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羧甲基纖維素鈉對紅海欖幼苗生長和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

      2024-03-12 09:22:26朱立安陳粵超陳玉軍
      廣西林業(yè)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全鉀改良劑紅海

      李 婷,林 梓,朱立安,李 玫,陳粵超,陳玉軍

      (1.廣東省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土壤研究所 華南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 廣東省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廣東廣州 510650;2.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廣東廣州 510520;3.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廣東湛江 524088)

      紅樹林是位于熱帶和亞熱帶潮間帶獨特的木本植物群落,由常綠灌木和小喬木群落組成,具有較高的初級生產(chǎn)力水平,被認為是世界上碳儲量最高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一[1-2]。由于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其生態(tài)環(huán)境獨特,具有保護物種多樣性、維持生態(tài)平衡、提供食物和原材料、凈化水質(zhì)、防洪固堤及作為休閑旅游和科普宣傳教育場所等功能[3-4]。受人為活動、氣候變化等影響,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面臨巨大威脅,全球紅樹林正以每年1%~2%的速度迅速減少[5-7]。研究表明,以目前每年約1%的速度計算,紅樹林大量碳(C)儲量(956 MgC/hm2)被破壞,將導致每年向大氣層額外釋放約133 Tg 碳,加劇全球氣候變暖[8]。1990 年以來,對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的認識日益加深,我國大部分天然紅樹林已被納入國家級或區(qū)域性紅樹林保護區(qū),并開展了大量紅樹林恢復工程,對緩解局部乃至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2]。2020 年8 月,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聯(lián)合發(fā)布《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提出至2025年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 800 hm2。由于多種人為或生物學原因,現(xiàn)存尚未實現(xiàn)造林的潮間帶灘涂基本為沿海砂礫質(zhì)海灘等困難立地,造林難度大[9-10]。

      羧甲基纖維素鈉(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為陰離子水溶性聚合物,具有來源廣、成本低、無毒無害和易被土壤微生物降解等優(yōu)點;其黏稠度高,可增加土壤顆粒間的凝聚力,具有良好的保水效果,已被廣泛應用于土壤結構改善[11-15]。Ning 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施加CMC 能顯著降低砂壤土吸水性和水分入滲性,可作為砂壤土適宜的保水劑;吳軍虎等[13]研究表明,粉砂質(zhì)壤土土壤0.25 mm 以上的水穩(wěn)性團聚體含量隨CMC 含量增加而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增強;喜銀巧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施加CMC可增加風沙土內(nèi)聚力,提高土壤抗剪強度,達到保水固沙的效果,促進沙區(qū)流沙固定和退化生態(tài)恢復;哈麗代姆·居麥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施加CMC 可降低土壤水分入滲,抑制土面蒸發(fā),改善土壤水分運動特征。CMC 可通過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持水能力,抑制土面蒸發(fā),具有保水控鹽、改良砂礫質(zhì)沿海土壤的巨大潛力。有研究表明,施加CMC 可提高水稻(Oryzasativa)生物量、產(chǎn)量,促進高羊茅(Festuca elata)品種可奇思種子萌發(fā)和胚芽苗生長[16-17]。目前,CMC 對紅樹植物胚軸的促生作用尚缺乏相關研究報道。本研究以紅海欖(Rhizophorastylosa)胚軸為研究對象,開展淹浸模擬試驗,分析不同CMC 施用量對沿海砂礫質(zhì)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其對紅樹生長的影響,確定CMC 在砂礫質(zhì)土壤改良中的最適宜用量,以期提高砂礫質(zhì)土壤紅樹林造林成功率,為CMC在砂礫質(zhì)土壤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土壤采自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水東灣沿岸(110°00′E,21°50′N),基本理化性質(zhì)為pH 值5.93、有機質(zhì)含量2.36 g/kg、全氮(N)含量0.63 g/kg、全磷(P)含量0.74 g/kg、全鉀(K)含量4.43 g/kg、堿解氮含量29.40 mg/kg、速效磷含量18.11 mg/kg 和速效鉀含量252.25 mg/kg。供試紅海欖胚軸采自水東灣紅樹林分布區(qū),采集的胚軸均成熟、發(fā)育良好且無病蟲害,長度為(30.13±0.26)cm。供試CMC,粘度5 000 左右,購于河北天越環(huán)??萍加邢薰?。供試菌劑為復合菌劑,主要菌種為巨大芽孢桿菌(Bacillusmegaterium)和膠凍樣類芽孢桿菌(Paenibacillusmucilaginosus),有效活菌數(shù)≥1.0 億/克,購于河北閏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供試污泥發(fā)酵肥來自廣東省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土壤研究所,基本理化性質(zhì)為pH 值6.87、有機質(zhì)含量423.5 g/kg、水溶性碳含量21.80g/kg、總氮含量24.3 g/kg、水溶性氮含量7.80 g/kg、電導率3.18 ms/cm 和種子萌芽指數(shù)(GI)值96.90%。

