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群
從記事時起,姑媽就病歪歪的,白天也大多躺床上。不過,躺在床上的姑媽,手卻沒閑著,我們的衣服和鞋子,大多是她做的。
我有三個姑姑,另兩位我們喊孃孃,享有姑媽稱呼的,全村子只一個,那就是大姑媽。這就奇了,同樣是父親的姐妹,為啥叫法兩樣?奶奶說:“你姑媽沒嫁人,你們就是她的孩子。姑媽就是媽,你們要孝敬哦?!?/p>
“為何二叔家的孩子,卻叫姑媽孃孃?”我們問。
“姑媽有你們就夠了,多了照應不過來?!蹦棠绦Φ?。
奶奶說得對,姑媽是“五保戶”,每年有四百斤口糧。我家人口多勞力少,只能吃基本口糧?;究诩Z只有三百斤,哪里夠呢。因此姑媽的口糧,一半進了我們口中。也許是這個原因吧,奶奶對姑媽特別好,每天都要到她家坐一會,而陪同“出訪”的,是我們!
我們一般晚飯后出訪,此時姑媽已躺到床上。我們推開虛掩的門,徑直來到她床邊。床沿是奶奶的專座,我們的座位通常在姑媽的床上。
一上床,我們準能在姑媽的枕邊找到吃的。無疑,那是姑媽為我們準備的。我們一邊吃著香噴噴的零嘴,一邊聽奶奶和姑媽嘮嗑。從進門到離開,兩人話語不斷,真不知道她們哪兒來那么多話。
奶奶的六個孩子中,只有父親是公家人,大家庭里的許多事情,都是父親拿主意。父親在縣政府工作,周末才能回來。每次回來,父親都要去看看姑媽。去時不空手,或藥品或補品或日用品,都是姑媽需要的。每到這天,姑媽會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的,人也比平時精神許多。
父親一到,姑媽就忙起來,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就端到父親面前。父親每月有三十斤糧票,因為補貼家里,常常處于饑餓狀態(tài)。姑媽心知肚明,只要父親來訪,總要給他開小灶。
1972年秋,奶奶的生命走到了盡頭。臨走前,奶奶拉著爸媽的手再三叮囑,一定要照顧好姑媽。姑媽聽了失聲大哭,撕心裂肺地哭,這是八歲的我聽到的最悲痛的聲音。
此后,我們依然每晚都要到姑媽家坐坐,媽媽領著去的。父親也像過去一樣,每次回家都要去看看姑媽,吃一碗姑媽下的面條。這期間,父親同母親商量,等有能力了,給姑媽蓋一間大些的房子。可姑媽沒能等到這一天。1977年春,父親也走了!父親才46歲啊,他的五個孩子,最小的才6歲!
那幾天,我們像掉了魂似的,只知道哭哭哭。后來還是叔叔和舅舅出面,才把喪事辦妥。姑媽呢,狀態(tài)比我們還要差,從父親咽氣時起她就一直守在旁邊,一直流淚不止。最后還是母親出面,才把她勸住。
父親一死,姑媽就急速地衰弱下去,吃什么藥都不管用。媽媽急壞了,放下手里的工作,帶著姑媽上縣城、進省城,只要聽說哪里能治姑媽的病,多遠都去。那時我們在上學,家里還養(yǎng)著豬啊羊的,哪能離開大人呢?更要命的是,父親不在了,家里少了重要的經濟來源,母親是村干部,掙的工分年底才結算。我們雖然每月有30元撫養(yǎng)費,然而這些錢只夠我們吃飯和上學。為了給姑媽治病,媽媽將伴隨父親20年的自行車賣了,將她和父親的兩塊手表賣了,將還沒長大的豬和羊也賣了。姑媽急得直哭:“你怎么能這樣?。∧惆褨|西都賣了,今后怎么過!”媽媽說:“只要你好好的,我們就好好的?!?/p>
可是,媽媽的努力沒能留住姑媽。十個月后,姑媽也走了,是在媽媽的懷里走的。
安葬姑媽前,母親跟我們商量,要把姑媽葬在父親旁邊。這是啥意思?沒出嫁的姑娘,應該葬在父母身邊??!
母親含著淚說:“孩子,有些事該告訴你們了?!彪S即,我們便聽到了一個天方夜譚般的故事。
55年前的一個夜晚,爺爺勞作回來,聽到嬰兒的哭聲,近前一看,是個女孩。“作孽!”爺爺狠狠地罵了一句,隨即把女孩抱回家,并給她取了個非常吉祥的名字——喜鳳。九年后,奶奶生下了父親。爺爺同奶奶商量,想把喜鳳許配給父親。十五歲時,父親參了軍,跟隨部隊南征北戰(zhàn)。這期間,爺爺提起過她和父親的婚事,喜鳳沒同意。喜鳳說:“我比他大九歲呢,再說他出去這么久,或許已有了意中人。”
喜鳳說得對,父親參軍時是一人,回來探親時是兩人。母親是父親的戰(zhàn)友,也是救命恩人。西南剿匪中,父親受了重傷,是母親把他背回來的。
奶奶很愧疚,到處托人,要幫喜鳳找個好婆家。喜鳳說:“媽,這輩子我哪也不去,就守著您!”
這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好端端的爺爺突然栽倒在飯桌下。那時父母都在縣城工作,兩個孃孃已經出嫁,二叔三叔還是半大的孩子,奶奶又是一雙小腳,能派上用場的,只有喜鳳了。喜鳳二話沒說,背上爺爺就往外奔。十幾里路啊,背到醫(yī)院時,已累得站立不住??蔂敔斶€是走了,喜鳳急得雙腳跳:“都怪我,為什么不能走快點,為什么不能走快點啊!”哭著哭著昏了過去。從那以后,喜鳳的身子就沒舒服過。奶奶更愧疚,把父親叫回來罵了一頓,說他是長子,家里的擔子應該由他挑。他如果不離家,爺爺就不會死,喜鳳就不會病。
父親垂著頭一聲不吭,完了跟母親商量,想回家盡孝道。母親說,要回也是我回,你受過傷,吃不得辛苦。不久,母親就辭掉縣里的職務,回到村里工作。后來,二叔三叔相繼成親,喜鳳見家里住房緊張,堅持要搬出去住??墒沁@個時候,喜鳳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母親就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在自家旁邊給她蓋了間小屋。我們出生后,奶奶和媽媽都讓我們喊喜鳳姑媽,要我們一輩子孝敬她。
姑媽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們。怪不得奶奶對姑媽這么好,怪不得姑媽對我們這么親,原來是這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