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罪性與神性的分裂

      2024-07-01 10:02:55鄭詩棋
      今古文創(chuàng) 2024年23期
      關(guān)鍵詞:罪與罰弗洛伊德夢境

      【摘要】本文從夢的內(nèi)容和材料來源、夢的隱意、夢與精神分裂三個方面對拉斯柯尼科夫的第一個夢展開了分析。這個夢的材料主要來源于包括童年和新近記憶在內(nèi)的精神刺激,有多層隱意,其中重要元素“馬”有三重象征——阿廖娜、受苦難的生靈和他自己。夢境體現(xiàn)出拉斯柯尼科夫神性與罪性的精神分裂,罪性自我更勝一籌,暗示他此時仍然堅持人神化的道路。

      【關(guān)鍵詞】《罪與罰》;弗洛伊德;釋夢;拉斯柯尼科夫;夢境;罪性與神性

      【中圖分類號】I512? ? ? ? ? ?【文獻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23-0028-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3.009

      一、引言

      紀(jì)德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發(fā)現(xiàn)人物心靈方面的成就大加贊賞:“唯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教我學(xué)到了一點心理學(xué)。在我,發(fā)現(xiàn)陀思妥耶夫斯基比發(fā)現(xiàn)司湯達(dá)更為重要?!?①陀思妥耶夫斯基“刻畫了人類靈魂的所有層次” ②,他塑造人物時不僅寫人物一般的心理,“而且還寫他的夢境、幻覺、下意識” ③。《罪與罰》在刻畫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心理時,也采用了夢境描寫的方法。正如王智量教授所言:“《罪與罰》里的夢是真正的夢,是真正人的心理的刻畫,使讀者和他一起緊張、松弛?!?④從拉斯柯尼科夫的夢中,可以看出他的內(nèi)心沖突和心理狀況。而弗洛伊德認(rèn)為,夢是受壓制的或被壓抑的欲望的滿足,夢的材料來源分為精神與軀體兩部分,通過凝縮、移置、潤飾作用等“夢的化裝”逃脫稽查作用;夢的“隱意”比“顯意”更加重要。從弗洛伊德的理論出發(fā),可以更好地分析拉斯柯尼科夫夢境背后的心理狀況。

      許多學(xué)者都對拉斯柯尼科夫的夢境進行了研究探討,但較少從弗洛伊德的釋夢理論出發(fā),對罪性與神性的關(guān)注也不多。付香平、余麗華從精神分析理論出發(fā)分析了拉斯柯尼科夫第一個夢境的隱意和材料來源,認(rèn)為這個夢是他行兇的演習(xí),但只關(guān)注到夢境的一個層面、沒有對拉斯柯尼科夫的精神分裂進行探討。⑤賈茹通過拉斯柯尼科夫的夢境剖析他的雙重人格表現(xiàn),指出他心中“超人理論”與傳統(tǒng)道德價值的分裂、善與惡的矛盾。⑥林震嵐探討了閾限人拉斯柯尼科夫罪性與神性的精神分裂,但這些學(xué)者并非從弗洛伊德的理論入手。⑦因此,本文將從弗洛伊德的釋夢理論出發(fā),分析拉斯柯尼科夫的第一個夢境及其中體現(xiàn)出的罪性和神性的分裂。

      拉斯柯尼科夫的第一個夢是他殺死老太婆阿廖娜之前所做,這個夢的材料主要來源于精神刺激,包括童年記憶和新近印象。夢中的“馬”首先象征阿廖娜,米柯爾卡將馬鞭打致死體現(xiàn)出拉斯柯尼科夫想要殺死阿廖娜的沖動;其次象征受苦難的生靈,孩童時期的拉斯柯尼科夫?qū)︸R的同情象征他對所有受苦難生靈的同情和憐憫;最后也象征著他自己,窮困和妹妹的婚事使他陷入現(xiàn)實的困境。夢境體現(xiàn)出拉斯柯尼科夫的精神分裂:米柯爾卡打死小馬體現(xiàn)出罪性,而孩子同情小馬體現(xiàn)出神性,夢中的酒館與教堂也分別象征著罪性與神性,罪性與神性在夢境中沖突,顯示出做夢者的掙扎和分裂。本文將從夢的內(nèi)容和材料來源、夢的隱意——“馬”的三重隱喻、夢與精神分裂——罪性和神性的掙扎三個方面,對拉斯柯尼科夫的夢展開分析。

