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車,一路樹木帶著宿雨,綠得發(fā)亮,地下只有一些水塘,沒有一點塵土,行人也不多。又靜,又干凈。(“又靜,又干凈”,寫景狀物,寥寥數(shù)語將雨后的空明與靜謐勾畫出來了。)
想著到還早呢,過了紅山頭不遠(yuǎn),車卻停下了。兩扇大紅門緊閉著,門額是國立清華大學(xué)西山牧場……
過了兩道小門,真是豁然開朗,別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剛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擠著我我擠著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來上一棵,疏不是?誰愛看?(“多得好”“疏得好”“疏不是?誰愛看”等詞語在不經(jīng)意的敘寫中,寫出了松堂布局合理、空曠隨意的特點,體現(xiàn)了所狀之景的自然雅趣,表現(xiàn)了作者的自然與淡定。)這兒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來得好。中間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這座亭子高大軒敞,對得起那四圍的松樹。大理石柱,大理石欄桿,都還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沒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凈幾,坐下來清清楚楚覺得自己真太小,在這樣高的屋頂下。樹影子少,可不熱,廊下端詳那些松樹靈秀的姿態(tài),潔白的皮膚,隱隱的一絲兒涼意便襲上心頭。(寫景時空交錯,又秩序井然,松堂的“豁然開朗,別有天地”深深地鐫刻在了讀者心中。)
堂后一座假山,石頭并不好,堆疊得還不算傻瓜。里頭藏著個小洞,有神龕、石桌、石凳之類??墒峭膺吙?,不仔細(xì)看不出,得費點心去發(fā)現(xiàn)。假山上滿可以爬過去,不頂容易,也不頂難。后山有座無梁殿,紅墻,各色琉璃磚瓦,屋脊上三個瓶子,太陽里古艷照人。殿在半山,巋然獨立,有俯視八極氣象。天壇的無梁殿太小,南京靈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山上還殘留著些舊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時在西山練健銳云梯營用的,在陰雨天或斜陽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樣,前年春天倒下了,看著怪不好過的。(運用對比的手法,將此處假山、無梁殿與天壇的無梁殿、南京的靈谷寺進(jìn)行對比,突出了松堂無梁殿空曠、明亮的特點。)
可惜我們來的還不是時候,晚飯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們什么都談,又賭背詩詞,有時也沉默一會兒。黑暗也有黑暗的好處,松樹的長影子陰森森的有點像鬼物拿土。但是這么看的話,松堂的院子還差得遠(yuǎn),白皮松也太秀氣,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詩,那才夠陰森森的味兒——而且得獨自一個人。好了,月亮上來了,卻又讓云遮去了一半,老遠(yuǎn)地躲在樹縫里,像個鄉(xiāng)下姑娘,羞答答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將月亮寫活了,讓讀者身臨其境。)從前人說:“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保ㄒ米匀欢N切,豐富了內(nèi)容,詩化了情感。)真有點兒!云越來越厚,由他罷,懶得去管了??墒窍?,若是一個秋夜,刮點西風(fēng)也好。雖不是真松樹,但那奔騰澎湃的“濤”聲也該得聽吧。(作者是一位高明的寫景者,運用烘托等表現(xiàn)手法,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選自《朱自清散文選集》,有刪改)
◆賞析
本文堪稱游記中的經(jīng)典。一是文脈清晰,枝而不蔓。全文以時空交錯為序,依次寫了一天的行程,同時,描繪了松堂、假山、月亮等景色,給人以美的享受。二是語言自然平和,言而有味。簡潔的語言折射出豐富的思想和內(nèi)涵,寫景狀物,隨意而為,自然淡定。三是技巧高超,意味深長。如文中在寫無梁殿時,用了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這就凸顯了無梁殿的空曠、明亮。
【付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