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恩施州多年平均降雨情勢及變化趨勢分析

      2024-02-19 00:00:00尹應(yīng)華趙詩岳黃艷華
      農(nóng)業(yè)災(zāi)害研究 2024年11期
      關(guān)鍵詞:變化趨勢降雨

      摘 要:利用恩施州轄區(qū)內(nèi)88個雨量站1956—2016年同步期資料,計算出各行政分區(qū)及水資源分區(qū)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并分析了區(qū)域內(nèi)降水的年內(nèi)分配及年際變化規(guī)律,對多年的降水變化進行了趨勢分析。

      關(guān)鍵詞:降雨;水資源分區(qū);年際變化;年內(nèi)分配;變化趨勢

      中圖分類號:P426.61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11–0-03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東連荊楚,南接瀟湘,西臨渝黔,北靠神農(nóng)架,全州總面積2.4萬km2,屬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濕潤氣候。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氣候特征明顯,垂直差異突出。恩施州河流眾多,河長在5 km以上的河流約400條,分屬長江上游下段、烏江、清江、沅江、澧水5個水系,較大的河流有沿渡河(又名神農(nóng)溪)、唐巖河、郁江、清江、馬水河、忠建河、野三河、酉水、溇水9條,集水面積大于1 000 km2。

      按行政分區(qū),分為恩施、利川2個縣級市和建始、巴東、宣恩、來鳳、咸豐、鶴峰6個縣,共8個縣級行政區(qū);按水資源分區(qū),分為唐巖河、郁江上游區(qū),三峽北岸香溪、黃柏河區(qū),磨刀溪、龍河區(qū),三峽南岸清干河區(qū),溇水上游,酉水來鳳區(qū),清江水系共7個水資源四級區(qū)。

      1 降水量基本情況

      利用恩施州88個雨量站及周邊地區(qū)鄰近雨量站1956—2016年同步期資料,采用泰森多邊形法計算各分區(qū)1956—2016年降水量,逐級匯總形成恩施州1956—2016年降水量,求得恩施州多年平均降水量。恩施州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 482.3 mm,1956—2016年,1983年降水量最大,為2 030.6 mm;2006年降水量最小,為1 079.0 mm,極值比為1.88。

      1.1 水資源分區(qū)降水量

      唐巖河、郁江上游區(qū),三峽北岸香溪、黃柏河區(qū),磨刀溪、龍河區(qū),三峽南岸清干河區(qū),溇水上游,酉水來鳳區(qū),清江水系7個水資源四級區(qū)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別為1 420.0、1 354.1、1 299.9、1 515.4、1 800.2、1 580.3、1 450.4 mm(表1)。

      溇水上游多年平均降水量是州內(nèi)最大的四級區(qū),磨刀溪、龍河區(qū)多年平均降水量是州內(nèi)最小的四級區(qū),其次是三峽北岸香溪、黃柏河區(qū)。其他水資源四級區(qū)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 400~1 600 mm。對每個水資源四級區(qū)系列進行排頻計算,得到其豐水年(20%)、平水年(50%)、枯水年(75%)、特枯水年(95%)特征值。唐巖河、郁江上游區(qū),三峽北岸香溪、黃柏河區(qū),磨刀溪、龍河區(qū),三峽南岸清干河區(qū),溇水上游,酉水來鳳區(qū),清江水系7個水資源四級區(qū),豐水年(20%)降水量分別為1 582.4、1 543.4、1 439.6、1 714.8、2 037.1、1 763.2、1 629.6 mm。平水年(50%)降水量分別為1 451.8、1 341.1、1 292.6、1 502.5、1 784.9、1 544.9、1 439.5 mm??菟辏?5%)降水量分別為1 260.7、1 192.6、1 182.3、1 345.6、1 598.5、1 383.6、1 298.3 mm。特枯水年(95%)降水量分別為1 079.8、999.0、1 035.0、1 139.8、1 354.0、1 172.0、1 112.0 mm。

      1.2 行政分區(qū)降水量

      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鶴峰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別為1 489.0、1 401.5、1 456.3、1 331.5、1 556.0、1 403.0、1 536.2、1 768.8 mm(表2)。各縣(市)中,鶴峰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最大值,其次為宣恩縣;巴東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最小值,其次為利川市。其余各縣(市)在1 400~1 550 mm。對每個縣級行政區(qū)系列進行排頻計算,得到其豐水年(20%)、平水年(50%)、枯水年75%)、特枯水年(95%)特征值。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鶴峰縣8個縣級行政區(qū),豐水年(20%)降水量分別為1 673.0、1 563.4、1 647.9、1 506.7、1 748.3、1 587.6、1 750.6、2 001.5 mm。平水年(50%)降水量分別為1 477.8、1 392.4、1 443.9、1 320.2、1 544.3、1 391.0、1 521.4、1 753.7 mm。枯水年(75%)降水量分別為1 332.9、1 264.6、1 293.1、1 182.3、1 392.9、1 245.8、1 352.9、1 570.6 mm。特枯水年(95%)降水量分別為1 141.6、1 095.1、1 095.4、1 001.5、1 193.0、1 055.3、1 133.3、1 330.4 mm。

