的區(qū)別了,茅臺銷量可是保持幾十年增長的,這里有營銷的功勞,不過不可否認,去掉所以品牌光環(huán),茅臺酒的品質還是實打實對的起好酒的稱號的,這個是營銷的底氣,之后才可能產(chǎn)生“面子”、“金融產(chǎn)品”等附加的屬性。
2、股權結構上,廣譽遠目前還是太分散,國資占比太小。要做到業(yè)績不斷增長,分紅不斷增加,一股傳三代這樣的正向循環(huán),任重而道遠,起碼看目前還沒進到這個節(jié)點中來。
所以這也是目前廣譽遠現(xiàn)狀的原因,不過用這個百年品牌的老字號,做一些信用背書,產(chǎn)品賦能,帶來現(xiàn)有成熟產(chǎn)品的溢價,可能是不錯的想法,就如現(xiàn)在在做的燕窩產(chǎn)品,這個可能是不錯的一個思路和嘗試,帶來新的可能。這里會有不小的想象空間。
就單純從股價的角度看,廣譽遠現(xiàn)在的市值也不高,長期要虧錢的可能性也很小,只是未有質變之前,是否值得在這里長期持股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筆者最近也有一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人都有一種自洽性,當我們抱定一種想法的時候,其實很難被改變,哪怕出現(xiàn)很多利空或者與我們想法相違背的信息,我們都會自動屏蔽它,甚至于會自圓其說把它理解成利好,成為芒格口中手拿錘子滿世界找釘子的人!這也說明想要客觀的評價事物是有多么的困難。所以說這個世界總是充滿了偏見,誰又能保證說他的認知才是客觀公正的呢! (作者:索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