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汪平
收稿日期:2024-01-12
作者簡介:陳勇(1982—),男,大專,工程師,從事工程管理工作。
通信作者:汪平(1978—),男,大專,工程師,從事工程管理工作。
摘要 城市化發(fā)展中高速公路線路范圍不斷擴大,沿線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厚砂卵層地質頻出。為提升高速公路建設水平,應根據(jù)高速公路項目地質情況,科學選用施工工藝。文章結合某高速公路橋梁項目,分析厚砂卵層地質下旋挖鉆孔樁施工技術要點,明確旋挖鉆孔樁施工技術原理,以突出特殊地質下旋挖鉆孔樁技術應用優(yōu)勢,完善高速公路樁基技術方案,保障高速公路樁基質量。
關鍵詞 高速公路;厚砂卵層;旋挖鉆孔;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 U445.55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11-0099-03
0 引言
旋挖鉆孔樁施工技術是公路橋梁樁基技術之一,常用于土層、砂卵石、風化巖及巖層等特殊地質的樁孔施工,最大鉆孔深度不低于100 m,最大鉆孔直徑不低于2.8 m。對于厚砂卵層地質,旋挖鉆孔樁的技術優(yōu)勢非常明顯,但需要結合項目實況,規(guī)范旋挖鉆孔樁施工工序,保障項目建設質量。
1 項目概況
某高速公路項目,線路全長38.2527 km,沿線包含雙線大橋,橋梁區(qū)域地質條件較為特殊,包含雜填土、粉質黏土、卵石、風化砂巖,具體如表1所示。砂卵石層厚度為7~35 m,樁基施工難度大,擬采用旋挖鉆孔樁施工工藝。
表1 項目地質條件
巖土層名稱 工程特征指標(旋挖鉆孔樁)
fak/kPa frk/MPa qxis/kPa Eo/MPa Es/MPa
雜填土 100 — 11 4.3 4.2
粉質黏土 200 — 33 7 7
稍密狀卵石 420 — 68 — 27
松散狀卵石 200 — 50 — 13
強風化細砂巖 400 — 80 — 43
中等風化細砂巖 2 200 11.25 160 不可壓縮層
2 高速公路厚砂卵層旋挖鉆孔樁施工設計
項目沿線范圍內,厚砂卵層全長568 m,約300 m為高速公路橋梁樁基工程。項目橋梁結構設計為預應力連續(xù)箱梁,跨徑組合為30 m+6×40 m+30 m,橋梁路段樁基為群樁基礎結構,樁直徑分別為1.5 m、1.8 m、2 m,樁基需嵌入后砂卵石層約23 m。成樁工藝均為旋挖鉆孔樁,具體樁型設計如表2所示。施工流程設計:定樁位—埋設鋼護筒—鉆機就位—鉆孔—清孔—成孔檢測及二次清孔—下放鋼筋籠—澆筑混凝土,澆筑結束后拔除導管,卸除護筒,回填孔口,開挖公路橋梁樁基。
表2 高速公路項目旋挖鉆孔樁設計參數(shù)
樁型 樁數(shù)/
個 樁直徑/
m 主筋/
cm 主筋保護層
厚度/cm 樁身混凝土
強度等級
Ⅰ型 25 1.5 37×30 ≥8 C35
Ⅱ型 18 1.8 40×30 ≥8 C35
Ⅲ型 16 2 50×30 ≥8 C35
3 厚砂卵層旋挖鉆孔樁施工技術原理
旋挖鉆孔樁施工的成孔工藝與其他樁基工程存在差異,旋挖鉆機鉆進時會基于無沖洗介質循環(huán)、靜態(tài)泥漿護壁、鉆斗取土原理在保護孔壁的基礎上,在孔內注入優(yōu)質泥漿。旋挖過程中,旋挖機可靈活移動,但對于厚砂卵層地質,旋挖機本身的自重力不足,需利用加壓油缸增加鉆桿鉆入壓力,將斗齒鉆入地層內,完成鉆孔取土任務。取土后經鉆桿、鉆斗將土層移動到地面,后下放鋼筋籠,灌注成樁[1]。常用旋挖工藝包括“干作業(yè)旋挖”“濕作業(yè)旋挖”“全鋼護筒護壁旋挖成孔”,項目采用全鋼護筒護壁旋挖工藝,旋挖鉆孔時,使用鋼護筒進行護壁。
