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炎
(合肥市萬慈小學 安徽合肥 230000)
筆者作為一名班主任,一直認為在帶班過程中,除了要保持對學生的熱愛,還要對班級的發(fā)展有理性的思考和長遠的規(guī)劃,并能夠與學校的價值體系相關聯(lián),在校園文化的引領下體現(xiàn)班級特有的精神風貌和帶班特色。
筆者所在的合肥市萬慈小學,其辦學的核心價值觀為“愛在萬慈”。筆者在接手2020級(9)班的時候就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學校是一片愛的沃土,那么(9)班就應該是一片愛的小田園,學生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因此,筆者在與學生商討之后,將這個班取名“小種子”班,并圍繞“愛”和“種子”開展班級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弊鳛榘嘀魅?筆者緊密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時代特征豐富教育內容,拓寬教育途徑。以本班開展的“學雷鋒”主題活動為例,注重展現(xiàn)紅色主題教育的廣度與深度。
為了避免原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活動變成走過場,在活動開始之前,對活動方案做進一步的細化。班級的“學雷鋒”主題實踐活動分為“學雷鋒”啟動儀式,讀《雷鋒日記》、講雷鋒故事,尋找身邊的雷鋒,“學雷鋒”實踐以及總結和表彰等部分。
“學雷鋒”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現(xiàn)場,全體學生齊唱《學習雷鋒好榜樣》,之后學生代表發(fā)出倡議、班主任老師寄語,最后全班同學在啟動儀式的橫幅上摁手印,鄭重簽上自己的姓名。莊嚴而具有儀式感的啟動儀式,讓整過活動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讀《雷鋒日記》、講雷鋒故事。筆者在主題活動中融入了主題閱讀。其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教師講故事,主要由筆者給孩子們讀30分鐘的《雷鋒日記》;二是親子共讀與雷鋒相關的書籍,時長在15~30分鐘;三是金牌爸媽講雷鋒故事,由家長自己主動報名,通過喜馬拉雅APP錄制音頻,最后評選出“金牌故事爸媽”并頒發(fā)獎狀、贈送書籍。
尋找身邊的雷鋒。由于學雷鋒紀念日與婦女節(jié)時間很近,筆者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在尋訪的過程中,學生將相關人物與雷鋒進行對照,從而對雷鋒精神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學雷鋒”實踐。實踐活動是整個“學雷鋒”活動的重點,要讓學生在認識到雷鋒精神可貴之后,更愿意將這種可貴的品質落實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去。筆者提醒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真的去做,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收獲。對做得好的孩子,家長及老師要及時給予肯定。
總結和表彰。通過表彰和總結,來對整個活動進行評價,一方面讓整個活動形成閉環(huán),同時也為下次活動提供寶貴的經驗。
當然,每一個活動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教育的停止。為此,暑假前,筆者將班級學生分成5個實踐小組,讓他們在假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一次公益活動。
筆者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引導其樹立正確人生觀的過程中,把紅色主題教育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和各個環(huán)節(jié),讓整個活動構成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這樣的教育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將班級中的孩子比作“小種子”,那么書籍便如同養(yǎng)分,讓一顆顆小種子得到滋養(yǎng),綠意盎然。在班級中大力推廣閱讀,對于班級文化的形成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剛入學,筆乾便著手打造三級書架,即學生書架(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班級書架和家庭書架。在圖書種類上,內容涵蓋人際交往、品德品格、科普百科、生命教育、人文藝術、歷史文化等,拓展了閱讀的廣度。在圖書數(shù)量上,以班級圖書架為例,一年級總量為366本,人均約為8.1本;二年級總量增至562本,人均占有量約為12.5本;三年級總量達到665本,人均14.5本。這對于一個班級來說,數(shù)量是相當可觀的。
為推動學生大量閱讀,除了打造三級書架,筆者還落實了兩項工作。
1.堅持每天為孩子大聲朗讀半小時
班級45位同學中午均在學校就餐,飯后半個小時是筆者為孩子們大聲朗讀時間,讀完之后,再將這本書借給當天聽得最認真的孩子以示獎勵。這項工作,解決了“共讀”時間長的問題,達到學校要求的閱讀時長最低標準。
2.讓班級書架的書跟著孩子“漂流”
班級的圖書如此之多,一定要發(fā)揮它們應有的價值?!靶》N子”班有4個大組,周一到周四對應的大組每位成員從圖書架最多借3本圖書,第二天歸還。周五下午,全班每一位同學最多可以借2本圖書。在筆者的影響下,班級學生也使家庭書架的圖書“流動”起來了。
兒童文學作品,也是一筆豐厚的教育資源。教師通過文學作品傳遞思想,讓學生更好地接納,并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班級管理中,筆者經常通過主題閱讀活動來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如筆者利用圖畫書《石頭湯》《勇氣》《我有友情要出租》等來解決班級學生在自我成長和人際交往中的各種問題,并取得成功。
筆者在班級開展“學雷鋒”紅色主題活動的時候,將閱讀引入其中。引入閱讀后,學生對于雷鋒和雷鋒精神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顒有问阶兊酶鄻?整個活動開展的效果也更好。
目前,“爸媽講故事”只在線上開展,后期筆者會將這項活動延伸到線下課堂,邀請從事不同行業(yè)的家長精心準備一節(jié)介紹本行業(yè)知識的課,利用班會活動課時間給班級孩子講授。
“腹有詩書氣自華?!蓖茝V閱讀不僅讓班級的活動變得更有深度,也讓班級的風氣發(fā)生變化,更讓書香浸潤整個班級。