      二、夢的內(nèi)容和材料來源

      拉斯柯尼科夫夢見了他的童年時代,夢的背景是他曾經(jīng)居住過的小城。這是一個灰暗而悶熱的日子,七歲的拉斯柯尼科夫跟著父親在城外散步,他們在低級酒館門前目睹了一場鬧?。好卓聽柨ㄗ屢黄ナ菪〉鸟R拉一輛坐滿人的大車,小馬筋疲力盡也拉不動車,米柯爾卡就拿鞭子抽打它,要讓它飛跑,小馬被打得奄奄一息,接著他又用轅木甚至鐵棍打它,最終將它打死。小拉斯柯尼科夫因為小馬的被打和死亡感到萬分痛苦,他失去自持、瘋狂地要朝米柯爾卡撲過去,卻被父親拉走了。接著他感到喉嚨梗塞、胸口窒息,從夢中醒來了。

      這個夢的材料主要來源于精神刺激,包括拉斯柯尼科夫的童年記憶和新近印象。弗洛伊德認(rèn)為夢的來源有四類,分別是:外部(客觀的)感覺刺激,內(nèi)部(主觀的)感覺刺激,內(nèi)部(機體的)軀體刺激與純精神來源的刺激。在大多數(shù)夢中,軀體刺激和精神刺激都是共同工作著的。不可否認(rèn)外部刺激對拉斯柯尼科夫夢的影響:彼時他正處于一種病態(tài)的狀態(tài)中,他的精神紊亂而亢奮,身體也并不正常,因此受到外部刺激而做這種夢是可能的;他又是在灌木叢中的草地上睡著的,睡眠狀態(tài)并不安穩(wěn),驚醒前在夢中“喉嚨梗塞,胸口感到窒息” ⑧,這可能也是現(xiàn)實中他的身體狀況——肺部的不適讓他感到窒息,促使他醒來。但拉斯柯尼科夫夢的主要材料來源,仍然是精神刺激。

      首先是童年記憶,也就是兒童時代的經(jīng)驗。弗洛伊德認(rèn)為,童年經(jīng)驗是夢的再現(xiàn)的重要材料來源,夢喚醒人們對已經(jīng)沒有去想或是認(rèn)為自己早已忘記的童年經(jīng)驗,童年時特殊的地點、事件與人物得到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拉斯柯尼科夫的夢就是他童年記憶的再現(xiàn):他夢見了童年時代,他和父親在曾經(jīng)居住過的小城里,一個灰暗而悶熱的傍晚,他們在城外散步,夢中的地點與他記憶中完全一樣,甚至更加清晰。童年時見過的低級酒館便是夢發(fā)生的主要地點,拉斯柯尼科夫曾經(jīng)對這酒館感到十分不愉快,甚至是恐懼。夢中他和父親正要去墓地,在他的童年記憶中,墓地中間有一座教堂,他很喜歡那座教堂,而墓地里則是他夭折的弟弟的墳?zāi)?。這一切都與拉斯柯尼科夫的童年記憶相對應(yīng)。

      其次是新近印象,即做夢前的印象。除卻童年記憶,夢的一些元素也來自新近印象,甚至是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細(xì)節(jié)。拉斯柯尼科夫的夢也體現(xiàn)了這一點:做夢前,他曾走在悶熱的街上,人群擁擠、空氣里彌漫著灰塵和臭味——小酒館的臭味,這一帶有許多小酒館和醉漢,他對此感到厭惡和不快,低級酒館與悶熱的空氣給他留下了印象,出現(xiàn)在他的夢中,因此夢的背景是一個灰暗而悶熱的日子、夢的主要地點是低級酒館的門口。此外,拉斯柯尼科夫漫無目的地走到了涅瓦河邊,這里有著翠綠的生機和盎然的景色,與城市里的灰塵、石灰和高大擁擠的房屋帶給他的煩悶與窒息感不同,這里使他感到舒適與新鮮,但不一會兒也變成了病態(tài)和刺激性的。這種印象也反映在了夢中,拉斯柯尼科夫和父親的目的地是墓地里的教堂,但途中路過小酒館時發(fā)生了米柯爾卡和馬的事,這也源于涅瓦河邊新近的印象。