      2 時空分布

      2.1 空間分布

      受到水汽來向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恩施州年降水量在地區(qū)分布上很不均勻。全州降水量為1 100~2 050 mm,相差近1 000 mm。在地域分布上有2個高值區(qū),一個是建始縣的當陽壩、檀木埡一帶,另一個在鶴峰縣的大坪、中營一帶,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2 000 mm左右。降水量比較集中的區(qū)域還有咸豐忠堡、來鳳兩河口一帶,利川市的紅椿溝、毛壩一帶,以及恩施市的西流水一帶。降水量低值區(qū)分布在巴東縣長江以北的沿渡河、響水河一帶,清江的金果坪、水布埡一帶,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 200 mm左右。

      全州降水量在山脈的坡面隨海拔高程的變化比較明顯,其趨勢是隨海拔高程的增加而增加。同時,降水隨高程的增長趨勢并非保持不變,當在某一高度達到最大(稱為最大降水高度)后,降水又逐漸減少,且最大降水高度還隨季節(jié)變化(一般冬高夏低),并有明顯的坡向差異(迎風面大于背風面)。年降水量均值迎風面隨高程的變化十分明顯[1-4]。背風面也呈現(xiàn)此規(guī)律,比迎風面變化稍弱。

      2.2 年際變化

      應(yīng)用變差系數(shù)Cv值描述當?shù)啬杲邓康淖兓?,變差系?shù)大,表示年降水量年際變化大,反之則小[5-10]。恩施州各雨量站年降水量變差系數(shù)為0.13~0.23,Cv值較小,說明全州年降水量變化較小,比較穩(wěn)定。通過對恩施州選定雨量站的Cv值分析,最小值出現(xiàn)在利川市的謀道站,為0.13,最大值出現(xiàn)在巴東縣的板橋站,為0.23。

      年降水量年際變化的大小,還可通過各站年降水量的極值對比加以說明[11-15]。選取州內(nèi)系列較長的代表站,分析各站年際變化,其極值比在1.75~2.33,并且其分布規(guī)律同Cv值相似,說明州內(nèi)年降水量年際之間的變化不大,與上述Cv值的情況基本是一致的。恩施州內(nèi)極值比最大的雨量站為鶴峰縣的大坪站,其最大年降水量為3 096.4 mm,最小年降水量為1 330.2 mm,極值比為2.33。恩施州內(nèi)極值比最小的雨量站為利川市的謀道站,其最大年降水量為1 811.5 mm,最小年降水量為1 032.2 mm,極值比為1.75。

      2.3 年內(nèi)分配

      (1)季節(jié)分配不均。從各雨量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來看,降水量年內(nèi)分配基本呈單峰型,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圖1)。多年平均降水量有73.0%~79.8%集中在4—9月的汛期,其中,連續(xù)4個月最大降水量占全年的53.1%~60.8%;月降水量更為集中,多年平均最大一個月降水量占全年14.3%~18.7%,主要出現(xiàn)在6、7月,月降水量最大可達838.0~1 092.3 mm。四季中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夏季占全年降水的38.5%~54.5%;春季占20.4%~37.7%,秋冬干燥,降水較少,秋季占13.3%~27.3%,冬季占3.8%~13.8%。

      (2)有的年份年總降水量比較大(超過多年平均值),但由于月分配大小差異較大,常帶來水旱同年。例如,1971年全州平均降水量為1 568.6 mm,大于全州多年平均降水量1 482.3 mm,但7月州內(nèi)有7個縣市均出現(xiàn)了伏早,大部分雨量站降水量都不足50 mm,恩施站當月降水量僅有8.9 mm,為該站7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的3.8%,形成恩施州突出伏旱。

      3 變化趨勢

      1956—2016年恩施州降水過程總體平穩(wěn)略有下降,豐枯交替,有短期連豐連枯。61年中,有28年降水量超過多年均值,占總年數(shù)的45.9%;有33年降水量少于多年平均值,占總年數(shù)的54.1%(圖2)。

      相對于1956—2000年,1956—2016年恩施州多年平均降水量減少了2.05%,整體變化不大。對比分析1956—2000年和2001—2016年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恩施州2000年后降水量明顯減少,減少幅度為7.82%(圖3)。從水資源四級分區(qū)來看,三峽南岸清干河區(qū)減少幅度最大,達到10.12%,溇水上游減少幅度最小,減少了5.26%。

      應(yīng)用降水量均值比說明降水量的年代變化情況。恩施州20世紀50、90年代和21世紀00、10年代偏枯,較多年平均偏少3.42%、0.21%、6.64%、4.26%;20世紀60、70、80年代偏豐,較多年平均偏多2.21%、1.92%、7.07%(圖4)。