4 高速公路厚砂卵層旋挖鉆孔樁施工技術要點
4.1 施工前準備
(1)確定樁位。平整場地后,測樣放樣出旋挖鉆孔樁樁位,包括樁中心位置、樁軸線,設計旋挖機行走路線。明確樁位后,插打短鋼筋標識,插入深度應大于30 cm。校核樁位后方可開始成樁作業(yè)。
(2)埋設護筒。項目所用鋼護筒為10~15 mm鋼板制作而成,埋設深度為13 m,需用多節(jié)鋼護筒拼接,護筒直徑大于孔徑約20 cm。護筒埋設時,若地面標高低于樁頂標高,應使鋼護筒高出樁頂約30 cm,反之需高于地面約30 cm。為保障旋挖鉆孔施工質量,應嚴格控制鋼護筒垂直度,護筒周圍、底部應連接緊密,無滲水情況[2]。由于項目鉆孔區(qū)底部土層非黏性土,埋設護筒時還應回填350 mm厚的黏土,夯實后安裝護筒。護筒上端綁扎方木,對稱吊緊到孔口,避免鋼護筒下沉,護筒頂面中心與設計樁位允許偏差應小于5 cm,傾斜度小于1%。
(3)開挖泥漿池。旋挖鉆孔施工前,應開挖泥漿池,并根據(jù)地層條件制造泥漿護壁。可選擇良好造漿黏土或膨潤土,造漿量為旋挖鉆孔樁混凝土體積的2倍,泥漿比重以鉆入地層條件為準。對于厚砂石層地質,泥漿性能指標如下:①泥漿比重,應用管形鉆頭時,入孔泥漿比重為1.1~1.3,鉆頭為實心時,泥漿比重需適當減小,約為1.2~1.4,巖石為1.2,黏土、粉土為1.3,卵石為1.4。②黏度:入孔時,一般地層的泥漿黏度為16~22 s,松散易坍地層19~28 s。③含砂率小于4%,pH值大于6.5。
(4)鉆機就位。檢查鉆機性能,調整鉆機垂直度參數(shù),使鉆桿正對旋挖鉆孔樁基的鋼護筒中心點。項目所用旋挖鉆機為中型機、大型機,中型機鉆機扭矩為180 kN·m,鉆孔直徑約為0.8~1.8 m,可鉆入深度為60 m,發(fā)動機功率200 kW。大型機扭矩為240 kN·m,鉆孔直徑1~2.5 m,發(fā)動機功率300 kW。鉆機型號分別為XR240E、XR360E。
4.2 旋挖鉆孔
(1)正式鉆孔前,用水準儀測量護筒標高,將其作為旋挖鉆孔基點,計算孔深。低速鉆進后,觀察鉆桿是否垂直,為預防孔位偏差,主卷揚機鋼絲繩承受荷載應大于鉆具重量的20%。
(2)順時針鉆入后,使鉆機筒體翻板、切削板末端對齊,使鉆屑順利進入鉆斗。鉆斗滿后,逆時針旋轉鉆頭,封死底板底端開口,提升鉆頭卸土后重新鉆入。孔口護筒需地面0.5 m,便于向孔內補漿,套管跟隨鉆進時,管底口與旋挖深度相同??變人恍韪哂谧o筒底腳0.5 m,或高于地下水位1.5~2 m。
(3)鉆入后應根據(jù)鉆機壓力控制進尺速度。鉆壓小于150 MPa后,進尺速度約為0.2 m/min;鉆壓為150~200 MPa時,進尺速度為0.3 m/min;鉆壓為200~260 MPa時,進尺速度應調整為0.5 m/min。對于厚卵石層,土層中包含卵石、砂石等硬質雜物,鉆入后需減壓,預防跨孔、孔斜,合理鉆壓為15 MPa,鉆頭速度為15~22轉/分[3]。
(4)厚砂卵層砂石區(qū)域土層黏聚力小,旋挖鉆孔時土層穩(wěn)定性差,為減少對砂層擾動,預防塌孔風險,鉆孔時采用“間隔跳鉆”方式,避免影響未澆筑、初凝時間不到的混凝土樁。
(5)鉆入深度為設計深度以上的20 cm后,停止鉆進,更換擴底鉆頭鉆孔。首先,提起鉆機,緩慢放下后,在鉆桿上標記深度,計算擴孔終點。其次,提起鉆頭,使其懸吊在孔底上,啟動鉆機、水泵后排出沉渣。最后,開始擴孔,慢鉆后上下提升鉆桿,直至鉆入深度符合要求,且擴底過程中鉆頭轉動順暢無阻。
(6)鉆入深度符合設計深度后開始清孔,清除孔內沉渣,使混凝土澆筑后緊密貼合基巖,提升鉆孔樁承載力。清孔方式是利用清孔鉆頭取出孔底沉渣,清孔后孔內泥漿密度應控制在1.0~1.2 kg/m3左右。清孔后緩慢提升鉆機,利用重力作用收攏鉆頭,將鉆頭徹底提升到孔外后驗收成孔,測量孔深、孔徑、垂直度,無誤后進入下一道工序,旋挖鉆孔樁成孔施工允許誤差如表3所示。
表3 旋挖鉆孔成孔施工允許誤差
項目 允許誤差/mm