      拉斯柯尼科夫精神上的刺激還源于做夢前的困窘處境和心理狀態(tài)。夢中的環(huán)境體現(xiàn)出他壓抑的心情:他跟父親散步是在一個灰暗而悶熱的日子,居住的小城毫無隱蔽,唯一的小樹林遠(yuǎn)在天邊,而且黑壓壓的。現(xiàn)實中,拉斯柯尼科夫因為自己的理論想要殺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阿廖娜,但始終猶疑不定;母親的信告訴他妹妹杜尼婭要為了他嫁給盧仁,雖然她們倆都不承認(rèn),但他知道,這近乎是杜尼婭為了他將自己賣給了盧仁;他自己的處境也并不好,窮困而窘迫。這些事情使拉斯柯尼科夫心中充滿了壓抑與煩悶,因此做了這樣的夢。

      三、夢的隱意——“馬”的三重隱喻

      弗洛伊德認(rèn)為,夢是受壓抑的欲望的滿足,潛意識中的欲望通過“夢的化裝”來逃脫內(nèi)心防御機制的稽查作用,因此夢的顯意和隱意之間才有差異。夢的隱意比顯意更加重要,釋夢便是力求分析出顯意背后潛藏的隱意,并追溯隱意如何變?yōu)轱@意的過程。同時,夢也可能不止有一個隱意,有時夢是多個愿望的同時滿足,拉斯柯尼科夫的夢就是這樣,因此顯得分裂和掙扎。解讀“馬”的隱喻是解讀夢的隱意的重要路徑,前文提到,許多學(xué)者分析拉斯柯尼科夫的第一個夢時,沒有關(guān)注到多層隱意,對夢中重要元素“馬”的隱喻也并未分析完全,“馬”有老太婆阿廖娜、受苦難的生靈、拉斯柯尼科夫自己三重隱喻。米柯爾卡鞭打小馬至死和小拉斯柯尼科夫?qū)︸R的同情,則代表拉斯柯尼科夫內(nèi)心罪性與神性的分裂與掙扎,對此本文下一部分將詳細(xì)論述。

      首先,“馬”象征著放高利貸的老太婆阿廖娜,米柯爾卡鞭打小馬暗示拉斯柯尼科夫想要殺死她的心理。米柯爾卡說這批小馬“簡直是白吃糧食” ⑨,暗示著阿廖娜在拉斯柯尼科夫心中對社會毫無用處:“這樣一個病病歪歪、愚蠢透頂、心狠手毒的老太婆的生命,在大眾的天平上又算得了什么呢?充其量不過像一只虱子,一只蟑螂的生命罷了?!?⑩不僅如此,阿廖娜還是所有沒有用處的生命中最無用的那一個。在米柯爾卡抽打瘦馬時,周圍的人喊:“給它一斧子嘛!一下子結(jié)果它算啦!” ?而拉斯柯尼科夫從夢中醒來后的話則與之對應(yīng):“難道說,難道說我真的拿起斧子,對準(zhǔn)她頭上砍去,把她的頭蓋骨打碎……” ?米柯爾卡對小馬的鞭打,暗示拉斯柯尼科夫想要殺死阿廖娜的心理,他不斷強調(diào)小馬是他的財產(chǎn),這對應(yīng)著他的那套理論,即第二類人是不平凡的“名副其實的人”,他們有著處決群眾的權(quán)利;拉斯柯尼科夫心里認(rèn)為自己是第二類人,因此將阿廖娜看作他的財產(chǎn),他有權(quán)處決的對象,這是拉斯柯尼科夫走上人神化道路的體現(xiàn)。

      其次,馬還象征著受苦難的生靈,小拉斯柯尼科夫?qū)π●R的同情,暗示他對受苦難生靈的同情與憐憫。米柯爾卡叫一匹瘦弱的小馬拉一輛載滿人的大車,還不斷地抽打它,直至最后將它打死,小拉斯柯尼科夫?qū)Υ烁械椒浅ky過,他“不顧一切地朝馬跑去”“氣得眼淚直往下流”“非常傷心地喊叫著” ?;小馬被打死后,拉斯柯尼科夫摟著它、吻它,然后“發(fā)狂似的朝米柯爾卡撲去” ???梢娦±箍履峥品?qū)π●R充滿同情,而這種對苦難的同情與憤懣,也正是拉斯柯尼科夫走上人神化道路的因由:上帝對苦難視而不見,因此第二類像拿破侖那樣的人,便有權(quán)為了美好的未來而破壞現(xiàn)在、帶領(lǐng)世界走向目的地。