      4 結(jié)束語

      通過對恩施州轄區(qū)內(nèi)88個雨量站1956—2016年同步期資料的分析計算,得出各縣級行政分區(qū)及水資源四級分區(qū)的多年平均降雨量成果。對各縣級行政分區(qū)及水資源四級分區(qū)系列進行頻率分析,分別得出其豐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特枯水年降水特征值。摸清了區(qū)域內(nèi)降雨的年內(nèi)、年際變化情況及降水多年的變化趨勢。恩施州降水年內(nèi)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秋、冬干燥少雨,常出現(xiàn)水旱同年的情況,使得防汛抗旱工作面臨較大的挑戰(zhàn)。恩施州多年降水過程總體趨勢平穩(wěn)略有下降,豐枯交替。也有短期連豐連枯的情況,因此易出現(xiàn)洪澇災(zāi)害和干旱災(zāi)害。2000年后降水量明顯減少,較1956—2000年均值減少幅度達7.82%,屬集中少雨期。

      參考文獻

      [1] 丁楠,俞芳琴,劉俊,等.1961—2011年深圳市降水變化趨勢分析[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17,28(5):61-64.

      [2] 李德.觀音閣水庫流域降雨變化特征分析[J].陜西水利, 2019(2):70-73.

      [3] 路東旭,岳斌.涇河上游降雨徑流年際變化及其趨勢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22,50(5):7-10.

      [4] 張寶信,謝自銀.我國降雨變化趨勢分析[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0(3):281-286.

      [5] 孫慶飛,周甘凝,王雨軒.江蘇近50年干濕季降水差異的時空變化及氣候變暖下未來趨勢分析[J].農(nóng)業(yè)災(zāi)害研究, 2024,14(2):209-211,218.

      [6] 張印,王漢崗,佘敦先,等.基于創(chuàng)新趨勢分析方法的黃河年季降水變化特征研究[J].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2023(3):30-38.

      [7] 劉子堂,李謝輝,楊靜坤.四川盆地極端降水事件時空變化特征及未來趨勢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學報,2022, 37(4):456-463.

      [8] 陳澤霞,朱睿,尹振良,等.基于CMIP6多模式的黑河干流山區(qū)降水氣溫變化趨勢分析[J].高原氣象,2022,41(6):1544-1556.

      [9] 陳成,楊棟淏,王建雄,等.滇西南植被覆蓋度動態(tài)變化特征及其驅(qū)動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29(4):198-206.

      [10] 杜聰,李洪,由麗華,等.岷江流域近65年降水量時空變化特征分析[J].人民珠江,2022,43(5):145-153.

      [11] 孔心雨,孫穎娜,張麗娜.黑龍江省極端降水事件時空變化趨勢分析[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shù),2022,58(3):1-5.

      [12] 丁妍妍,馮克鵬.寧夏中南部流域植被覆蓋變化及其對降水的響應(yīng)[J].無線電工程,2021,51(12):1523-1533.

      [13] 于洋,李春麗,夏達忠,等.海河流域近10 a降水量變化特征及趨勢分析[J].海河水利,2021(4):34-38.

      [14] 韓梅,張海龍,杜雪梅.變化環(huán)境下棗莊市降水徑流演變趨勢分析[J].治淮,2021(7):13-15.

      [15] 楊亮彥,石磊.1991—2019年榆林市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分析[J].農(nóng)技服務(wù),2021,38(4):81-82.

      猜你喜歡
      變化趨勢降雨
      泥石流
      滄州市2016年“7.19~7.22”與“8.24~8.25”降雨對比研究
      昆明地區(qū)降水、氣溫及極端天氣的
      連云港市耕地質(zhì)量變化趨勢及應(yīng)對對策
      南京市能見度變化趨勢及其影響因素
      寶雞市區(qū)空氣質(zhì)量變化分析
      價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0:44:40
      紅黏土降雨入滲的定量分析
      北京市流動人口的分布與變化趨勢探析
      商(2016年7期)2016-04-20 17:56:29
      南方降雨不斷主因厄爾尼諾
      江埡水庫降雨徑流相關(guān)圖的建立
      嘉善县| 嘉义市| 乐东| 伊川县| 浮梁县| 定安县| 榆林市| 通海县| 静宁县| 石家庄市| 咸阳市| 元谋县| 丹凤县| 威宁| 嘉峪关市| 洛扎县| 修文县| 汨罗市| 海安县| 封开县| 库尔勒市| 荥经县| 信阳市| 永仁县| 焦作市| 庆云县| 永顺县| 乌海市| 马关县| 金阳县| 霞浦县| 濮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浮梁县| 信阳市| 忻城县| 新绛县| 广州市| 宜宾市| 台北县|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