      1.2 試驗設置

      采用室內(nèi)淹浸模擬試驗,在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潮汐模擬實驗室中進行;試驗時間為2021 年9 月3 日—2022 年11 月22 日,共445天。將風干過篩的土樣充分混合后,分別稱取1.5 kg,置于口徑13.5 cm、高10.7 cm 且內(nèi)襯塑料袋的塑料盆中。

      設置不同CMC 施用量,搭配污泥發(fā)酵肥和復合生物菌劑,污泥發(fā)酵肥與土樣按質(zhì)量比5.0%進行混合,復合生物菌劑與土樣按質(zhì)量比0.2%均勻?qū)邮┯?~5 cm土層處。設5個CMC施用量處理,即CMC與土樣按質(zhì)量比1.6%、2.4%、3.2%、4.0%和4.8%進行混合,分別記為C1、C2、C3、C4和C5;另設兩個對照,分別為不施用改良劑處理(CK)及僅施用5.0%污泥發(fā)酵肥和0.2%復合生物菌劑處理(C0)。共7 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共21盆,每盆種植1粒胚軸。

      自動潮汐模擬槽裝置分為上槽和下槽,上槽為培養(yǎng)槽,下槽為儲水槽,長×寬×高為1.20 m×0.70 m×0.45 m,最大淹水深度為0.40 m;盆栽塑料盆深為0.107 m,地上部分淹水深度為0.30 m。使用水泵連接上下槽,水泵速率為12 L/min,采用定時器控制漲潮和退潮時間。共設置7 對模擬槽,槽內(nèi)水由速溶海鹽和自來水配制而成,鹽度為10‰,每周對槽內(nèi)水體鹽度進行校正。試驗模擬半日潮,每日淹水8 h。試驗期間,室內(nèi)最高氣溫38.7 ℃,最低氣溫為21.4 ℃,日平均氣溫為28.9 ℃。

      1.3 指標測定

      植株收獲前,采用直尺測量株高,采用游標卡尺測量地徑,同時記錄葉片數(shù);分別收獲植株地上部葉片和莖及地下部根系,洗凈后105 ℃殺青30 min,70 ℃烘干至恒重,采用電子天平稱重并記錄干重。

      去除土壤表層植株凋落物后,輕輕刮取1~2 cm表層土壤,取出根系并挑選出細根后,將土壤輕輕捏碎混合均勻;取一半存于4 ℃冰箱,用于測定土壤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和速效磷含量;另一半置于通風處風干,過篩后用于測定土壤pH 值及有機質(zhì)、全氮、全磷、全鉀和速效鉀含量。

      供試土壤pH值采用電位法(m∶V=1∶10),Sartorius PB-10型酸度計和Sartorius pH/ATC 復合電極測定;有機質(zhì)含量采用高溫外熱重鉻酸鉀氧化-容量法測定;全氮含量采用硫酸消煮,堿解擴散法測定;全磷和全鉀含量采用氫氧化鈉熔融法,分別采用鉬銻抗比色法和火焰光度計測定;硝態(tài)氮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銨態(tài)氮含量采用靛酚藍比色法測定;速效磷含量采用0.5 mol/L 碳酸氫鈉(pH 值8.5,m∶V=1∶20)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速效鉀含量采用1.0 mol/L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計測定[18]。

      1.4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Excel 2010 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正態(tài)性和方差齊性檢驗,對不同施用量處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采用Tukey檢驗;采用Origin 2021 軟件繪圖。生態(tài)化學計量比均為摩爾比。

