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東
手機上的一個簡單圖標,有房子的輪廓,如象形的“家” 字,或者殘缺的指紋。
電話號碼是自設(shè)的隱形鎖,并將鑰匙交予我的食指。隨時隨地,輕輕一點,就能抵達千里之外的家園。
那里,曾經(jīng)是我的整個世界。
現(xiàn)在,是我遙遠的牽掛。
攝像頭在故鄉(xiāng)屋檐下,成為新生事物,默默記錄著場院里的晝夜交替。
我的老父親,整日圍繞著房子的圓心打轉(zhuǎn)。白發(fā)多于黑發(fā)之后,在兒女的叮囑中,他放手大部分田地,允許蔬果替代莊稼,但絕不縱容雜草占領(lǐng)荒地。農(nóng)忙時節(jié),他在院子里晾曬少量的谷物、玉米和一些中藥材。
閑下來,他會搬出凳子,把蒼老的身軀交給山野微風,在慢時光里,滑動手機屏幕,瀏覽外面的世界。
花貓溫順地在一旁假寐,三兩聲狗吠,守護著攝像頭覆蓋區(qū)之外的家園。
蜂箱靜臥在屋檐一側(cè),視頻中,小若虛無的蜜蜂,在記憶的畫面里忙碌出入,醞釀著鄉(xiāng)村生活的恬靜與甜蜜。
偏好的幾盆綠植,是故土大地上的貴族,遵循時令,在顯眼的位置完成蛻變。
門框邊是業(yè)已褪色的春聯(lián),院子一角堆放著些許雜物,一小片草木伴著一截水泥路,這單調(diào)的構(gòu)圖,成為攝像頭最具價值的畫面。
偶爾,在手機上遙控指揮,升降,旋轉(zhuǎn),畫面也隨之移動,菜園,坡地,群峰,熟悉的景象一一呈現(xiàn),填補著內(nèi)心思鄉(xiāng)的缺口。
在城市高樓的某個狹小空間,我時常為帶孫女的母親打開手機,讓她看看老伴在視頻中走動的身影,也讓女兒對著屏幕和爺爺聊一些趣味盎然的話題。
那是安放在家園的一只眼睛,為我打通守望親人的通道,也代替我記憶與存儲過往歲月。
古老的土地與科技力量相撞,結(jié)局是一場超乎想象的聯(lián)合。與莊稼相伴多年的農(nóng)人,用技術(shù)填充大腦,把科學種養(yǎng)殖的智慧播撒開來。
新型電子設(shè)備,立于田間地頭,成為莊稼的醫(yī)生、保姆,更像衛(wèi)士駐守田野。
土壤的墑情、溫度、營養(yǎng)成分,構(gòu)成實時數(shù)據(jù),躍動在農(nóng)人眼前,比經(jīng)驗更加具體、可靠,土壤因此有了衡量標準。
防蟲燈把光、波、色、味匯成明媚的誘餌,害蟲試探性誤入陷阱,葬身于自己的欲望中。
繁雜的圖標和數(shù)據(jù),形成龐大的物聯(lián)網(wǎng)體系,在肉眼可見的電子屏里,也在田野深處,掌握著大地的秘密。
農(nóng)民告別了晨露與夜色,告別了烈日與泥濘,把勞作方式,從田地間拉回到室內(nèi),目睹農(nóng)作物在數(shù)據(jù)里成長。
按提示操作,點擊“打開”,打開的是滴灌噴頭,獻給干旱的土壤,再往水中加入肥料,去改良貧瘠。還去跟蹤每一株作物,讓所有的成長都恰到好處,每一粒果實,以飽滿回饋大地。
如果葉片枯黃,或者根系腐爛,一定另有隱情,你看,預警的紅燈早已亮起。
后來,在遠方,我們可以輕易去追溯一顆果實所經(jīng)歷的風雨,去感受一粒糧食里的光照與雨露。
旋翼飛轉(zhuǎn),帶著兒時夢想的眼睛沖天俯瞰。
無人機是飛翔的攝影機,在村莊上空盤旋,把大地之美實時圖傳。
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在天空的視角里換了一副模樣。
