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福森
秋風起了。
王宮里,夜風凄冷,月光寂寞,秋草枯黃,樹木光禿禿的。
御廚易牙端著一只熱氣騰騰的金鍋,走進王宮,把金鍋輕輕地放在桌面上。齊桓公吸溜著鼻子,掀開鍋蓋,一股奇異的肉香撲面而來,滿滿的一鍋燉肉冒著熱氣,色澤金黃,肥瘦相間。
齊桓公端起肉來,剛想吃,鍋不見了,肉也不見了,像一縷輕煙飄散得無影無蹤。哦,那是幻覺。齊桓公深深地嘆息一聲,回到現(xiàn)實中,肚子里一陣接一陣咕嚕嚕地響。他感覺更餓了,頭暈眼花,虛汗直冒,有氣無力。
很多天沒有東西吃了。
窗外,一彎新月如鉤,投下清冷的月光,一地霜白。
齊桓公像一條饑餓的野狗,蜷縮著瘦弱的軀體,在被窩里瑟瑟發(fā)抖。
他想起了易牙。
易牙做御廚有很多年了。
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易牙進了王宮——
齊桓公最寵愛的愛姬衛(wèi)長姬病了,病得不輕,拉稀,嘔吐,滴水不進,吃什么吐什么。眼看著衛(wèi)長姬一天天地瘦下去,御醫(yī)束手無策。齊桓公急了,下令征調(diào)天下大廚,誰能做出愛姬能吃下去的食物,重獎!
易牙應征進宮了,精心做了一鍋湯,也不知用啥食材做的,反正易牙端上來時,衛(wèi)長姬遠遠地就聞到一股濃香撲面而來,頓時精神一振,吃了個精光。吃完,病居然好了一大半;又調(diào)理一段時間,病全好了。
就這樣,易牙留在了王宮里,專職為齊桓公做飯。
易牙,天下第一名廚。
易牙的廚藝有多高?民間傳聞:“淄澠之合者,易牙嘗而知之?!本褪钦f,淄河水和澠河水味道不一樣,把兩者混在一起,沒人能分辨出來,但易牙可以。又云:“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币馑际?,要吃到天下最佳的美味,唯有找易牙。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易牙對食材、調(diào)料、火候,乃至刀法、柴火、廚具、餐具等等的研究和應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高超的廚藝,普天之下,無人可及。
比如齊國名菜“魚腹藏羊肉”。在齊國,水產(chǎn)以鯉魚為最鮮,肉類以羊肉為最鮮,但這兩樣食材都有缺點——做得不好的話,一個易腥,一個易膻,特別考驗廚師的功底。易牙就厲害了,他直接讓鯉魚和羊肉搭配,把羊肉塞進魚肚里,加上各種作料,做成一道名菜,取名“魚包羊”。
魚包羊出鍋后,色澤光潤,外酥內(nèi)嫩,鮮美異常。齊桓公吃得滿嘴流香,贊不絕口。
據(jù)說,以前“鮮”字是由三個“魚”組成的,但易牙做出這道“魚包羊”后,“鮮”字就變成“魚加羊”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易牙在宮中有很多年了。
縱然有易牙這樣的天下第一名廚,縱然易牙廚藝絕妙,無人匹敵,但久而久之,齊桓公也吃厭了易牙做的菜。有一天,齊桓公看著滿桌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沒有半點兒食欲,唉聲嘆氣。
易牙誠惶誠恐,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齊桓公問易牙:“有什么新鮮的菜肴嗎?”
易牙搖頭。
良久,齊桓公感嘆說:“寡人什么都吃過了,吃厭了,吃膩了,吃煩了,唯獨沒有吃過人肉,不知其味如何?!?/p>
易牙跪伏在地,久久不語。
第二天中午,易牙端上了一鍋燉肉。
齊桓公聞到了一股詭異的肉香,跟以往所有菜肴的香味不同。頓時,他胃口大開,拿起筷子大快朵頤,很快便將這鍋燉肉一掃而光。
吃完,齊桓公抹抹嘴,問:“這是什么肉?以前沒吃過?。 ?/p>
“人肉?!?/p>
“什么?!”
易牙的眼淚掉下來了:“確實是人肉!君上所吃的,乃臣之幼子!”
齊桓公頓時感動得不得了,拉起易牙,想說什么,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第二天,齊桓公提拔易牙為官,使其不離左右。齊桓公想,易牙如此忠君,既擅廚藝,當然也能做官。一時間,易牙權(quán)傾朝野,成了僅次于管仲的權(quán)臣。
管仲病重,危在旦夕,齊桓公去探視,詢問后事安排。管仲語重心長地說:“當今天下大亂,群雄爭霸,強敵環(huán)伺,國事日危,望君上保重身體,治國圖強,善待百姓,遠離小人,如易牙、豎刁、開方等人,勿用為好……”
齊桓公十分驚訝:“易牙烹子奉君,如此忠心,天地可鑒,為何不可用?”
“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何有于君?”言罷,管仲大口大口地吐血,昏迷過去,當夜病亡。
齊桓公不以為然,依然重用易牙等人。
不久,易牙、豎刁等人趁亂發(fā)動宮廷政變,擁立公子無虧為國君。易牙將齊桓公囚禁在王宮里,加高圍墻,封死宮門,任其自生自滅。齊桓公在空蕩蕩的王宮中,靠吃老鼠、蟑螂、鳥蛋、蟲子、池魚、竹筍、樹皮、草根等果腹,生吞活剝,茹毛飲血,能吃的吃,不能吃的也吃,最終,活活餓死。臨死前,齊桓公想起管仲臨終之言,含淚嘆息道:“嗟乎!圣人之所見,豈不遠哉!若死者有知,我將何面目以見仲父乎?”
彌留之際,齊桓公依稀看見一個面目模糊的人影,捧著一鍋香味四溢的燉人肉,慢悠悠地向他走來……
秋風蕭瑟,殘陽如血,映照著王宮里的枯草、樹木、竹林、曲徑、假山、池沼和亭臺樓閣,像披上了一層縹緲的血色的云霧。
[責任編輯 小 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