在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勞動教育并沒有過時,而是越來越重要。
勞動教育亦如一顆金色的種子,金色象征著收獲,也象征著通過勞動,學生擁有一個金色的人生。筆者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打造優(yōu)良班風的過程中,便以勞動教育作為其中的一個切入點。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構成單位,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筆者嘗試在班級設立多個與勞動相關的工作崗位,充分挖掘校內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
1.設置班級崗位,培養(yǎng)主人公意識
在班級內將原有的勞動崗位細化,讓班級內每件具體的事情都有具體的人員管理。盡量讓每一位同學在班級都有具體的工作,如綠植養(yǎng)護員、多媒體管理員、圖書管理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培養(yǎng)了勞動意識,也培養(yǎng)了一絲不茍、嚴謹?shù)墓ぷ髯黠L。
2.協(xié)助樓道保潔,向普通勞動者致敬
雖然學校每個樓層都配有保潔人員,可廊道上偶爾還是會有垃圾。對此,筆者身體力行,主動撿起垃圾,引發(fā)班級學生的效仿。之后,筆者通過班會課進行教育:雖然學校有保潔,但是我們的舉手之勞會讓他們的工作輕松許多。這樣的教育行為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更讓學生懂得尊重普通勞動者。
人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要想給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家校配合至關重要。
1.多渠道引導,取得家長認同
目前,許多家長對于勞動教育極其忽視。為此,筆者多渠道就勞動教育問題與家長們溝通。通過交流,家長意識到孩子的生活習慣直接影響學習習慣,并且讓孩子參與家庭勞動,可以增進親子關系,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
2.家長引領,發(fā)揮榜樣作用
每逢節(jié)假日,筆者都會給班級孩子布置三項必做作業(yè):閱讀,鍛煉,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學生常為第三項作業(yè)犯難,為此筆者鼓勵家長示范。由簡到難,對于孩子們的進步,家長要給予真誠的鼓勵和肯定,以激發(fā)他們更大的勞動熱情。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孩子們心中“勞動”的種子,在家校共同努力下,在家庭的土壤中生根發(fā)芽。
家校配合,讓孩子的勞動教育落到了實處。除此之外,勞動教育也離不開社會的參與。參與社會勞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繼而加深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深化勞動教育的內涵。
通過多方位、多渠道的勞動教育,學生逐漸樹立勞動意識,養(yǎng)成勞動習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將“以勞育美”作為出發(fā)點,即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為自己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打下基礎。
筆者還在學生心中種下藍色的種子——體育鍛煉,藍色象征著寬廣的胸懷和拼搏的精神,筆者希望學生熱愛體育鍛煉,心胸寬廣。
為了讓藍色種子落地生根,筆者在班會和家長會上向家長和學生宣傳“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3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與家長形成合力,監(jiān)督學生鍛煉。同時,筆者也偶爾上傳自己參加運動的照片到班級群,激發(fā)家長和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
為了保證學生每天能鍛煉一小時,筆者利用課間十分鐘等碎片化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跳繩、原地跑等體育鍛煉,做到積少成多。這一方面減少了學生課間追逐打鬧,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體質,可謂一舉兩得。
為了讓學生的鍛煉更加科學有效,筆者委托班級中對小學體育比較了解的家長,為孩子制定“運動套餐”。同時,要求學生將體育鍛煉作為每天必做的家庭作業(yè),自行選擇完成“運動套餐”。
筆者發(fā)動組織家庭親子運動會,從而激發(fā)親子的運動熱情。親子運動拉近了親子關系,也為孩子們樹立了身邊的運動榜樣。
通過行之有效的體育鍛煉措施,不僅是學生,包括家長對于體育也都有了新的認識。在班級中,體育鍛煉已然和閱讀一樣,自然且重要。
除了紅色、綠色、金色、藍色的種子,筆者還在學生心中種下了一顆彩色的種子——美育,讓學生愛美懂美。之所以說這是一顆彩色的種子,是因為美育是滲透在其他四育當中的。
三年的實踐證明,筆者圍繞“小種子”班制定的帶班育人方略是行之有效的,整個班級一直向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總體而言,這一方略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
(1)育人理念一脈相承。筆者在組織開展班級活動時,一直將育人理念作為理論支撐貫穿始終,不僅保證活動不走形、不跑樣,也讓筆者對于育人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2)閉環(huán)落實科學合理。在進行有針對性的育人活動時,無論是方案的設計,還是最終的總結反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圍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展開,設計科學合理。閉環(huán)管理不僅讓學生在有始有終的活動中受益,也讓教師在活動中成長。
(3)五育并舉相互作用。五育之間并不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支持,助力學生全面發(fā)展。
作為一名班主任,筆者將持續(xù)在班級中踐行自己的育人理念和帶班方略。在實現(xiàn)班級長遠發(fā)展的道路上,筆者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