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藍
當今世界風云變幻,恰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充滿機遇,老一輩通過艱苦奮斗為新時代下中國青年的發(fā)展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礎。未來的世界需要大量有志青年當仁不讓,勇?lián)眱?;青年也有發(fā)展自身,成就自身的需求。那么,選擇一條適合自身的道路對于當今時代的有志青年至關重要。
在新時代下,中國有志青年人應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在不確定中把握機遇贏得發(fā)展先機?面臨選擇時,如何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正確道路?這篇文章寫給千萬仍在尋找自己道路和前進方向的人。
年輕朋友常提到的幾個問題:
1、怎樣才能成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為什么厲害的人針對復雜的問題能一針見血?(知道自己不知道)
3、接下來怎么辦?感覺自己迷路了,不知道該怎么走,前邊要做的事情很模糊,道路看不清。該怎么選擇,才是適合自己的道路?(知道自己知道)
以上幾個問題,在許多情況下對應的是對自身和對世界的認知,反映出年輕人成長的不同階段,也是尋找道路的過程。新時代下,青年人要找準屬于自己的道路,有以下4個方面內容需要清晰認知。
一、培養(yǎng)思考的習慣:讓人少走彎路
道路千萬條,規(guī)劃第一條。人生如果沒有引路人,就得自己摸索前進,這個過程中最重要其中一條是要主動對自己的人生做規(guī)劃。有規(guī)劃的人生能少走彎路,即使走了彎路也能及時止損。
做規(guī)劃的過程是思考的過程。為什么許多青年人不愛思考,原因之一在于思考也許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大腦占人體重的2%左右,但是消耗的能量占20%以上。越是思考,注意力越是高度集中,越是需要機體提供大量的能量。即便如此,青年人應注重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這能讓人生少走彎路。
在過往的經歷中,其實已經掌握了許多重要的信息,但是沒有冷靜地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办o”是古往今來圣人及大能修身的重要手段: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老子
“當極靜時,覺此心中虛無物,旁通無窮,如長空云氣,流行無所止極。”——王陽明
“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薄T葛孔明
由此可見,老祖宗通過“靜”進而去思考自身,認識世界,規(guī)劃人生。靜下心來與自己內心對話,將各類信息梳理匯總,評估不同選擇的優(yōu)勢與劣勢,進而尋找當下最合適的一條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道路很模糊,需要試錯,通過規(guī)劃,可以設置好階段性試錯的時間點與關鍵事件,進而在條件發(fā)生變化時提醒自己,換一條道路。靜心思考可以讓人獲得內心的篤定與堅持:當下即最好。
二、培養(yǎng)戰(zhàn)略思維,增強對人生的把握
新時代下的世界充滿變化,面臨的問題錯綜復雜,而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如何選擇一條適合自身的道路至關重要。戰(zhàn)略思維對人才成長具有巨大價值。戰(zhàn)略思維專門考慮未來,能透過復雜的變化看未來方向和趨勢。這里有兩層內在含義:能意味著人生擁有更多選擇;也意味著對自己人生擁有更多選擇沒有強烈意愿的人很難培養(yǎng)戰(zhàn)略思維。
面臨選擇時,往往要在短期和中長期之間進行選擇,當二者發(fā)生沖突時怎么辦?是臣服于短期的快感,還是執(zhí)著于長期的目標?總的來說,應該是要落腳于價值。做有價值的事,而不是簡單的事。所謂做正確的事,而不僅僅是正確地做事,講的也是這個道理。提到價值就要提到挑戰(zhàn)。人生會面臨很多挑戰(zhàn),面對各種誘惑,需要做出各種選擇,有價值的事情、正確的事情往往不容易,能否以價值為導向,為了長期而控制短期行為,是戰(zhàn)略思維的核心。朝聞道,夕死可矣!追求有價值的事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就是自律。
戰(zhàn)略思維的核心之一是要回歸本源思考。例如,“工作沒有做完,到下班時間了該怎么辦?是堅持把工作做完還是下班回家等明天再做?這是一個互相矛盾的問題。到下班時間了,公司沒有規(guī)定說工作沒有做完不許回家,必須把工作做完才能回家。可是,如果等到明天再做會對項目進度造成一定的影響,該怎么辦呢?”如果自己是老板問題非常好解決,那就是加班加點完成工作。正由于不是老板所以才會這樣計較工作的得與失。這類的事件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會遇到,怎么辦?在這個時候,如果回歸本源就應該思考:“對待工作,何謂正確?”由此可以看到,戰(zhàn)略思維能指引人前進。
戰(zhàn)略考慮未來,套利思維、博彩思維都不是戰(zhàn)略思維。今天所在的位置,是3年前所做選擇決定的。因此著眼于未來的價值,從現(xiàn)在開始規(guī)劃人生,用發(fā)展的思維來看待和布局當下,能在未來收獲更好的自己。
戰(zhàn)略不僅僅是組織管理中的概念,在青年人選擇屬于自身道路時也是至關重要。因為戰(zhàn)略是方向和概念,而方向與概念可統(tǒng)籌解決復雜問題,可以在迷茫的時候指引前進?!安蛔R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笔前?,很多時候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何跳出這個陷阱,需要著眼于大局,培養(yǎng)戰(zhàn)略思維。
