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省揚州市竹西中學 周芯宇
在我看來,揚州的雨是自成一派的。
煙雨空蒙,像彌漫的炊煙一樣,但又帶著幾分濕潤,沉甸甸的。柳梢上、發(fā)梢上都是細密的雨珠。春梅卻俏生生地立在枝頭報春。
雨天的清晨和一碗三鮮餛飩是絕配的。不信?
你瞧——騰騰熱氣伴著香味從早餐店向外涌,吸引了眾多食客。一個男人奔進店來:“老板,來碗餛飩!”
“好嘞!”
一碗餛飩被端了上來,個個小巧玲瓏,皮薄如蟬翼,隱約露出淡粉色的肉餡。說揚州人是最會吃的,一點也不假。咬上一口,鮮得你眉毛都要掉了。
街上是簌簌的雨和熙熙攘攘的行人,檐下是熱騰騰的餛飩和片刻悠閑。只消一碗,叫人周身通泰,初春的寒冷便被一掃而光。
校園里的雨雖少了點煙火,但添了幾分少年的氣息。這雨來得大,來得猛,一會兒,操場上、道路上便積了水洼。我站在走廊上,只覺雨滴數(shù)以千計、萬計地向下落,樹葉被砸得沙沙作響。
過了一會兒,就只剩下毛毛細雨了。此時,同學們早已按捺不住,如脫韁的馬兒奔向操場。大家嬉戲打鬧,臉上滿是青春的熱情與肆意,歡快的笑聲都要將竹葉上的雨珠兒震落了。
放學了,校門口的街道又熱鬧起來。紅色、藍色的大傘在街邊撐起,小販們都出攤了。熱乎乎的脆燒餅、炸得刺刺冒油的臭豆腐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揚州老鵝的攤前排著長長的隊伍……
不知道是哪位攤主的小狗,搖著尾巴去肉攤討肉。正剁老鵝的大叔見它來,就像見到熟客似的,熱情地和它打招呼,順手一揚,一塊骨頭就賞給它了。要是還有認識它的客人,總要掏出些好吃的逗它樂。
“旺財——收攤嘍!”攤主一聲呼喚,它才依依不舍地一搖一擺回到主人身邊。
“你這又到哪蹭吃蹭喝去了?”攤主的話惹得眾人大笑。
市井長巷,聚攏是煙火,攤開是人間。在大街小巷,角角落落,每個人都在努力生活著。就像這場雨一樣,總在不經(jīng)意間撥動著塵世的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