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禹
摘??要:計算機網絡安全在現代社會得到廣泛重視,這也對線上、線下各類防護技術得到了高要求。以計算機網絡安全中常用虛擬網絡技術為切入點,在此基礎上分析其常見應用形式、具體應用方法,包括應用需求分析、技術選擇、提升安全防護的魯棒性等,最后結合虛擬實驗,對計算機網絡安全中虛擬網絡技術的應用成效進行論證,服務未來工作。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安全??虛擬網絡技術??防火墻??協(xié)議控制
中圖分類號:TP391
Application?of?Virtual?Network?Technology?in?Computer?Network?Security
GU?Yu
(Bijie?Preschool?Education?College,?Bijie,?Guizhou?Province,?551700?China)
Abstract:?Computer?network?security?has?received?widespread?attention?in?modern?society,?which?also?places?high?demands?on?various?online?and?offline?protection?technologies.?This?article?takes?commonly-used?virtual?network?technology?in?computer?network?security?as?a?starting?point,?analyzes?its?common?application?forms?and?specific?application?methods,?including?application?requirement?analysis,?technology?selection?and?improving?the?robustness?of?security?protection,?and?finally,?combined?with?virtual?experiments,?demonstrates?the?application?effectiveness?of?virtual?network?technology?in?computer?network?security?to?serve?future?work.
Key?Words:?Computer?network?security;?Virtual?network?technology;?Firewall;?Protocol?control
虛擬網絡技術(Virtual?Networks?Technology)是信息技術的一種,狹義的網絡虛擬技術是指以虛擬鏈接為核心的計算機網絡,廣義的網絡虛擬技術包括各類非物理的鏈接形式,包括VLAN、VPN、VPLS、hypervisor內部的網絡連接虛擬機、防火墻、虛擬掃描等。虛擬網絡技術具有適用性廣、應用便捷的特點,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等工作中運用廣泛。根據工信部披露的數據,2016年以來,我國每年因網絡安全問題遭受的經濟損失均在1?200億元以上,而全球每年因網絡安全問題遭受的經濟損失超過10?000億美元,迫切要求加強網絡安全控制[1]。在此背景下,分析計算機網絡安全中常用虛擬網絡技術的應用形式、方法等內容,對改善網絡安全水平、促進各類技術價值的進一步發(fā)揮具有積極作用。
1?計算機網絡安全中常用虛擬網絡技術
1.1??防火墻
以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為著眼點,最常見的虛擬網絡技術為防火墻技術。防火墻(Firewall)技術主要強調綜合利用安全識別軟件以及其他執(zhí)行終端,將其連接為一個整體,在計算機所處的內部網絡(如企業(yè)網絡、教育網絡)與開放性網絡之間建設“防護墻”,隔絕可能的風險,尤其是嘗試通過外部網絡進入內部網絡的各類風險因素。
防火墻的優(yōu)勢在于很強的覆蓋能力,能在內部網絡范圍內整體發(fā)揮保護作用,只要程序設定合理,防火墻往往可以比較精準地完成各類風險辨識,將其隔離在內網之外。一些智能防火墻還可以同步完成信息記錄等工作,為網絡工作人員提供后續(xù)處理和分析的依據。
1.2??防護軟件
防護軟件的作用與防火墻存在相似性,但能夠覆蓋更多環(huán)節(jié),也能夠提供更全面的服務,除一般意義上的攔截功能之外,現代化的防護軟件兼具臨時隔離、實時掃描、定位掃描、針對性防護等能力[2]。例如:人員通過訪問開放性網絡建立了內部、外部網絡的臨時數據鏈路,并通過該鏈路進行資源下載,一些安全風險可能伴隨目標資源下載過程進入內部網絡,如果該風險存在于目標資源數據包內或尚未被納入風險數據庫、偽裝態(tài)勢良好,防火墻可能無法第一時間辨識,并導致其進入下載資源的計算機,如小黑記事本等破壞性非常突出的惡意軟件,可通過遠程植入類病毒作業(yè)程序的方式影響計算機正常工作,多無法通過防火墻直接攔截。此時可以利用防護軟件進行掃描、評價,發(fā)現低分、惡評軟件和程序時,將其臨時存放在隔離區(qū)內,向計算機的操作者發(fā)出提示,由后者決定是否允許安裝、是否粉碎等[3]。防護軟件作為防火墻的一種補充、延伸,可以進一步發(fā)揮虛擬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改善計算機網絡安全控制的延伸性和綜合水平。
