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瑕
又是十五了,夜幕低垂,偶一抬頭,只見一輪銀盤不知何時悄然升起,如同一位優(yōu)雅的女神款步而來,逐漸揭開夜幕的面紗,破開黑暗的守望。我放下手中的筆,欣然出門,準備沐浴一次久違的月光。
我喜歡月亮,更喜歡在月光下散步。沐浴著月光,我的心開始自由行走。
小時候,對月亮的了解都來自古詩,似乎每一位詩人都與月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到“共看明月應(yīng)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是只身行走于山川湖海間,不堪思鄉(xiāng)之情的愁緒;從“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到“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是不見卿卿,獨以月為伴的悵然若失;從“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是掛念摯友安危,期盼來日重聚的心愿。
月亮,是一種牽掛,舉頭望月,便知其意。然而年幼的我并不懂這些復(fù)雜的思緒,只覺得月亮是好看的,月亮是神秘的。
直至某個寒假,和同學(xué)一起赴美游學(xué),這是我第一次離家遠行。最初的興奮勁過后,我開始陷入想家的情緒,無法自拔。某天吃完晚餐后,走出餐廳,只見一輪明月懸掛在空中。那一刻,想家的思緒在月光的照耀下默默涌動。沐浴著柔和的月光,我第一次懂了“月是故鄉(xiāng)明”的含義。說來也妙,在孤獨的異鄉(xiāng),我讀懂了月亮,月亮也讀懂了我。
在后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時常趴在窗臺上,靜靜地等待月亮的出現(xiàn)。月光灑在窗前,窗外便有了畫,有了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