      2 結果與分析

      2.1 CMC改良劑對紅海欖幼苗生長的影響

      施用CMC 改良劑極顯著影響紅海欖幼苗地徑(P<0.01),對株高和葉片數(shù)均影響不顯著(圖1)。紅海欖幼苗株高、地徑和葉片數(shù)均在CK 下最小,分別為22.40 cm、3.29 mm 和10.00;隨CMC 施用量增加,紅海欖幼苗株高、地徑和葉片數(shù)整體均呈先增后減的趨勢,均在C4 處理下最大,分別為31.03 cm、5.08 mm 和13.67。與CK 相比,C0、C1、C2、C3、C4 和C5 處理下紅海欖幼苗株高均增加。除C0 和C5 處理外,其他處理下紅海欖幼苗地徑均顯著大于CK(P<0.05)。與CK 相比,C0、C1、C2、C3、C4 和C5 處理下紅海欖幼苗葉片數(shù)均增加。

      圖1 CMC改良劑對紅海欖幼苗生長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CMC amendments on growths of R.stylosa seedlings

      2.2 CMC改良劑對紅海欖幼苗生物量的影響

      施用CMC 改良劑極顯著影響紅海欖幼苗根和葉生物量(P<0.01),對莖生物量影響不顯著(圖2)。紅海欖幼苗根、莖和葉生物量均在CK 下最低,分別為2.32、1.30 和2.02 g;隨CMC 施用量增加,紅海欖幼苗根、莖和葉生物量整體均呈先增后減的趨勢,均在C4 處理下最大,分別為3.81、1.77 和4.40 g。與CK相比,C0、C1、C2、C3、C4和C5處理下紅海欖幼苗根生物量均增加;C4處理下紅海欖幼苗根生物量顯著大于CK、C0、C1 和C3 處理(P<0.05)。與CK 相比,紅海欖幼苗莖生物量在C0、C1、C2、C3、C4 和C5處理下均增加。與CK 相比,除C0、C1 處理外,其他處理下紅海欖幼苗葉生物量均顯著增加(P<0.05);C2、C4處理下紅海欖幼苗葉生物量均顯著大于CK、C0、C1和C3處理(P<0.05)。

      圖2 CMC改良劑對紅海欖幼苗生物量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CMC amendments on biomass of R.stylosa seedlings

      2.3 CMC改良劑對土壤pH值和養(yǎng)分的影響

      施用CMC 改良劑顯著或極顯著影響土壤有機質(zhì)(P<0.01)、全氮(P<0.01)、全磷(P<0.05)和全鉀(P<0.01)含量,對土壤pH 值影響不顯著(表1)。與CK相比,C0、C1、C2、C3、C4和C5處理下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均顯著增加(P<0.05);C2 處理下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最高(35.51 g/kg)。與CK 相比,C0、C1、C2、C3、C4和C5 處理下土壤全氮含量均增加;C5 處理下土壤全氮含量最高(4.21 g/kg),與其他處理均差異顯著(P<0.05)。與CK 相比,C0、C1、C2、C3、C4 和C5 處理下土壤全磷含量均增加;C2處理下土壤全磷含量最高(1.29 g/kg),與CK 差異顯著(P<0.05)。與CK相比,C0、C1、C2、C3、C4 和C5 處理下土壤全鉀含量均顯著增加(P<0.05);C5 處理下土壤全鉀含量最高(13.73 g/kg)。

      表1 CMC改良劑對土壤pH值及有機質(zhì)和全效養(yǎng)分的影響Tab.1 Effects of CMC amendments on pH,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utrients of soils

      施用CMC 改良劑極顯著影響土壤硝態(tài)氮(P<0.01)、銨態(tài)氮(P<0.01)、速效磷(P<0.01)和速效鉀(P<0.01)含量(表2)。CK 下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最高(0.76 mg/kg),與除C4 處理外的其他處理均差異顯著(P<0.05)。土壤銨態(tài)氮含量在C0 下最高(3.34 mg/kg),與其他處理均差異顯著(P<0.05),在C2、C3和C4 處理下均略高于CK。與CK 相比,C0、C1、C2、C3、C4 和C5 處理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增加,除C5處理外,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C3 處理下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28.75 mg/kg),與C2 和C5 處理均差異顯著(P<0.05)。與CK 相比,C0、C1、C2、C3、C4和C5處理下土壤速效鉀含量均顯著增加(P<0.05);C5 處理下土壤速效鉀含量最高(117.78 mg/kg),與C0和C2處理均差異顯著(P<0.05)。