      最后,馬也象征拉斯柯尼科夫自己,他的妹妹要為了他嫁給盧仁,他自己也窮困潦倒,沒有再完成學(xué)業(yè):他陷入了現(xiàn)實的困境之中。小馬承受鞭打,拉著大車,暗示拉斯柯尼科夫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面臨困境,這讓他內(nèi)心非常痛苦。米柯爾卡抽打小馬的眼睛,這時拉斯柯尼科夫也哭了,暗示他對小馬承受的鞭打感同身受。劉義斌認(rèn)為,這個夢境反映了拉斯柯尼科夫不愿成為受壓迫者的愿望,他要成為壓迫者和剝削者,這為他殺人提供了現(xiàn)實依據(jù)。?實際上,拉斯柯尼科夫并沒有這種愿望,他心里認(rèn)為自己是第二類人,但這不意味著他想要成為剝削者:他認(rèn)為殺老太婆這一件壞事可以促成許多好事,自己是為了未來而執(zhí)行處決毫無用處的虱子的權(quán)力,目的并非剝削和壓迫,而是走向更好的未來。

      四、夢與精神分裂——罪性和神性的掙扎

      夢是精神活動的產(chǎn)物,與精神疾病之間也有密切的關(guān)系。弗洛伊德認(rèn)為,夢與精神錯亂有著內(nèi)在的相似性,夢也可能表現(xiàn)出一種精神病狀態(tài),“在夢中,人格可以分裂——例如這時夢者的知識可以屬于二人” ?。拉斯柯尼科夫的夢就表現(xiàn)出他的精神分裂狀態(tài),即罪性與神性的分裂;他是費奧多爾口中“分裂的、精神上沮喪的人”,深刻而聰明,但沒有智慧地植根于上帝的世界里。?

      在人向神的道路上,有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即“神人”與“人神”。神人即基督的道路,是“讓自己的物質(zhì)本性服從神的本性,最終與上帝達(dá)到內(nèi)在的結(jié)合和統(tǒng)一” ?;人神則是無所不能的,是“每個人必須成為自己的上帝” ?,是一種否定上帝之后、人要自己成為主人的熱望。拉斯柯尼科夫的“超人理論”就是一種人神化的道路,他認(rèn)為超凡的人對群眾有生殺予奪的權(quán)力,于是他代替了上帝、照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推動世界走向目的地。這也是拉斯柯尼科夫的罪性所在,神學(xué)家巴特認(rèn)為,人與上帝有著永恒的距離,原因就在于人的無一例外的罪性,罪性是人與上帝之間的鴻溝,不論多么神圣偉大的人都依然是人,并且在上帝面前也依然是罪人;罪就是人想成為上帝、成為神,想以自己的方式成為救世主,但人的位置始終在地上,絕不應(yīng)抬高自己、與上帝等同。?拉斯柯尼科夫的分裂暗示他心中罪性與神性的掙扎與矛盾,究竟是走神人化道路還是人神化道路的矛盾。

      拉斯柯尼科夫做夢前對殺死老太婆這件事猶疑不定:“可是那件事情真的要發(fā)生嗎?難道說真的要發(fā)生嗎?” ?這樣的心理投射到夢境中,使夢充滿分裂、掙扎與沖突。米柯爾卡將瘦馬鞭打致死體現(xiàn)出拉斯柯尼科夫心中的罪性——他想要殺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孩童時期的拉斯柯尼科夫?qū)κ蓠R的同情和憐憫,則體現(xiàn)出他心中的神性——他同情受苦難的生靈。米柯爾卡打死了小馬,小拉斯柯尼科夫卻因為小馬的死萬分痛苦、失去自持,這體現(xiàn)出他心中罪性和神性的分裂與沖突。此時他的知識和心靈同時屬于米柯爾卡和自己兩人,兩個自我發(fā)生沖突并暗自角力,但米柯爾卡代表的罪性自我更勝一籌,暗示拉斯柯尼科夫尚未走上精神復(fù)活的救贖之路,仍然堅持人神化的道路。

