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值暑期、汛期,全國各地熱得紅紅火火,選擇玩水清涼一“夏”的人日漸增多。
然而,每逢夏日,溺水事故高發(fā)期隨之而來,而導致青少年意外死亡的“頭號殺手”,正是溺水?。。?/p>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fā)布的《2022中國青少年防溺水大數據報告》顯示,因溺水造成的傷亡位居我國0—17歲年齡段首位,每年我國約有5.9萬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比高達95%以上。也就是說,每年約有5.6萬個孩子死于溺水。
從溺水人群的性別分布上看,超八成的溺水青少年為男性。
從溺水事發(fā)水域類型來看,溺水多發(fā)生在河道、水庫、池塘、泳池、海域等地,其中,超六成發(fā)生在河道。
溺水事件一旦發(fā)生,往往造成嚴重后果,溺水者的獲救率僅有11.34%,溺亡率高達88.66%。
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據,敲響防溺水警鐘,這份防溺水指南請收下。
①不私自游泳戲水。
②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戲水。
③兒童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戲水。
④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戲水。
⑤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戲水。
⑥不擅自下水施救。
若不幸溺水,該如何自救?
①意外落水時,應抓住時機大聲呼救,引起他人注意。
②盡可能讓身體浮在水面上,雙手置于胸前,保持呼吸,換氣時呼氣淺、吸氣深。
③如果周圍有可以抓、拉、扶的東西,立刻抓住,借力浮在水面上。
④救援者施救時,要聽救援者的指揮,不要猛拽救援者。
01:身體抽筋自救法
小腿抽筋:保持膝蓋伸直,腿不能彎,腳尖向身體勾起,勾五秒、放松五秒,重復一分鐘。
大腿抽筋:把小腿向后勾,腳后跟貼近臀部,大腿前側肌肉得到拉伸,堅持五秒、放松五秒,重復一分鐘。
手指或腳趾抽筋:盡量握緊再放松,重復一分鐘。
腹部抽筋:深吸一口氣,仰躺或是趴在水面,手腳伸直、用力拉伸,堅持五秒、放松五秒,重復一分鐘。
02:水草纏身自救法
①保持鎮(zhèn)靜,切不可踩水或手腳亂動,否則會使得更難解脫,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②用仰泳的方式(兩腿伸直、用手掌倒劃水)順原路慢慢退回,或平臥于水面,使兩腿分開,用手解脫。
③可嘗試把水草踢開,或者像脫襪那樣把水草從手腳上捋下來,自己無法擺脫時,應及時呼救。
④擺脫水草后,輕輕踢腿而游,并盡快離開水草叢生的地方。
03:體力不支自救法
游泳時如果出現體力不支、過度疲勞的情況,應停止游動,仰浮在水面上恢復體力,待體力恢復后及時返回岸上。
04:身陷漩渦自救法
因為漩渦邊緣處吸引力較弱,不容易卷入面積較大的物體,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潛入水中,應立刻平臥于水面,沿著漩渦邊,用爬泳的方式快速地游過。
岸上優(yōu)于下水
器具優(yōu)于徒手
團隊優(yōu)于個人
01:首先要大聲呼救,尋找更多人幫忙,并及時報警求助;不建議未成年人和“旱鴨子”下水施救,切勿盲目下水。
02: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如沒有繩子、棍子,快速脫下衣褲或者收集更多人的衣褲,打結拼接,將衣服連在一起當做繩索,拋向溺水者。
03:盡可能收集多的礦泉水瓶、塑膠鞋子,用袋子或者衣服包扎起來,當成水浮扔向溺水者讓其抓住不沉入水中,再尋找其他方法將其救上岸。
04:下水救人時,救人者應繞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潛入水下,從其左腋下繞過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勢將其拖向岸邊。
溫馨提示:熱浪之下,不做“孤泳者”。玩水消暑請去正規(guī)場所,并時刻緊繃安全弦,一起平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