      表2 CMC改良劑對土壤速效養(yǎng)分的影響Tab.2 Effects of CMC amendments on available nutrients of soils(mg/kg)

      2.4 CMC改良劑對土壤化學計量比的影響

      不同處理下,土壤C∶N、C∶P 和N∶P 均差異顯著(P<0.05)(表3)。不同CMC 施用量處理下土壤C∶N為4.40~19.77,平均C∶N 為10.96;CK 下土壤C∶N 最?。?.53),與C0、C1、C2 和C3 處理均差異顯著(P<0.05)。不同CMC 施用量處理下土壤C∶P 為6.22~8.88,平均C∶P 為7.03;CK 下土壤C∶P 最?。?.48),與其他處理均差異顯著(P<0.05)。不同CMC 施用量處理下土壤N∶P 為0.44~1.39,平均N∶P 為0.81;C5 處理下土壤N∶P 最大,與C4 處理外的其他處理均差異顯著(P<0.05)。

      表3 CMC改良劑對土壤化學計量比的影響Tab.3 Effects of CMC amendments on soil stoichiometric ratios

      2.5 紅海欖幼苗生長量、生物量與土壤pH值、養(yǎng)分和化學計量比的關系

      紅海欖幼苗生長量、生物量與土壤pH 值、養(yǎng)分和化學計量比的相關關系存在差異(表4)。紅海欖幼苗株高、地徑和葉片數(shù)與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和C∶P均呈極顯著或顯著正相關(P<0.01,P<0.05);株高與土壤C∶N呈顯著正相關(P<0.05);地徑與土壤全鉀、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均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與土壤全磷含量和C∶N 均呈顯著正相關(P<0.05);葉片數(shù)與土壤全鉀含量呈顯著正相關(P<0.05)。根生物量與土壤全鉀含量呈顯著正相關(P<0.05),與土壤C∶P 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葉生物量與土壤有機質(zhì)、全鉀和速效鉀含量及C∶P 均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

      表4 紅海欖幼苗生長量、生物量與土壤pH值、養(yǎng)分和化學計量比的相關性分析Tab.4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growths,biomass of R.stylosa seedlings and soil pH,nutrients,stoichiometric ratios

      3 討 論

      施用CMC 改良劑可促進植株生長,提高植株生物量,這已在較多作物上得到證實。研究表明,5克/盆CMC 可使水稻生物量和產(chǎn)量分別增加228.7%和324.2%[16];施加1.0%和2.0% CMC 可使小麥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別提高221.0%和229.0%[19];CMC 施用量為100 和500 kg/hm2時,谷子產(chǎn)量分別增加6.4%和5.7%[20]。本研究中,施用CMC 改良劑的紅海欖幼苗株高、地徑和葉片數(shù)及根、莖和葉生物量均增加,以4.0%CMC 處理的效果最好,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CMC 可通過提高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促進水穩(wěn)定性團聚體形成等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持水能力,抑制土面蒸發(fā),保水控鹽[11-15],可滿足紅海欖幼苗生長過程中對土壤水分和氧氣等的需求,為其生長創(chuàng)造適宜的土壤環(huán)境;另一方面,CMC 可對土壤溶液中的養(yǎng)分離子產(chǎn)生一定吸附作用,同時可通過膠凝作用與土壤中的養(yǎng)分復合,具有保肥效果,對養(yǎng)分釋放具有緩釋作用,改善土壤養(yǎng)分狀況,提高養(yǎng)分利用效率[19-21],滿足紅海欖幼苗生長過程中對養(yǎng)分的需求,促進紅海欖幼苗生長。本研究中,紅海欖幼苗生長量與生物量均在4.0%CMC 處理下最大,4.8%CMC 處理下均有所下降,與已有報道結果相似[19-20]。這可能是由于施用過量CMC 致使土壤板結,土壤通氣性降低,紅海欖幼苗根系伸長受阻,且CMC 持水能力高,易與幼苗爭奪水分[19],影響紅海欖幼苗生長和生物量積累。本研究中,3.2%CMC 處理的表現(xiàn)較差,這可能是由于試驗過程中,該處理的盆栽位于潮汐裝置的邊緣位置,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