      此外,夢中的低級酒館和教堂也暗示著罪性與神性的分裂。低級酒館與教堂分別象征拉斯柯尼科夫心中的罪性與神性,從酒館到教堂的路則是精神復(fù)活的過程。林震嵐在《〈罪與罰〉的閾限空間》一文中指出,拉斯柯尼科夫的夢境再現(xiàn)了閾限人的精神分裂:“夢境空間出現(xiàn)了教堂和小酒館,預(yù)示著兩種力量的并置和角力:一種是向上的精神復(fù)活,另一種是向下的墮落。” ?低級酒館是向下墮落的力量的象征,米柯爾卡鞭打小馬就是在酒館門口,這也暗示著殺害老太婆的行為是有罪的、墮落的;而在七歲的拉斯柯尼科夫心中,酒館是引起恐怖和不愉快的地方:“這家酒館總是使他產(chǎn)生極不愉快的印象,甚至引起恐懼?!??酒館里擠滿了可怕的人,他們喧鬧、叫罵,甚至打架斗毆,他們面容可怖、常常爛醉如泥,這些人使拉斯柯尼科夫的心中布滿恐懼:“遇到這些人的時候,他就緊緊地靠在父親身邊,嚇得渾身發(fā)抖?!??教堂則代表向上的精神復(fù)活的力量,象征拉斯柯尼科夫心中的神性,為他的精神復(fù)活奠基;拉斯柯尼科夫和父親的目的地是墓地中的教堂,暗示他終將從人神化的道路轉(zhuǎn)向神人化的道路,罪性和神性的分裂將以神性占據(jù)上風(fēng)為結(jié)局,他終將實現(xiàn)精神上的復(fù)活。小拉斯柯尼科夫?qū)烫贸錆M好感:“他很喜歡那座教堂和教堂里大部分沒有衣飾的古老神像與那位抖動著頭的老神父?!??這代表拉斯柯尼科夫心中始終存在神性的始基,而非完全是有罪的、無可救藥的。從酒館通向教堂的路是一條塵土飛揚的鄉(xiāng)間土路,黢黑的塵土暗示回歸神性、精神復(fù)活的過程,需要通過塵世的受難完成,“人只有通過苦難才可能獲得精神救贖,人只有在對上帝的信仰和靈魂不朽的信仰中,才可以通過自身經(jīng)受的精神苦難獲得最終的解放” ?。

      五、結(jié)語

      拉斯柯尼科夫的第一個夢是他殺死老太婆阿廖娜之前所做,這個夢受到病態(tài)狀況的外部刺激,但夢的材料主要來源于精神刺激:童年時對小城的經(jīng)驗和與父親散步的記憶,新近對悶熱惡臭的街道和涅瓦河邊景色的印象。這個夢是多重欲望的滿足、有多層隱意,夢中的重要元素“馬”有三重隱喻:首先象征阿廖娜,米柯爾卡將馬鞭打致死體現(xiàn)出拉斯柯尼科夫想要殺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的沖動;其次象征著受苦難的生靈,孩童時期的拉斯柯尼科夫?qū)︸R的同情,象征他對所有受苦難的生靈的同情和憐憫;最后也象征著他自己,窮困和妹妹的婚事使他陷入現(xiàn)實的困境。夢境體現(xiàn)出拉斯柯尼科夫的精神分裂:米柯爾卡打死小馬體現(xiàn)出罪性,而孩子同情小馬體現(xiàn)出神性,二者都是拉斯柯尼科夫的自我,并相互沖突角力;夢中的酒館與教堂也分別象征著罪性與神性,罪性與神性在夢境中沖突,顯示出做夢者的掙扎和分裂。米柯爾卡代表的罪性自我更勝一籌,暗示拉斯柯尼科夫此時尚未走上精神復(fù)活的救贖之路,仍然堅持著人神化的道路。

      注釋:

      ①(法)安德烈·紀(jì)德著,沈志明譯:《紀(jì)德論陀思妥耶夫斯基》,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21年版。

      ②(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筆記:1880—1881年》(Notebooks),載《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第27卷),第65頁。轉(zhuǎn)引自(英)馬爾科姆·瓊斯著,趙亞莉、陳紅薇、魏玉杰譯:《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現(xiàn)實主義解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頁。

