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兆仁
我們一家三口走出魚湯面館的時候,兒子突然左轉(zhuǎn),跑向附近的便利店,說要買幾瓶水。
熱燙燙的魚湯才喝下去一大碗,又買什么水?我心里疑惑,腳步跟著他的步伐。兒子俯身察看一排大瓶純凈水的標牌,然后用征求意見的口吻說:“這種,買四瓶吧!”
我仍是一臉狐疑,他一直堅持飲用無糖飲料,今天怎么要買純凈水?而且是5升裝的?愛人倒是眼疾手快,搶著掃碼買單:4瓶,36元。
回到停車位,兒子打開汽車后備箱,我發(fā)現(xiàn)那里同樣有4 瓶瓶裝水,他這才抖露謎底:“外婆他們這兩三天,夠用了吧?”我立刻反應過來,脫口而出:“喲,外公外婆要感動了,這個都想到他們?!?/p>
冬至之后的一天,小城突然降溫。岳父岳母剛剛搬進的新居,樓棟的水管總閥凍住了,家里用水告急。小區(qū)物業(yè)倒是重視,緊急安排物業(yè)拎水上門。吃的用的,一天三次。我們從省城回來才得知這一突發(fā)狀況。愛人提出再跟物業(yè)反映,敦促盡快解決。我建議向市民熱線投訴,效果可能更好。剛從國外回來度假的兒子,什么也沒說。晚上,我們?nèi)胱「浇馁e館后,他就悄悄買了四大瓶純凈水,第二天早上又追加了四瓶。他以少有的關(guān)心口吻對外婆說:“喝水還是喝這個吧,拎來的水留著洗漱用?!?/p>
外婆是個善于表達的老人,給了兒子一頓花式夸贊。此時,愛人在我身邊嘀咕:9塊錢,一瓶,我是咬著牙付的。我知道年過半百的她,花錢買水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嘴上雖然叫好,心里還是有點疼。
這個雞毛蒜皮的家庭瑣事,假如沒有發(fā)生后續(xù)的故事,也許沒有提它的意義。
回老家時,我們第一站直奔農(nóng)村,看望我的老母親。90 多歲了,老人看到久違的孫子,比過節(jié)都開心,趕緊叫人張羅吃的喝的。上上個月回來看她時,媽媽抱怨家里長的稻米不好吃,吃夠了,不想吃。上個月回家,我留心買了些掛面、方便面,一生沒有嘗過方便面的老母親胃口大開。這次回來,我早早買了兩袋名牌大米,想讓媽媽嘗嘗味道??吹锦r亮的包裝袋,媽媽眼睛一亮,可能是她第一次見到真空包裝的大米。我指著包裝袋,放大聲音說:“媽,這是好米,馬上叫她們煮了吃!您覺得可口,我就再買?!弊詈螅矣侄嗾f了一句:“這一袋10斤,50塊,肯定比家里長的好吃?!?/p>
本以為我的補充強調(diào),會大大激發(fā)媽媽吃米的興趣??墒牵憬阋恢芎蟠騺黼娫挘謿庥旨保猴堉蟪鰜砹?,媽媽不吃。她還把米袋藏起來不讓煮,說要等你們過年回來再吃,我只好煮陳米給她吃。唉,沒辦法!
姐姐回來照顧媽媽的這幾年,每次打電話,幾乎都是“投訴”老母親,幾乎都以“沒辦法”結(jié)束。我突然后悔在家那天的“多說一句”。我以為貴的米好吃,好吃的米媽媽會愛吃,所以特別強調(diào)米的好,米的貴。而媽媽覺得,好的米,貴的米,肯定要在重要時候享用,要留給重要的人。這一代人,省吃儉用已刻入基因。
老母親錯了嗎?在我的小家里,現(xiàn)在有什么好的、貴的物品,哪一樣不首先想到兒子?寧可不要,也會留著。所以,問題在我,錯在我的自以為是。
想想兒子處事的淡然,那天他如果反復提醒外公外婆:這是純凈水,喝下去對身體好……這瓶水,9塊錢呢!外婆同樣會感激,可是一轉(zhuǎn)身會不舍得喝,想著留著有客人來時喝,甚至會拿到樓下超市,換點醬油醋回來。
好心不是都能辦成好事,有對象問題,有程序問題,有邊界問題,還有不為人所重視的話術(shù)問題,以為親人之間就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話術(shù)背后是站位問題,是思維方式的問題。歸根結(jié)底,人與人的交往,要會換位思考,要有“對方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