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巧林
摘 要:本文介紹了新課改對語文閱讀教學的影響,明確了研究的背景和意義。其次,對于教學策略的研究對象和方法進行了選擇和解釋,明確了研究的范圍和方法。接著,對于教學策略的設計和實踐進行了討論,提出了在《丑小鴨》一課中可以采用的教學策略。最后,對教學效果進行了評估與分析,總結了研究的結論和啟示。以此幫助語文教師更好地應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促進他們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8.003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顯得尤為重要。新課改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語文閱讀作為語文學科的核心內容之一,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注重知識傳授而缺乏有效教學策略的問題。因此,教師通過研究和實踐,探索適應新課改要求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以《丑小鴨》一課為例,探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首先,本文介紹了新課改對語文閱讀教學的影響,明確了研究的背景和意義。其次,對于教學策略的研究對象和方法進行了選擇和解釋,明確了研究的范圍和方法。接著,對于教學策略的設計和實踐進行了討論,提出了在《丑小鴨》一課中可以采用的教學策略。最后,對教學效果進行了評估與分析,總結了研究的結論和啟示。
本研究可以得出適應新課改要求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為教師提供實際可行的教學指導和參考,并進一步促進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能夠為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背景介紹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丑小鴨》是一篇非常經(jīng)典的課文,它是由丹麥作家安徒生創(chuàng)作的。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被所有人誤解和嘲笑的小鴨子,經(jīng)歷種種困苦和磨難,最終變成一只受人尊重和欣賞的美麗天鵝的過程。這個故事傳達了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
背景介紹對于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在進行《丑小鴨》這篇課文的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對這個故事的背景有一個全面深入的理解。這不僅包括故事本身的背景,也包括學生對于這個故事的認知背景。教師了解故事的創(chuàng)作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蘊含的深層含義,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同時,了解學生的認知背景,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興趣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具體到《丑小鴨》這篇課文,教師需要了解安徒生的生平事跡、寫作風格以及《丑小鴨》這個故事的創(chuàng)作背景。安徒生作為一個出身貧寒的作家,他的作品常常描繪了他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深深的人文關懷?!冻笮▲啞纷鳛橐粋€受到廣大兒童喜愛的故事,不僅因為它的情節(jié)引人入勝,更因為它的主題積極向上,符合孩子們的認知和情感需求。
只有充分了解了故事的背景和學生的需求,教師才能夠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引導學生們走進這個充滿智慧和魅力的童話世界。
二、問題分析
在《丑小鴨》這篇文章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幾個核心問題。首先,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其次,如何讓學生在閱讀中理解并感受到這個故事的內涵和情感,以及如何讓他們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價值觀?
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yǎng)閱讀能力方面,教師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首先,學生可能對閱讀缺乏興趣,認為閱讀是一種枯燥的任務。其次,學生的閱讀能力可能參差不齊,有的學生閱讀能力較強,能夠較好地理解和消化讀物,而有的學生閱讀能力較弱,容易理解和掌握閱讀材料。
在引導學生理解和感受故事內涵方面,教師需要注意學生對故事的閱讀理解水平和情感體驗的差異。不同的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有的學生可能更關注故事中的情節(jié)和表面意義,而有的學生可能會深入思考故事所傳遞的人生哲理和價值觀。因此,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體驗和思考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體會故事的內涵。
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能否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和成長環(huán)境,他們在故事中可能會找到與自己相似的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從而與故事產(chǎn)生共鳴。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并為他們提供正面的引導和指導。
三、解決方法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提出以下解決方法來解決《丑小鴨》這篇文章教學中所面臨的挑戰(zhàn)。這些方法旨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幫助他們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內涵,同時引導他們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1.小組合作探究
在《丑小鴨》一課的教學中,小組合作探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策略。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教師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和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這個故事所傳達的主題和情感。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小組人數(shù)以4—6人為宜,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每個小組都有不同層次和特點的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開始之前,教師可以請學生們自己閱讀《丑小鴨》的故事,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用筆勾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這樣的標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并為后續(xù)的小組討論做好準備。
2.設計開放性問題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回答,以引導他們深入閱讀、思考和表達。例如,“在故事中,丑小鴨是如何生活的?它的心境又是怎么變化的?”通過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促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并啟發(fā)他們對故事內涵和主題進行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認知能力。
3.整合其他學科
教師要將《丑小鴨》一課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引導學生在多個學科中全方位地理解和應用故事。例如,在英語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故事用英文進行演繹。在美術課上,學生可以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在音樂課上,學生可以根據(jù)故事的情感創(chuàng)作歌曲等。這樣的跨學科整合可以增加學生對故事的深入理解和綜合應用能力。
4.利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
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如制作短視頻、動畫等多媒體形式,讓學生更加生動地理解和感受這個故事。通過多媒體形式的呈現(xiàn),教師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四、實踐應用
在實踐中,教師可以將《丑小鴨》一課與其他課程進行整合,并結合教學策略,提供多種學習方式,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內涵。
1.整合英語課程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丑小鴨》這個故事用英語進行演繹。學生根據(jù)故事內容編寫英文劇本,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通過演繹,學生不僅可以鍛煉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內涵。
