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茗
我的視線在畫布與參照物之間快速移動著,畫筆在顏料盒里輕捷地跳躍,只寥寥幾筆,一只小雀兒便探頭探腦地落在溪岸上,點綴了這生機盎然的景象。
還有至關重要的一步——我的作品沒有名字,但叫“春意”也好,“萬花叢中”也罷,都不能免俗。正想著,一本畫冊撞入我的眼簾。我翻開一頁,回憶如蝴蝶翩躚,涌入腦?!?/p>
鵬
臺上的選手落筆穩(wěn)重又不失速度,只見他筆尖輕輕一提,鯤鵬的羽翼便落在畫布上……一幅《鯤鵬圖》完成,熱烈的掌聲如潮水般涌來,持續(xù)了好久。
那幅畫令我印象深刻。于是,我用油畫棒也畫了一幅“鯤鵬圖”——一只大鳥沖破云霄,遨游于九天之上,雙翼輕輕一振,似乎就能掀起云潮?!八╊篱g萬物,配得上一句‘大鵬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是我當時的自評。雖然現在看來,那幅畫筆跡拙稚,鯤鵬的形態(tài)和傳說中神獸的形象完全搭不上邊,但真有一股子直擊蒼穹的沖勁兒。所以,那幅畫被我命名為《鵬》。
無 名
“你還是要多練……”老師的連聲嘆息如一道道驚雷擊碎了我的傲氣。已記不清有多少張被眼淚浸濕的畫布,想不起有多少次在畫室留到月上枝頭,多少次生氣地想把畫布撕毀卻又舍不得下手……人們常說,學美術的日子是同作品一般美麗的,但那時的我只知道,這一幅幅畫作背后無數次的練習,才是對我那段時光最真實的寫照。
苔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焙髞?,我著手研究起了“苔”。然而,苔蘚、苔花這些最渺小的事物畫起來卻并不簡單,不光需要細致入微的觀察,還要有長久的耐心。
一小叢苔花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墻角,沒有陽光照耀,沒有蜂蝶作伴,但它依舊盛開,一天天生長,一節(jié)節(jié)拔高,直到觸及了那一束來之不易的光……這幅畫的手法與技巧我不予評價,但倘若要把這段經歷命名為《苔》,那的確是貼切的。
到這里,這本小小的畫冊就結束了,那一幅幅畫紙拼湊出一個個故事,一個個故事還原出一場場經歷,但在回顧了那一場場經歷后我才發(fā)覺,其實我并沒有大鵬鳥的翅膀,也沒有獲得命運的青睞,就如《無名》一樣毫不起眼;但是,千萬幅《無名》積累起來就不平凡,千萬朵苔花盛放開來就不渺小……
原來,持之以恒,才能學有所成。
思忖片刻,看向眼前的畫布,我似乎有了一點頭緒。
“想好你的參賽作品叫什么了嗎?”
“嗯,想好了!就叫《經歷》!”
●點評
文中,小作者在給自己的畫作命名時,回憶了其學習繪畫時的一幕幕:從胸懷“鯤鵬”般的遠大志向,到默默地堅持練習,再到如苔花般努力生長,進而領悟到“持之以恒,才能學有所成”的道理,讀后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