孔徑(θ≤1 000 mm) ≤?50
孔深 摩擦樁 不小于設計孔深
柱樁 不小于設計孔深,并進入設計巖層
孔位中心偏心 ≤100
傾斜度 ≤1%
澆筑前樁底沉渣厚度 摩擦樁 ≤200
端承樁 ≤50
4.3 鋼筋籠制作與安裝
項目所用鋼筋籠在加工廠集中生產,由多節(jié)鋼筋制作而成,每節(jié)鋼筋長度控制在10 m以內。
(1)鋼筋加工時,需提前焊接加強筋、主筋,綁扎箍筋后編號。使用主筋時,應將主筋調直,確保主筋無彎折情況,加工時可采用電弧焊工藝,焊接區(qū)域接頭應錯開,且相同區(qū)域接頭數(shù)量應小于主筋總數(shù)的二分之一。鋼筋籠肋筋實施雙面搭接焊接工藝,搭接長度為5d,d為鋼筋直徑,主筋間距、箍筋間距、鋼筋籠長度、傾斜度應符合鋼筋籠安裝質量標準。比如,主筋間距誤差應小于10 mm,箍筋間距誤差應小于20 mm,鋼筋傾斜度誤差應小于1%,鋼筋籠長度誤差應小于50 mm[4]。
(2)安裝聲測管,項目聲測管采用3根D≥5 cm鋼管,可直接綁扎于加強箍筋,呈等邊三角形。管上、下端與鋼板密封焊接。聲測管上端應高于旋挖鉆孔樁頂面20 cm,下端緊挨樁底。聲測管每節(jié)長8~12 m,各管節(jié)間焊接套管焊接。將聲測管存放于鋼筋籠時還應設置醒目標識,每2~3 m放置墊木,覆蓋管節(jié)。
(3)檢驗鋼筋籠加工質量后吊裝鋼筋籠。頂端節(jié)鋼筋籠可設置吊筋,應用起重機起吊。吊點拴牢后將鋼筋起吊到鋼筋籠直徑方向。鋼筋籠離地約0.5 m后,還應檢查其穩(wěn)定性,緩慢起吊后調整其垂直度,使其和地面垂直,緩慢將鋼筋籠下放到孔內。鋼筋下放到位后,移除鋼絲繩、卡環(huán),調整吊點,繼續(xù)下放到設計位置。
4.4 二次清孔
吊放鋼筋籠后進行二次清孔,根據(jù)旋挖鉆孔樁施工技術規(guī)范,處理孔底沉渣,設計無要求時,柱樁底沉渣應小于10 cm,摩擦樁孔底沉渣小于30 cm??椎壮猎环弦髸r,需按照首次清孔方式清孔,沉渣厚度較大時,應吊出鋼筋籠,懸吊后清孔,二次清孔后孔底泥漿密度應小于1.15 kg/m3,泥漿黏度為16~18 Pa·s,含沙量小于2%,膠體率≥95%。清孔結束后垂直吊放鋼筋籠,安裝導管,灌注混凝土。
導管采用ф300鋼管,首節(jié)鋼管長度為400 cm,標準節(jié)為270 cm,同時配有150 cm的短管,管徑基本一致,內壁光滑。安裝時可用汽車吊裝,接頭處采用絲扣連接,連接后應用橡膠墊圈密封[5]。導管安裝時,管底和孔底間距應控制在50 cm左右,使用前進行水密試驗,不得漏水。組裝后,導管軸線偏差不得小于孔深0.5%,連接螺栓螺帽在上,試壓壓力宜為孔底靜水壓力1.5倍。
4.5 澆筑混凝土
項目混凝土強度設計為C35,集中攪拌后通過混凝土泵車現(xiàn)場澆筑。拌和混凝土時應控制好材料坍落度,坍落度約為20~22 cm。
(1)應用導管法澆筑混凝土,料斗內裝滿混凝土后,檢查灌注機具,確保設備滿足混凝土正常澆筑條件后,開始澆筑混凝土。首批混凝土應提前計算,一次性澆筑后混凝土厚度應大于50 cm,使鉆孔底部混凝土一次封底。封底混凝土下落應帶有沖擊能量,可將泥漿從導管中排出,并使導管下端埋入深度孔樁為1~3 m??讖捷^大時,可適當增加澆筑時泵送量,加速泵送,直至料斗內的混凝土順利封底。
(2)由于澆筑過程中孔底混凝土會向孔口擠壓上升,每15 min需升降導管,起到振搗作用。混凝土面升高后,注意孔內混凝土坍落情況,實時監(jiān)測孔內混凝土高度,記錄澆筑過程中導管埋設深度,結合實際情況提升、拆卸各節(jié)導管,將導管實際埋深控制在3 m左右。埋深過小時會引起斷樁風險,過大時則會造成導管封堵,導致導管難以拔出。
(3)正常澆筑期間,提升導管時應使導管位置居中,沿著鉆孔軸線緩慢提升,直至澆筑作業(yè)完成。為保證旋挖鉆孔樁長符合要求,混凝土澆筑時,澆筑高度應大于設計標高約0.6 m。澆筑結束后依次拔出導管,及時清洗導管。
