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輝
傲氣與傲骨,二者都帶“傲”字,但實質(zhì)卻不同。傲氣,通常指自高自大、唯我獨尊的神態(tài)或作風。傲骨,往大里說是氣節(jié)與操守,往小處講是要強和自尊。傲骨,是后天養(yǎng)成的。一個人沒有一點傲骨,傲氣就會趁虛而入。
傲骨如同長相,不同素養(yǎng)、不同品行的人,身上的傲骨,也各不相同。蒲松齡在《聊齋志異·葉生》中,用“行蹤落落,對影長愁;傲骨嶙嶙,搔頭自愛”來贊譽他筆下的主人公。“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民族英雄林則徐錚錚傲骨的生動縮寫。
朱自清先生,晚年患有嚴重胃病。全家12口人,飯尚且吃不飽,哪有余錢治病。彼時,國民黨勾結(jié)美國發(fā)動內(nèi)戰(zhàn),而美國又執(zhí)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美援面粉”的宣言書上毅然簽名。1948年,貧困交加的朱自清臨終前囑咐夫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后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面粉。”雖然并非豪言壯語,卻折射出凜然傲骨。毛澤東曾高度評價:“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熳郧逡簧碇夭?,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p>
徐悲鴻先生說過,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徐先生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置個人生死安危于不顧,以畫筆為利劍匕首,用作品來喚醒民眾。對內(nèi),揭露當局的黑暗統(tǒng)治;對外,鞭撻日寇法西斯的侵略行徑。這種難能可貴的愛國精神背后,是錚錚傲骨的支撐。
共產(chǎn)黨員身上的傲骨,是在危難關頭,一馬當先、勇往直前;是在關鍵時刻,身先士卒、迎難而上。日常工作中,共產(chǎn)黨員的傲骨主要體現(xiàn)在:不人云亦云、不溜須拍馬、不違背初心。黨史上,這樣的黨員層出不窮、不勝枚舉。
反觀當下少數(shù)黨員干部,傲骨蕩然無存,傲氣渾身四溢——在上司面前,點頭哈腰,奴顏婢膝;在下級面前,唯我獨尊,道貌岸然;在群眾面前,盛氣凌人,不可一世。一旦傲氣十足,定然迷失自我,乃至自我膨脹。曾有一落馬官員懺悔道:隨著職務的升遷、權力的增大,思想也悄然發(fā)生著變化,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收受賄賂,一步步墜入貪腐深淵。
人生在世,傲氣要不得,傲骨很可貴。正所謂,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消除傲氣,遠離狂妄自大、胡作非為;呵護傲骨,務求挺直腰桿、是非分明。這樣,才能做一個正直的人、大寫的人。
責任編輯 / 鐘?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