1.3??協(xié)議控制
協(xié)議控制是狹義虛擬網絡技術的一種,是指以互聯網網絡協(xié)議的方式限制訪問,無論這種訪問是否可能帶來安全威脅、破壞,均一律視作非法訪問者,通過協(xié)議控制的方式禁止與被保護對象實現鏈接,最常見的協(xié)議控制有家用網絡的Wi-Fi密碼保護、移動手機的熱點密碼保護等。與防火墻、防護軟件工作模式不同,協(xié)議控制更關注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宏觀性,是一種基礎性手段,如避免信道被擠占、避免網絡資源被盜用,等等。而防火墻、防護軟件比較關注應對安全方面的各類隱患,是一種針對性手段。協(xié)議控制主要由用戶獨立管控,包括密碼的設定和更正、取消等,防火墻、防護軟件提供商業(yè)化(也可以是免費的)服務,服務商決定了技術運用的具體方式,部分增值服務則由用戶決定是否購買、使用[4]。
2?計算機網絡安全中虛擬網絡技術的應用形式
2.1?內網與公共網絡的阻隔
計算機網絡安全中虛擬網絡技術的應用形式并不是單一的,目前較常見的是完成內網與公共網絡阻隔,使內網可以為專用網絡內的人員提供服務。例如:協(xié)議控制模式下,用戶為家用Wi-Fi設定了密碼,只向獲取授權的人員提供密碼信息,可實現家用網絡與公共網絡的虛擬隔絕,其他用戶可以通過檢索獲取本網絡的一般信息(如Wi-Fi名稱、強度等),但不能在協(xié)議控制模式下實現鏈接。防火墻和防護軟件也具有類似功能,在內網公共網之間建立防護系統(tǒng),阻隔風險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維持計算機網絡安全[5]。
2.2??移動終端防護
現代社會智能設備不斷趨于小型化,從便捷性的角度出發(fā),各類組織和企業(yè)也普遍采用移動終端進行遠程交互,這意味著終端防護也應延伸到移動終端層面。現狀上看,移動終端針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組織的防護,一般以防火墻和防護軟件并行的模式為中心,其功能定位與上述形式相同,防火墻用于隔絕各類安全隱患,防護軟件發(fā)揮輔助作用的同時,對本終端內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掃描,以了解系統(tǒng)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及時進行修復操作。但移動終端對防護軟件的利用獨立性更強,不需要考慮與以太網內其他計算機和終端設備的關聯和統(tǒng)一,這為其防護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提供了更多空間[6]。
2.3??程序防護
計算機網絡安全對設備的威脅各有不同,部分設備內缺乏高價值信息,即便遭受一般安全威脅,產生的經濟損失也比較有限。如果此類設備依然用于工作,則需要借助虛擬網絡技術對工作程序進行防護,核心目標為維持程序完整性,避免程序損壞或無法完全有效運行。如學校微機室使用的計算機,大多接受機房內主機控制,作為分機其價值比較有限,組織程序防護時,重點面向分機內的各類學習、辦公設施,可利用防護軟件組織保護,以默認方式對主要程序進行周期性的性能檢索、漏洞分析,并進行修復、記錄修復記錄,服務機房工作人員了解計算機程序工作概況,為教學工作提供計算機網絡安全方面的保障[7]。
3??計算機網絡安全中虛擬網絡技術的應用方法
3.1??需求分析
從技術應用的角度出發(fā),計算機網絡安全控制的出發(fā)點為需求分析,即根據工作系統(tǒng)或單一設備特點,分析計算機網絡安全控制需要。按照當前共性工作特點,可將計算機網絡安全控制需要細分為3個小類:一是各類網絡病毒帶來的風險;二是非病毒類軟件帶來的破壞;三是其他終端實時鏈接導致的感染風險。大部分計算機、智能設備面臨上述三類風險的威脅,少數計算機受一種或兩種安全威脅,要求根據工作需要具體加以確定。
3.2??技術選擇
確定計算機網絡安全控制需求后,可組織技術選擇。如面臨上述3種風險威脅的計算機,為保證工作安全和信息安全,應同步應用防火墻技術、防護軟件技術提供保護,采用撥號上網或其他內部管控手段的計算機,也需要同步應用協(xié)議控制技術提升安全防護的立體化水平。
3.3??提升安全防護的魯棒性
防火墻技術、協(xié)議控制技術、防護軟件技術的聯用,需要以集成技術為基礎,將三類技術集成到相同的芯片系統(tǒng)內加以運用,形成比較清晰的邏輯框架,避免程序混亂、安全控制重疊等問題。原則上可采用協(xié)議控制技術優(yōu)先、防火墻和實時防護同步啟動、周期防護和掃描輔助的基本模式。即便協(xié)議控制技術不能阻止安全風險,也可以利用防火墻和實時防護并行的方式,控制嘗試侵入的危險因素。當相關風險的隱蔽性較強,不能得到組織或因人員誤操作將其放行后,還可應用周期掃描防護的方式予以察覺,提升虛擬網絡技術覆蓋效應,改善計算機網絡安全工作魯棒性。