      土壤養(yǎng)分是作物生長發(fā)育、生物量積累的基礎,土壤養(yǎng)分供應充足是作物高產(chǎn)的關鍵。本研究中,不同CMC 施用量處理下土壤有機質(zhì)、全鉀和速效鉀含量均顯著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增加。研究表明,酸性土壤施用CMC 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鉀含量[16];施用2.0%和3.0% CMC可使黃土高原新造土壤有效鉀含量分別增加60.40%和74.96%[19];施加0.05%和0.10% CMC 可使耕層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別增加51.22%和35.77%[22]。本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似,進一步說明CMC對土壤養(yǎng)分具有吸附、固持作用,具有提高養(yǎng)分利用效率和減少養(yǎng)分流失的作用[20,22-23]。土壤C∶N 可反映有機質(zhì)來源和分解狀態(tài)及其對土壤肥力的潛在貢獻,與土壤有機碳分解速率成反比[24];C∶P 可反映土壤磷礦化能力,與土壤磷的有效性成反比[25-26];N∶P 可反映土壤氮飽和狀態(tài)和土壤養(yǎng)分限制閾值,其值小于14 時土壤受氮限制,大于16 時土壤受磷限制[26-27]。本研究中不同CMC施用量處理下土壤平均C∶N、C∶P 和N∶P 分別為10.96、7.03 和0.81,表明土壤有機質(zhì)礦化速率較快,土壤磷有效性較高,處于氮限制狀態(tài)。

      4 結 論

      本試驗條件下,不同CMC 施用量與污泥發(fā)酵肥和復合生物菌劑混施顯著影響紅海欖幼苗生長量、生物量積累及土壤養(yǎng)分和化學計量比,可改善土壤養(yǎng)分狀況,促進紅海欖幼苗生長和生物量積累,可作為沿海困難立地砂礫質(zhì)土壤的改良劑。推薦CMC 施用量為4.0%。在實際應用中需注意施用量和施用時期,過高施用量對土壤結構有破壞作用,抑制作物生長。本研究基于室內(nèi)潮汐模擬控制試驗,研究結果在實際潮汐環(huán)境中的應用效果還需進一步驗證。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李婷、林梓負責試驗實施和論文撰寫;朱立安負責試驗設計與調(diào)查和數(shù)據(jù)分析;李玫負責數(shù)據(jù)收集與分析;陳粵超、陳玉軍負責試驗設計。

      猜你喜歡
      全鉀改良劑紅海
      新型復合改良劑對蘇打鹽堿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石灰和水泥改良濕陷性黃土路用性能試驗研究
      河南建材(2021年2期)2021-03-11 08:18:50
      春天的小船
      微波消解-火焰光度法測定植物中全鉀
      炙熱的紅海
      土壤全磷全鉀同時測定方法研究
      第七章 炙熱的紅海
      第七章炙熱的紅海
      小學科學(2017年11期)2017-11-23 10:21:37
      黃河三角洲土壤鉀對植物群落的響應研究
      科技資訊(2017年3期)2017-03-25 09:27:53
      英文目錄與摘要
      國際漢學(2017年2期)2017-01-28 04:05:39
      漳州市| 崇州市| 开江县| 赫章县| 井研县| 西吉县| 拜城县| 洞头县| 犍为县| 雅安市| 农安县| 沐川县| 秦皇岛市| 建宁县| 周口市| 尚志市| 游戏| 当阳市| 北流市| 刚察县| 台南县| 阿勒泰市| 板桥市| 丰宁| 巧家县| 桂平市| 襄城县| 高要市| 龙山县| 夏邑县| 萍乡市| 柳州市| 新田县| 惠安县| 云龙县| 包头市| 维西| 广汉市| 六安市| 金昌市|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