2.整合美術課程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繪畫作品。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繪本或其他插圖,然后在美術課上畫出對故事的理解和表達。學生可以運用色彩、線條等元素表現(xiàn)出故事中的場景和情感,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和欣賞。
3.整合音樂課程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故事情感創(chuàng)作歌曲,讓學生編寫歌詞,選擇適合的曲調和節(jié)奏,并在音樂課上進行演唱。通過音樂的形式,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主題,并將其通過音樂表達出來,進一步提高對故事的理解。
4.創(chuàng)設活動場景
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故事場景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故事學習中。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一個與《丑小鴨》故事情景相關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進行對話,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和情感體驗。
5.多媒體技術應用
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制作短視頻、動畫等多媒體形式,讓學生更加生動地理解和感受這個故事。教師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呈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通過將《丑小鴨》一課與其他課程進行整合,并結合上述的實踐應用方法,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活動,在學生的參與和實踐中,教師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這個故事。同時,這些方法也有助于教師引導學生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
五、效果評估
教學效果評估可以幫助教師了解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效果,進一步改進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在評估方面,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1.學生表現(xiàn)觀察
學生表現(xiàn)觀察是一種重要的評估方法,通過仔細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和反應,教師可以評估教學效果和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程度。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閱讀故事時的參與度和投入程度,包括是否積極回答問題、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理解等。教師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并及時給予個別指導和支持。例如,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朗讀情況,是否能夠流利、準確地朗讀故事中的文字;觀察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包括他們對故事情節(jié)的描述和觀點的表達。
2.學生成績評估
在《丑小鴨》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估教學效果。這不僅包括閱讀理解測試的成績、作文的質量、課堂小測驗等,還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等方面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與《丑小鴨》相關的閱讀理解題目,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練習。通過分析學生的答案,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程度和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布置一篇與《丑小鴨》相關的作文題目,讓學生寫一篇短文或進行論述。通過審閱學生的作文,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3.學生反饋收集
在《丑小鴨》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和反饋,了解他們對教學方法和內容的看法和建議。教師不僅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或個別訪談等方式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反饋,還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行為和表現(xiàn)來了解他們對教學的反應。教師可以設計一份問卷,其中包括一些與《丑小鴨》一課相關的問題,例如對故事的理解程度、教學方法的評價、對教師的要求和建議等。通過問卷調查,教師可以收集到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需求。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和困惑。通過個別訪談,教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
4.教學成果展示
在《丑小鴨》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演講比賽、故事分享會等活動,讓學生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示自己對《丑小鴨》的理解和感悟。這些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還可以幫助他們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和自信心。同時,這也是對教學效果的一種評估方式,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程度,以便對未來的教學進行改進。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演講比賽或故事分享會活動。在演講比賽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或一個情節(jié)進行演講,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示故事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在故事分享會中,學生可以分享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心得和感受,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展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悟。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幫助教師評估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程度,還可以幫助他們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口語表達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通過對上述評估方法的綜合應用,教師可以全面了解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策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評估結果可以為教師提供寶貴的反饋和啟示,指導他們進一步完善教學策略和方法。同時,評估結果也可以為其他教師提供借鑒和參考,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本研究以《丑小鴨》一課為例,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在問題分析中,我們明確了教學中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包括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以及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內涵,找到自己的影子,培養(yǎng)自己正確的價值觀。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總之,通過本研究,我們認識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化需求。同時,通過整合其他學科和現(xiàn)代技術手段的應用,教師可以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通過實施效果評估,教師可以及時了解教學效果,為教學改進提供依據(jù)。希望本研究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有所啟發(fā),并為教師提供實際可行的教學指導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施琦《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文理導航》2023年第9期。
[2] 王希嶺《淺談新課標背景下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途徑》,《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年第7期。
[3] 姜璇《新課改背景下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智力》202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