      ③④智量:《19世紀(jì)俄國文學(xué)史講稿》,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3年版,第86頁,第86頁。

      ⑤付香平、余麗華:《〈罪與罰〉中主人公夢境的精神分析》,《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第1期。

      ⑥賈茹:《〈罪與罰〉中拉斯柯尼科夫的雙重人格研究》,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2018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第28-32頁。

      ⑦?林震嵐:《〈罪與罰〉中的閾限空間》,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9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第40-43頁,第41頁。

      ⑧⑨⑩????????(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朱海觀、王汶譯:《罪與罰》,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7年版,第64頁,第60頁,第70-71頁,第63頁,第64頁,第61-62頁,第63頁,第57頁,第59頁,第59頁,第59頁。

      ?劉義斌:《試論〈罪與罰〉中夢的藝術(shù)含蘊》,《武漢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1年第3期,第255頁。

      ?(奧)弗洛伊德著,孫名之譯:《釋夢》,商務(wù)印書館2009年版,第87頁。

      ?(俄)費奧多爾·斯捷蓬著,張百春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載萬海松編選:《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文集》,譯林出版社2019年版,第198頁。

      ?張百春:《當(dāng)代東正教神學(xué)思想》,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0年版,第507頁。轉(zhuǎn)引自褚艷玲:《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人物的神人化道路》,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1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第6頁。

      ?何懷宏:《道德·上帝與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問題》,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0年版,第162頁。

      ?劉小楓:《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4年版,第48-55頁。

      ?趙桂蓮:《漂泊的靈魂——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俄羅斯傳統(tǒng)文化》,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頁。

      參考文獻:

      [1](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M].朱海觀,王汶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7.

      [2](奧)弗洛伊德.釋夢[M].孫名之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9.

      [3](法)安德烈·紀(jì)德.紀(jì)德論陀思妥耶夫斯基[M].沈志明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21.

      [4](英)馬爾科姆·瓊斯.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現(xiàn)實主義解讀[M].趙亞莉,陳紅薇,魏玉杰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5]禇艷玲.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人物的神人化道路[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0.

      [6]付香平,余麗華.《罪與罰》中主人公夢境的精神分析[J].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6,(01):139-141.

      [7]何懷宏.道德·上帝與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問題[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0.

      [8]賈茹.《罪與罰》中拉斯柯尼科夫的雙重人格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2017.

      [9]林震嵐.《罪與罰》中的閾限空間[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9.

      [10]劉小楓.走向十字架上的真[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4.

      [11]劉義斌.試論《罪與罰》中夢的藝術(shù)含蘊[J].武漢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1,(03):254-257.

      [12]萬海松編選.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文集[C].南京:譯林出版社,2019.

      [13]趙桂蓮.漂泊的靈魂——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俄羅斯傳統(tǒng)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2.

      [14]智量.19世紀(jì)俄國文學(xué)史講稿[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鄭詩棋,女,漢族,湖北武漢人,南開大學(xué)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在讀本科生。

      猜你喜歡
      罪與罰弗洛伊德夢境
      明星逃稅罪與罰
      夢境改造師
      夢境改造師
      趣味(語文)(2021年11期)2021-03-09 03:11:40
      夢境
      從弗洛伊德入門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啟蒙(3-7歲)(2017年4期)2017-06-15 20:28:55
      百度商業(yè)模式“罪與罰”
      公民與法治(2016年6期)2016-05-17 04:10:23
      從《鴻門宴》《項羽之死》看項羽的罪與罰
      花開一朵,至情綻放——從弗洛伊德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看杜麗娘
      名作欣賞(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0
      洋奶粉的罪與罰
      峨边| 忻州市| 明水县| 昂仁县| 禹州市| 仁怀市| 平远县| 上思县| 永清县| 锡林郭勒盟| 聊城市| 湟源县| 福清市| 开阳县| 靖边县| 牙克石市| 福安市| 奉新县| 临猗县| 六枝特区| 贡山| 仁布县| 镇巴县| 安塞县| 五原县| 定陶县| 文成县| 景泰县| 长葛市| 德安县| 易门县| 肥城市| 深州市| 楚雄市| 宁德市| 衢州市| 盘山县| 崇信县| 霍林郭勒市| 长兴县|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