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朋友給我看一張合影,合影中都是老年人,他們面對鏡頭,坐一排、站一排,笑容可掬,看樣子像在舉行老同學聚會。
我一看,贊嘆道:“他們氣質(zhì)都很好,應(yīng)該都是知識分子。”
朋友說:“確實。他們都是科學家,而且好多人父子兩代都是科學家。但是……”
但是她不知道我是怎么看出來的。因為照片中大部分人的穿著都很樸素,他們都是白發(fā),不染也不燙,穿的沖鋒衣是兒女淘汰下來的,也沒有佩戴?;帐裁吹?。
我說:“這一個個坐得多端正?!?/p>
一個天天上講臺、進實驗室、經(jīng)?;卮鹩浾咛釂?、動不動就要在大會上演講的人,與一個從來不見陌生人、一生沒有在公開場合說過一次話的人,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年輕時,并不太懂“氣質(zhì)”這個詞的意思,覺得它不過是一種體態(tài)。我們會贊美一個芭蕾舞演員是優(yōu)雅的,事實上她可能一字不識。而一個與她同齡的博士,可能是灰頭土臉的,雖然他腹有詩書,但他說的專業(yè)知識你可能聽不懂。
后來,我漸漸發(fā)現(xiàn):氣質(zhì)是一朵時間的玫瑰。閑來無事時,一個人開始看書,另一個人開始抖腿—無論如何你都得承認前者的氣質(zhì)更好。如果這樣的行為模式延續(xù)很多年,前者自然有了靜氣。他習慣先閱讀或聆聽,再思考,最后才發(fā)表意見。
你的行為,會在你的一生中留下痕跡:你挺拔的肩背來自自我訓練,而自我訓練的核心是自我要求、自我規(guī)訓;你的見多識廣來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做萬種事,你自然不會少見多怪,自然會寬宏大量。
費孝通說:“每天生活在熟悉的人中間,做一成不變的事,是不需要語言的?!北热?,你媽喊你爸:“那個誰,給我把那個啥拿來?!睍r間久了,語言能力自然會退化。
如果到了中老年,還保持一個驚人的詞匯量,說明你始終在學習,始終在改變。
中國人愛說“相由心生”,大概就是善良的人比較美的意思。但善良肯定是會落到具體形象上的。
勤快的人,看著就比較干凈、清爽、利索;認真工作的人,看著就有勃勃生機;常與同事、客戶、學生家長等積極溝通的人,較有教養(yǎng);遇到問題就努力去解決問題的人,不示弱;真正去愛某個人的人,會自然而然地看到他人的需求,溫柔且耐心。
套用一句常用語:健康生活是最好的醫(y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