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條龍
龖念dá,群龍騰飛的樣子。本義為鬼魂飛的樣子,在《說文解字》中,許慎將“龖”解為“飛龍之狀”。
2.三條龍
龘念dá,古同“龖”,龍騰飛的樣子,2024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主題“龍行龘龘,欣欣家國”。
3.四條龍
四龍疊起,讀為zhé,出處為金代集字篇目《五音篇?!罚硎締?、嘮叨、嘈雜。
4.飛龍?jiān)谔?/p>
說到與龍有關(guān)的成語,“飛龍?jiān)谔臁苯?jīng)常被人提起,而南漢一個(gè)皇帝,就用這個(gè)語義給自己造了一個(gè)字“龑”,讀yǎn,“以應(yīng)龍見之祥”。
5.龍飛組合
龍和飛組成的字,《康熙字典》里沒有釋義,也沒有標(biāo)注出處,讀mǎng。
6.干、龍互通
“干”和“龍”的組合,這三個(gè)字讀音都是jiān,可互通,意思是“龍(背)脊上的鬃毛”。
7.有龍有雨
有龍就有雨,龗讀líng。《說文·龍部》說:“龗,龍也?!绷硗?,這個(gè)字也通“靈”,神靈、良善的意思。
8.有龍則靈
龓字在《康熙字典》顯示有兩個(gè)讀音:讀lóng,意思是馬籠頭;讀lǒng,意思是兼有、牽、乘馬之意。
9.有龍有馬
中國人愛說“龍馬精神”,龍和馬在一起,也能組成字?!犊滴踝值洹方忉專阂酏垼榜R,又人名,讀lóng。
(摘自《金華晚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