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霖
青少年時期,我住在老家的村子里,曾非常迷戀一種叫做唐僧肉的小零食。名曰唐僧肉,其實就是一種用話梅肉加工而成的蜜餞,一毛錢一袋,不貴。但是,為了買零食,我常得跟老媽磨嘰許久,才能獲得“批準”。記得某次歡歡喜喜買好一袋,暫時舍不得吃,塞到床鋪的褥子底下,然后先跑出去玩了。過了幾天,老媽要幫我曬被子,掀開褥子驚訝地發(fā)現(xiàn),唐僧肉已被壓成了薄片,我這才想起忘記吃了。也許,對于心儀之物,追求和惦記的樂趣大于最終得到的快樂?
買唐僧肉,須去村里幼兒園門口的小賣部,小賣部的主人是一位獨自撫養(yǎng)兒子的寡母,母子二人的衣食都要依靠這點小生意。寡婦干瘦,臉色灰撲撲的,經(jīng)常一臉的愁容。她早年喪夫,更令人嘆息的是,她十幾歲的兒子海波,腦子又不太靈光。
海波最大的愛好是站在自家門口撕塑料袋,撕一片,輕輕吹一口氣,看著透明的塑料片高高低低飄蕩在空氣里,眼睛就慢慢亮起來。偶爾,買零食時若寡婦不在,我和小伙伴們會占一些便宜,花一毛錢再順走一毛錢的東西,當然,現(xiàn)在的我,對此感到十分羞愧。
后來,我離開了村莊,也不再迷戀唐僧肉。再后來,聽說村里拆遷了,一個院子可以分到兩套樓房,寡婦家大概也分到房子了吧,海波可能早就結(jié)婚了。畢竟,一個人有了錢,即使是智力殘疾,也會顯得不那么“傻”了,興許還能得到這個世界更多的善意。
這個冬日的夜晚,我莫名想起了唐僧肉,想起了老家的海波,想起了他吹起的塑料片,想起了他看著塑料片云卷云舒的笑臉。那或許是一種詩人氣質(zhì)。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