4.6 施工難點及處理
4.6.1 塌孔
項目沿線包含粉質黏土地層條件,該區(qū)域土質由碎石、黏土組成,難以碾壓密實,整體結構松散。應用旋挖鉆孔工藝時會出現(xiàn)塌孔現(xiàn)象,為預防塌孔需采取對應處理措施。對于普通塌孔情況,可通過鉆機反轉、慢鉆,或是泥漿護壁的方式輔助鉆孔作業(yè)。土層內孔洞較大、無法應用泥漿護壁工藝時,應回填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符合要求后重新旋挖鉆孔。地層內包含地下水時,則需埋設鋼護筒。
(1)泥漿護壁、鉆機翻轉及慢鉆。泥漿護壁的技術原理是利用泥漿平衡孔內壓力,保護孔壁,使孔壁外形成整體,預防孔內滲流,降低塌孔風險。同時,有助于潤滑鉆頭,懸浮孔底沉渣。泥漿制備材料包括膨潤土、CMC、黏土等。膨潤土用量約為5%~8%,CMC摻入量為0.18%,黏土含砂率取值為4%,泥漿比重取值1.15%,黏度需控制值為18~28 Pa·s左右,均符合規(guī)范要求。泥漿護壁后,旋挖鉆孔時應采取反鉆工藝,鉆入后適當施壓,提升鉆孔內回填土密實度。壓實孔內回填土后,反鉆鉆孔,緩慢提升鉆頭。制備護壁泥漿時,應嚴格按照設計配比拌和泥漿,每桶泥漿拌和時間應大于10 min。拌和后應轉移到泥漿池內,分化24 h后使用。
(2)回填混凝土時,可將低于旋挖鉆孔樁混凝土等級的素混凝土灌入孔內,混凝土強度等級約為C20、C25?;炷粱靥詈罂商畛淇赡芩莸目紫?,預防塌孔?;靥詈箴B(yǎng)護3~5 d,混凝土強度等級為50%后旋挖鉆孔。
4.6.2 孔位偏移
項目沿線地質復雜,部分旋挖鉆孔樁孔徑范圍內的土質軟硬不同,鉆入后鉆具受力不均勻,容易造成孔位偏移、樁身傾斜情況,需提前預防。①鉆進期間,持續(xù)觀察鉆機顯示屏上的壓力值、垂直度、鉆進速度,將其控制在標準值內,預防孔位偏差。②鉆入后發(fā)現(xiàn)活動石、硬質孤石時,若埋深較小,可將其挖出后開始鉆孔。埋深較大時,應基于取芯法,減小鉆入壓力,緩慢鉆進后實時糾偏,以提升鉆孔垂直度。③為使鉆頭受力均勻,需在鉆入時及時調整鉆桿角度。因巖層傾斜角過大、土層軟硬不均導致鉆位傾斜時,可取芯慢鉆,鉆入巖層約30 cm后,調整鉆桿,加壓垂直鉆孔或投入3 cm碎石,調整土層硬度,逐層鉆入。
5 結語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是城市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障高速公路樁基施工質量,應用旋挖鉆孔施工技術時,還應提前做好后砂卵層地質勘測工作,掌握地質信息后優(yōu)化施工設計,分別從泥漿制備、護筒埋設、旋挖鉆孔、鋼筋籠制作安裝、混凝土澆筑等環(huán)節(jié)入手,明確砂卵層旋挖鉆孔樁施工要點,規(guī)范施工操作,保障高速公路橋梁成樁質量,促進高速公路樁基施工技術的完善。
參考文獻
[1]盧志強. 旋挖鉆孔樁沉渣產生原因及處理措施[J]. 工程技術研究, 2021(16): 181-182.
[2]鐘敬鳳. 化學泥漿護壁旋挖鉆孔樁施工技術研究[J]. 交通世界, 2021(13): 27-28.
[3]玉劍兵. 高填區(qū)域機械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運用實踐[J]. 冶金管理, 2021(7): 100-101.
[4]徐傳毅. 自平衡法在鉆孔樁極限荷載測試中的應用[J]. 工程質量, 2021(2): 81-84+91.
[5]王海龍. 工程鉆孔樁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 低碳世界, 2020(12): 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