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豐婷
文題亮相
什么是穿透力?
排除周圍所有的紛紛擾擾,一心盯著前行的路,就是穿透力。你可以穿透黑夜,看到星光;你可以穿透交通擁擠的地方,走向遠方;你可以穿透外界的干擾,專注學(xué)習。這就是穿透力。
請以“穿透迷霧看星光”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不得抄襲、套作;③書寫工整,卷面整潔;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泄露個人相關(guān)信息。
思路導(dǎo)航
作為命題作文,審題立意是最關(guān)鍵的一步。根據(jù)材料的提示,我們第一時間要確定“穿透”在這里指的是專注目標、堅持不懈,同時指向我們在寫作時需要具體細致地描述如何穿透,即如何“排除周圍所有的紛紛擾擾”,將自己的眼睛始終聚焦在前行的路上。題目中的中心詞“星光”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象征著夢想、理想、初心。
文體上,寫記敘文、議論文皆可。記敘文著力于描述事件,爭取在立意方面有所升華,能夠觸類旁通、以點帶面。議論文可以通過列舉相關(guān)事例來支撐自己的觀點,也可以通過對比論證來證明“只有專注目標、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到達理想的彼岸”這一觀點。
佳作展示
穿透迷霧看星光
◎陳匯文
前行路上,我們總會有陷入迷茫的時候,我們能做的,便是做好自己,穿透迷霧,獲得那束屬于自己的星光。
剛升入初中時,我總會因為別人的評論而感到手足無措?!澳愕淖謱懙谜鎭y!”“你書包的顏色好幼稚啊!”“你唱歌確實不太好聽。”難道我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樣不堪嗎?一句句負面評價讓我陷入了無盡的迷茫與自卑中。
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困惑,便趁著假期帶我去爬山。
清晨,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讓人感到十分舒適。盡管遠處的山被層層迷霧所籠罩,卻讓我更加向往迷霧下的景色了。爬到半山腰,我們在亭子里休息時,隱約聽見了清脆的水流聲。我出于好奇,循著聲音,邊向前走邊探頭,想找到這水聲的來源。走著走著,那水聲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突然,我瞧見樹葉的間隙中好像有幾縷銀絲在向下飄蕩。我激動地向前走去,沒錯,是流水!是高山流水!
我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這悅耳的泉水叮咚,它仿佛是大自然的樂師:那泉水聲有時激越如仰天的長嘯,有時爽朗如清脆的銀鈴,有時悄悄如情人的私語,有時又緩緩如低聲的吟唱。多么美妙的大自然之歌??!
正當我感嘆時,卻突然想到:“如此美妙的泉聲,若是無人欣賞,豈不是浪費了嗎?”
我問媽媽,媽媽卻只是對我笑了笑:“怎么會浪費呢?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就算無人來聽,山愛聽、樹愛聽,大自然的一切都愛聽!”她停了停,看著我說,“又或許,它根本就不需要唱給誰聽,唱給自己聽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何必去在意他人呢?”
聽了媽媽的話,我愣住了:“是啊,何必在意他人呢?做好自己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啊,何必總活在別人的‘評論區(qū)呢?”
我們繼續(xù)向上爬,不久便到了山頂。此時,迷霧散去,山川美景盡收眼底。前行的路上,我們總免不了聽到他人的評論,但那又何妨?我們要學(xué)會做好自己,排除周圍的一切干擾,一心盯著自己的路,勇往直前——這,便是穿透力。
我們永遠都不要因他人的評論而感到不悅甚至自卑,也永遠都不要活在他人的“評論區(qū)”。因為只有穿透層層迷霧,才能看到屬于你的那束星光!
●點評
作文通過記敘小作者的一次爬山經(jīng)歷,讓他學(xué)會了如何看待他人的評論;撥開不自信的“迷霧”,堅持做自己,終得以看到星光?!按┩该造F”一詞一語雙關(guān),表面上是登臨山頂,美景盡收眼底;實際上指向的是自己。
作文敘議結(jié)合,恰到好處的環(huán)境描寫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懊造F散開,終見星光”,畫龍點睛,升華主旨。
穿透迷霧看星光
◎鄭浩宸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xué)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穿透迷霧看星光”。
“穿透迷霧看星光”,本質(zhì)上是在我們學(xué)習、生活、工作時,一旦下定決心努力向前,便不再受外界困擾,始終如一,最終摘得勝利的果實。
穿透迷霧,不改初心。我們都曾學(xué)習過黨史,讀過《紅星照耀中國》。那時,針對彭德懷、朱德、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國民黨和外界人士都曾給他們開出豐厚的條件讓他們加入,可他們卻不改初心,堅定地為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領(lǐng)導(dǎo)的紅色革命不懈奮斗。譬如朱德,有人曾給予其高官厚祿,但他斷然拒絕,輾轉(zhuǎn)大半個中國,不辭辛勞前往柏林尋找中國共產(chǎn)黨。偉大的紅色革命勝利后,他們也名垂青史,為后人傳頌。他們穿透迷霧,突破種種阻撓與誘惑,方見璀璨星光。
穿透迷霧,不屈威武。蘇軾一生經(jīng)歷了大大小小頗多挫折,先后被貶至黃州、徽州、歙州等荒蕪之地,亦到過偏僻的海南,但他并未因此而自暴自棄,反而以樂觀豁達的情懷看待一切,并造福一方百姓。他穿透迷霧,不畏艱難,看得星光,為后人敬仰,成為杰出詩人的同時,也在當?shù)厝诵闹辛粝铝穗y以磨滅的印象。
穿透迷霧,不懼孤獨。林則徐不為苦難所折服,寫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千古名句,即使僻處一隅,卻依然為人民服務(wù),最后永駐人民心中;屠呦呦年少時甘坐冷板凳,不畏困難,堅定理想,終獲諾貝爾獎;著名作家老舍、巴金、冰心等人,他們?yōu)榱宋膶W(xué)事業(yè)不斷奮斗,亦不為名利所動,專注投身于寫作之中,終成一代名家,受萬人敬仰。
撥開云層,便見月明;穿透迷霧,便得星光。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自暴自棄、半途而廢呢?我們更應(yīng)不為周圍事物所困擾,明智而篤行。
祝各位同學(xué)能穿透層層迷霧,見得閃耀星光。
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點評
小作者別出心裁,以演講稿的形式奪人眼球,邏輯清晰、層次分明。
作文開門見山地亮出觀點,通過正面舉例,“不改初心”——“不屈威武”——“不懼孤獨”,無論哪種境遇,主人公都堅持目標不動搖,層層抽絲剝繭,充分闡述主題,并通過結(jié)尾有力的呼吁給讀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間。小作者引經(jīng)據(jù)典,名人故事信手拈來,體現(xiàn)了其豐富的知識儲備,增添了作文的說服力,讓人讀后熱血沸騰。
【福建福州市延安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