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心
除夕夜,團圓夜,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春晚”記憶。從1983年至今,春晚已經(jīng)走過了40個年頭。當時的翩翩少年,你是什么年紀?如今斗轉(zhuǎn)星移,記憶可還清晰?讓我們一起尋找,那一年歌聲中的小孩。
藍色中山裝外套、網(wǎng)絲袋、麻花辮、瓷臉盆……那一年,中央電視臺首屆現(xiàn)場直播形式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成功舉辦,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瞬間。
在2017年末,《芳華》電影主題曲《絨花》以穿透人心的歌聲娓娓道來,一唱便是一段銀幕青春。其實早在幾十年前,這首歌就已震撼過萬千觀眾的心,作為電影《小花》的主題曲,《絨花》早已唱紅大江南北。
1983年春晚,《小花》的主演劉曉慶在春晚舞臺唱起“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她演唱時身穿的粉紅色外套,連同主持時的紅色襯衫,都成了那一年的流行風向標,風靡全國。
回頭看,1983年的春晚更像是一場簡單的聚會,老友相聚、高朋滿座。那時的藝術(shù)大家們已漸漸老去,在他們最好的年華里,為觀眾獻上了一臺盛會?;蛟S,那年的我們還在蹣跚學步;或許,那年我們的父親母親在最美的青春里,吐露芳華。
一夜爆紅、一夕成名,這些現(xiàn)象在當今的時代是稀松平常的,然而在1987年,人們卻怎么都沒有想到,春晚過后,會有這么一個人,紅遍全國的大街小巷。歌手費翔憑借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打破了年齡代溝,載歌載舞的表演方式讓人眼前一亮,一夜之間圈粉無數(shù)。
身高191cm的費翔,如同從漫畫書里走出來般,打破了觀眾的審美代際差異,立體的五官、深邃的眼眸再加上淳厚性感的嗓音,配以迷人的笑容,不知道俘獲了多少少女的芳心和少男的仰慕。
還有那首《故鄉(xiāng)的云》,或許是因為他特殊的經(jīng)歷,當他唱起“我曾經(jīng)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的行囊”,不知唱哭了多少游子,在異國他鄉(xiāng)游歷、工作、生活的人們,在歌聲中潸然淚下,似乎在一瞬間,就懂得了故鄉(xiāng)的意義。
1987年,費翔與春晚互相成就,春晚在那一年開始搭建起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流行舞臺”,我想,那也一定是你的青春時代,或同學年少,或風華正茂,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在奮斗的路上披荊斬棘。
“你從哪里來,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飛進我的窗口”,旋律一響起,便讓人忍不住跟著哼唱起來,這是80年代最經(jīng)典的歌曲之一,1988年春晚,毛阿敏演唱了這首由著名詞作家喬羽先生創(chuàng)作的《思念》,自此,毛阿敏這個名字在全國范圍內(nèi)家喻戶曉。
1988年的龍年春晚堪稱經(jīng)典,除了《思念》,還有一首唱進人心里的《三百六十五里路》,演唱者包娜娜也是絕對的實力唱將。游子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在歌聲中得到詮釋,然而那種滋味,卻只有自己能夠體會。
1988年對第一批“70后”來說有著不尋常的意義,因為在那一年,他們正式18歲了。越過越好的日子,離不開人們的探索與奮斗。這是不忘鄉(xiāng)愁、重歸故里的三百六十五里路,也是苦苦追求、為夢想而奮斗的三百六十五里路。
這是80年代的最后一年,在時代的尾聲,總會有些動人的回響。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在逐漸提高,彩電與沙發(fā)的出現(xiàn)讓小年輕結(jié)婚必備的“四大件”慢慢成為了人們的共識。華語樂壇迎來大家記憶中的“黃金年代”,而1989年的春晚正是把這些80年代的文化現(xiàn)象進行了一次集中回顧,在年末之時叩響了時代的脈搏,迎接新十年的到來。
那一年春晚,歌手徐小鳳風姿綽約、婀娜多姿,優(yōu)雅的臺風、磁性的歌聲讓人為之著迷。她演唱的《明月千里寄相思》與《心戀》現(xiàn)在回味起來依然有別樣的韻味,事實上,她還是唯一一個以錄像形式出現(xiàn)在春晚的明星。
戴著禮帽高大帥氣的民謠歌手潘安邦,在這次春晚上破天荒地一個人連唱3首歌,《外婆的澎湖灣》《跟著感覺走》《太陽與月亮》3首歌曲串燒讓觀眾聽得著實過癮,帶動民謠及流行歌曲又實實在在火了一把。
從無到有,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春晚也一直與時俱進,與時代一同前行。歲月可以褪去,可褪不去的是我們留下的歡聲笑語。1989年春晚美妙動聽的歌曲、風趣幽默的小品、婀娜多姿的舞蹈,總能讓我們記憶猶新,回味無窮。
時光來到1991年,至此,春晚已經(jīng)8歲了,第一批90后也1歲了。人們對于春晚的感情越來越深,已經(jīng)成為一家人除夕夜團圓時不可或缺的“一道大餐”。這年的春晚堪稱金曲制造機,《我想有個家》《魯冰花》《再回首》《水中花》……這些經(jīng)典歌曲都出自此時。
1991年的春晚讓觀眾認識了一身黑裝、氣質(zhì)中性的歌手潘美辰,冷酷的外表下,一首《我想有個家》把人們心中的孤單和對幸福的渴望唱進了歌里,旋律雖然悲凄卻又蘊含豪情,鼓舞著人們勇敢地去面對生活,搏擊人生。
1991,再回首恍然如夢,1991,再回首你心是否依舊?回首30多年時光,人生經(jīng)歷了多少的大起大落,你我又嘗盡了多少的酸甜苦辣,就在此時,一個文質(zhì)彬彬、儒雅穩(wěn)重的歌手,在舞臺上緩緩走出,用一首歌來告訴你,無論如何,都要保持那顆最初的赤子之心。
這些音樂,感動了盼望歸家的游子,表達了外出打拼人的心聲,更是伴隨一代人走過青春歲月。如果要用一種顏色概括1991年的春晚,自認為應(yīng)該是紅色。這抹紅,是亞運健兒沸騰的血液,是百姓門窗上鮮艷的對聯(lián)剪紙,是跳動在人們胸膛的中國心!
回蕩的歌聲中,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一年,“那年的春晚,那年的我們”,初心不改,我心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