在故鄉(xiāng),無人機無疑是天外來客,如帶翅的鳥,遠離大地的褶皺,在低空自由馳騁,成為一群飛鳥的中心,也成為山里人仰望的焦點。
蹩腳的技術(shù),被無邊的空間修正,飛升、旋轉(zhuǎn)、滑翔、俯沖、平移,唯有平穩(wěn),才能證明一個手持遙控的人擁有的飛手身份。
飛過叢林,給遠山拍一副全景??澙@霧氣,把連綿的群山推遠,把孩提眼中山那邊的童話世界打破。
飛越河道,給流水拍一張寫真。翻滾的白浪連著湛藍的水潭,在群山之間蜿蜒出一條柔美的絲帶。
飛上天空,給云朵拍一幀美圖。為白云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天空充滿奇思妙想。
一個并不輕盈的物體,讓飛翔成為村莊難以想象的存在,它所抵達的高度,瞬間超越了幾代人的夙愿。
無人機傳回的圖像,以網(wǎng)絡(luò)為媒,從家鄉(xiāng)傳向遠方,為一些背井離鄉(xiāng)的人代言。
熟悉的身影逐漸聚攏,眾多好奇目光里,一些跟隨無人機飛升、遠行,另一些灼熱我操控的雙手。
飛翔之外,我的盲區(qū)未知。所以,如果航程太遠,請在丟星之前智能返回。
相遇猝不及防。在城市的某幢高樓,我進入電梯的腳步,因機器人的禮貌問候而遲疑了片刻,聲音富有磁性,熟悉,卻不能準確辨別音色。
科技賦予機械超能力,用行走和說話的方式靠近人、服務人,并且無限接近人。
在商場,我曾接受過機器人攜帶著電子屏的臉龐,為我指路;在餐廳,享用過機器人呈送的菜品;在科技展廳,目睹過一群機器人,在音樂聲中扭動腰肢。
也曾見證過,它們攻克科技難題,為高精尖領(lǐng)域貢獻超凡的智慧,把文明進程一次又一次向前推進。
在另一些場景中,我用口令完成過一些智能化操控。便捷的操作,提升了生活的品質(zhì),也為便捷找到合理的理由。
我的擔憂來自朋友的失業(yè),業(yè)務熟練的人工操作,機器人就可以取而代之,不知疲倦的身軀,讓智能化生產(chǎn)席卷而來。
擔憂也來自挑戰(zhàn),當機器人汲取文化的精髓,寫出詩歌佳句,輕而易舉從眾多文學作品中脫穎而出。突然闖入的寫作伙伴,也是競爭對手,但我不能認輸——自信,源于情感的真摯。
還好,我的機械朋友,你的嘴巴嘗不出酸甜苦辣,你的眼睛看不透人性,你活蹦亂跳的心臟,無法與人類共情。
不然,你真是一個讓人難以琢磨的家伙!
與腳下發(fā)動機的轟隆聲告別,是一次向傳統(tǒng)技術(shù)的揮手。一同告別的,還有遍布的加油站,以及與加油員的模式化交流。
車牌顏色由藍換綠,是一種標志,背后是一次革命,是車輛動力的轉(zhuǎn)變,甚至把行車的步驟簡化到只有行進和停止。
這是一次選擇的改變,是接納和嘗試。用無聲回應一小部分質(zhì)疑,并因此完成自己對生活的理解。
前行的動力和以退為進妥協(xié),源于電能;流暢的視頻和動聽的樂曲交織,源于電能;冬日里呼出的陣陣暖風,夏日里送來的絲絲涼爽,也源于電能。
車的三維圖形活在手機里,成為遠程操控的入口。
電替代了油,是新的技術(shù)替代了舊的思維觀念。充電樁輸出的涓涓電流,為遠行保駕護航。
車過叢林,沒有驚動鳥雀;
車過村莊,沒有引來路人轉(zhuǎn)身。
一輛車告別了汽油味,也收起了自己的聲音,將電流變成風馳電掣的速度。
喧鬧的街道,或者嘈雜的車流中,電流的聲音失去了存在感,無需太多的言語,每一次出發(fā),都是一場無聲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