3.4??測試與調整
完成需求分析、技術選取和系統(tǒng)搭建后,需要根據計算機網絡安全工作的具體需要組織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進行調整,通過更換軟件、優(yōu)化防火墻數據庫等方式,進一步提升系統(tǒng)在安全方面的工作能力。
4?模擬分析
4.1模型對象與過程
以某企業(yè)為對象,對其工作系統(tǒng)進行分析,了解該企業(yè)計算機網絡安全工作情況,以及虛擬網絡技術的應用現狀,并利用計算機建立模擬實驗,嘗試進行工作系統(tǒng)調整,改善其能力。以企業(yè)提供的工作數據為基礎,組織虛擬實驗模型的搭建。該企業(yè)目前采用的是協(xié)議防護和實時防護并行的工作模式,其中實時防護以某商用軟件為核心,該軟件可以提供防火墻功能。企業(yè)主要從事輕工業(yè)品買賣工作,計算機內保存貨物有關信息、價格信息、企業(yè)財務信息、人事信息等,具有一定的商業(yè)價值。實驗嘗試利用參數模擬的方式,構建對比實驗,分為兩個小組,即1號組和2號組,1號組以企業(yè)當前采用的防護模式為基礎建設,二號組在引用了獨立的防火墻模式之外,還另設周期主動掃描機制,以1周為間隔,對企業(yè)所有計算機進行安全掃描,檢查漏洞和未能得到察覺的木馬、惡意軟件。
實驗具體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常規(guī)實驗,該組實驗不設定任何異常參數,以1∶100?00的倍率調整時間參數,持續(xù)進行1?min模擬,判斷兩個小組是否存在誤操作問題。第二部分為安全攻擊實驗,該組實驗設定的異常參數為病毒攻擊,共模擬100次攻擊,以1∶100?00的倍率調整時間參數,持續(xù)進行1?min模擬,判斷兩個小組是否能夠完成風險識別,記錄識別時間。第三部分為安全隱患實驗,該組實驗設定的異常參數為隱蔽性安全風險,共模擬100個風險參數,其他不變。第四組為綜合實驗,該組實驗設定的異常參數包括隱蔽性安全風險和病毒攻擊,共模擬100個風險參數,其他不變。
4.2?模擬結果分析
兩組模擬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根據表1數據可知結果上看,聯用防火墻技術、協(xié)議控制技術、防護軟件技術,可以提升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水平,更有效地察覺安全問題,準確率更高,用時更短。但兩組對病毒攻擊的處理能力相似,這說明復雜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更適宜聯用多種技術進行控制。
5??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網絡安全中虛擬網絡技術的應用較普遍,其作用也比較突出,未來工作中應給予更多重視。當前常用于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的虛擬網絡技術包括防火墻技術、協(xié)議控制技術、防護軟件技術等,其應用形式比較多樣,包括內網與公共網絡的阻隔、計算機的單體保護、移動終端防護、程序防護等。具體應用方法牽涉到需求分析、技術選擇、測試和調整等。結合模擬分析可知立體化的防護機制可以提升計算機網絡安全水平,發(fā)揮虛擬網絡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可在實際工作中加以運用。
參考文獻
[1]谷金宇,張寧,高峰,等.基于SDN云網絡架構的全感知虛擬機房系統(tǒng)[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23,44(11):3250-3257.
[2]李生勤.防火墻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中的應用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23(10):125-127.
[3]王玉蘋.論計算機網絡安全中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23(10):166-169.
[4]邵元發(fā).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中的應用[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3,52(10):112-114.
[5]孔靜靜.基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3,25(19):93-95.
[6]朱金達,陳佳輝,秦志英,等.基于虛擬現實與數字孿生技術的自行火炮輔助維修系統(tǒng)[J].數字印刷,2022(6):117-127.
[7]鄧思勝,葉遠斌,鄧辰龍.BDS/GNSS虛擬基準站的網絡RTK服務系統(tǒng)技術研究?[J].測繪地理信息,2022,47(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