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宇
可以用行書, 走出流水的蜿蜒。 可以用草書, 寫出鋼花飛濺,鐵水奔流的絢爛。
在大凌河岸邊行走, 寫云破處, 一河落日潑墨鎏金。
寫一條河, 以母親的名義, 養(yǎng)育著凌源小城61.8 萬煙火。
沿著一河流水向前走, 一雙手攜著兩岸燈火, 不小心走成了一個提燈的人。
寫中華龍鳥, 在1.4 億年前的某個清晨, 一飛沖天。
寫1.45 億年前, 世上第一朵花開放的美麗瞬間。
寫給山, 寫給水, 寫給植物化石里永恒的遠古植物種群。
清晨醒來, 跟每一朵花打招呼, 跟每一株植物說話。
折一段油松枝桿為筆, 寫40 萬畝亞洲最大的人工油松林, 一眼望去的蔥蘢。
寫青山蒼翠, 遍地草木青青。
我用隸書, 寫出綠水青山, 用簪花小楷寫出風土人情。
用篆書, 寫出牛河梁上第一縷文明的曙光。
在那里, 洛陽鏟突然亮了一下。
起筆, 落墨。 女神故里、 玉豬龍、 積石冢、 紅陶罐, 都各寫一句。
寫玉豬龍C 字造型的傳統(tǒng)美學, 女神廟大氣巍峨。
凌源更適于典籍, 被好好珍藏。
寫水邊茂盛的唐菖蒲, 寫水中游弋的白天鵝, 寫不知名的草木。
寫愛著的天空、 云朵, 寫遼西總也刮不完的風。
寫皮影戲的咿呀, 大秧歌的歡暢淋漓。
站在木蘭山頂, 喊一嗓子, 就能喚出花木蘭從軍的模樣。
我的筆, 在深夜?jié)駶櫍?墨汁在流淌。
我摸不到的天空, 有飛鳥替我飛翔。
帶來家鄉(xiāng)的氣息, 撥動心弦。
家里的梨花開了, 香氣隨風漫過。
一朵花, 落在樹下。 螞蟻圍過來, 開心不已。 昆蟲們的快樂,人們永遠不懂。
茶盞里寄一片月色, 一天的塵囂退去。 我的信箋落下一片梨花雨, 將思念一點點覆蓋。
有人吹簫, 簫聲幽遠。 把思念還給夜色吧, 思念, 原比夜色更深。
行云流水處應(yīng)該用楷書, 還是用狂草?
或許, 百合花里的鳥鳴, 并不能代表凌源的全部。
要寫乾隆御筆“銅幫鐵底天元當, 萬古千秋塔子溝”。
寫舌尖上“七絕八藝十五味”, 唇齒留香, 寫療養(yǎng)旅游勝地溫泉熱水湯。
寫自己在夜晚想家, 想奶奶做的面魚兒, 想爺爺身上老旱煙的味道, 想家里熱熱的土炕。
我的筆飽蘸綠意, 寫大凌河碧波蕩漾, 清真寺飛檐翹脊, 角鈴叮當。
回家的路, 走在一串串鄉(xiāng)愁里, 走成他鄉(xiāng)與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一河月色, 在燈火里尋我。
在九月的陽光下慢慢行走, 在酒窖里慢慢醞釀時光。
待明月半墻, 好酒開壇, 喝酒人聞香上岸。
透明的酒盞里, 拋灑著一片火紅的紅高粱。 一仰頭干了, 內(nèi)心都是豪情萬丈。
信要慢慢寫, 讀信人要慢慢讀, 酒也要慢慢喝。
可以用一生, 慢慢地做一件喜歡的事。 比如寫詩, 比如作畫,或釀酒, 或種花。
把掌紋里的方向, 慢成平緩河流、 淺灘, 慢成花事前的寂靜。
風起, 雨落。 入盞成茶。
在凌源行走, 如走在書卷之上, 尋找出凌源的古意。
天青垂水, 雨落成詩。
凌源意境, 在唐詩宋詞里起承轉(zhuǎn)合。
煙雨里, 青磚青瓦的巷口, 走出一襲白衣、 撐著油紙傘的姑娘。
微風吹過, 柳絲拂過一河碧水。 一只鳥, 叩開一層層漣漪,尋找倒影。
我的文字, 像一只只螢火蟲, 在黑夜里星光點點。 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在凌源行走, 一不小心, 就會成為詩人、 畫家。
青山嫵媚, 綠水多情。 回眸望一眼是詩情, 再望一眼是畫意,細讀一遍如讀書卷。
沿著一河流水, 去尋找凌源名字的出處, 找到大凌河的源頭。
看北、 西、 南三個方向的源頭之水, 怎樣聚集成溪, 匯聚成河。
流水里, 千千萬萬顆水滴, 奔涌著, 做了回聲。
打鹿溝的喝水的小鹿, 安靜地看著我。
掬一捧水喝下, 便醉倒在草地上。
此時, 槐花已開。 用一串串奶白奶白的香甜, 生生喊疼我的小名。
女神拈花一笑, 轉(zhuǎn)世成人。 胸口斜插一支百合, 足夠一路芳香。
鳥兒銜來的種子, 落在肩頭。 將一寸寸土地松開, 把種子種下去。 靜靜地等待, 源源不斷的發(fā)芽聲、 拔節(jié)聲、 花開聲。
肥沃的田野上, 百合花以絢麗的方式長成萬畝花海。
長成一個響亮的名字: “北方花都” ——凌源。
用一朵花打開所有的門, 打通所有道路, 把鳥語花香送向遠方。
每一朵百合花, 都越過大凌河, 走過千山萬水。
以花為媒, 合作共贏。 以花為鏡, 映出初心。
以“凌源百合” 的名字, 點亮一座城市的燈火。
星星點亮燈盞時, 我的每一封信箋都有了去處。
每一個字, 都證明我來過一趟, 讀它的人, 都會聞到花香,讀懂花語。
我借著星光去找女神說話, 問她可還有故事講給我聽。
女神只是微笑著, 不說話。 目光, 一半落在大凌河, 一半落在牛河梁。
她似乎在等待故人來, 隨時可送他一河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