從戰(zhàn)略層面上看,青年人迷茫時,應努力從山腰走到山頂,在高處讓自己看到全局,進而指導自己當下的行為。戰(zhàn)略就是要站高一些,看遠一些。山頂意味著視野變得寬闊,迷茫時,想法讓自己從山腰走到山頂,不失為一種策略。“樹挪死人挪活”,不要待在山腰暗自嘆息,“變則通通則達”,跳出固有思維,就能看到一直都在的那條路。
更重要的是,戰(zhàn)略是一系列的正確行動,換言之,只是看到道路還不夠,需要青年人為實現(xiàn)戰(zhàn)略目標而奮斗,要下苦功夫。以目標為導向,加上持之以恒地行動,就能在競爭中獲得優(yōu)勢。叔本華說人要么獨處,要么庸俗。戰(zhàn)略思維叫追求卓越,平庸沒有價值。
戰(zhàn)略思維是有志青年在變局下選對路需要的核心能力,可以助力人才贏得未來競爭力。要想贏,戰(zhàn)略思維需要從終局看布局,不是以過去推導未來,要以未來推導現(xiàn)在。如圖1所示,戰(zhàn)略思維考慮長期和未來(即愿景),如果能看到未來愿景,通過思考就能看到過程中的問題與障礙。通過將愿景與現(xiàn)實結合,進而出行動方案以及階段性的目標策略,就可以規(guī)劃出當下具體的行動。在克服困難前進的過程中,面對選擇時,以價值為導向,通過本源與變通的思維指導自身行為,采取一系列正確的行動,以贏得可持續(xù)的競爭優(yōu)勢。所謂有價值的事,是3個關鍵事項的交集,即:對什么充滿熱情、在什么方面成為最優(yōu)秀的、是什么驅動經濟引擎。閱讀了后文清晰認知人生核心的“一個能力二大任務”,就能明白,這個交集實際上就是人生成長方向(讓自己更優(yōu)秀)、人生成就方向(充滿熱情而快樂地干)與現(xiàn)實世界需求(具備轉化價值或經濟價值)的結合。如果再結合上價值思維核心的回歸本源思考,就能助力在變化的世界中把握不變的原則。
人成長不同階段會面臨許多不斷改變的現(xiàn)實問題,為贏得競爭就必須保持靈活性,以便可以在變化的環(huán)境中進行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現(xiàn)實情況。但是,戰(zhàn)略思維的變不是為了變而變。變是以不變的原則為基礎。不變的是什么?是《道德經》里的道;是《易經》里的太極,不易;是《兵經》里的五事;是戰(zhàn)略思維核心的回歸本源;是指導行為做事的原則。戰(zhàn)略思維的靈活性與穩(wěn)定的原則結合起來,就可以建立一個既穩(wěn)定又靈活的思維體系。
三、清晰認知人生核心的“一個能力二大任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薄兜赖陆洝?/p>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比松鷷?次覺醒,首先是要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是人生的兩大基礎任務,貫穿成長的一生。成長的道路沒有捷徑,正如《西游記》中的唐僧不能借用徒弟孫悟空的筋斗云快速到達西天一樣。既如此,唯有心境平和,朝著選定的路堅毅前行。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核心點是認知能力。認知能力實際是思考能力,他決定著對不同事物的理解與觀點。高層次認知能力往往能看到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本質,對復雜的問題往往能高屋建瓴,對關鍵矛盾往往能一針見血,也會具有極強的思維體系和邏輯能力。世界是客觀的,人們的理解和觀點是主觀的,縮短主客觀之間的距離就是提升自我的方向。
從50樓往下看,全是美景,但從2樓往下看,全是雜亂與喧囂。人若沒有高度,看到的全是問題,人若沒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雞毛蒜皮。認知能力,或者說思考能力,從方法論來說認知能力是認識自己/世界的因,從哲學角度來說認知能力是果。視野取決于高度。只有當有足夠的高度,才能看到問題的全貌,抓住機遇,超越困境。
認知能力是不斷變化的。正如《易經》的變易,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化之中。這說明提高認知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從思考中學習,從書籍中學習,從工作、交流、挫折中學習。通過不斷學習進步,豐富閱歷,進而獲得更高的認知能力。
四、大道一直都在:如何選對路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道德經》
要想選對路,首先要看到路,這條路應該是大道!
每個特殊時代下都有屬于時代特有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就是《道德經》中的大道。大道一直存在,靜靜地等待著你。因此,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樣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有志青年選擇的路,應該是符合當今時代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長期價值,具備戰(zhàn)略意義的路。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征,大道是符合時代發(fā)展規(guī)律的!戰(zhàn)爭時代,這個時代實際上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個產物,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產生戰(zhàn)爭,它是時代變革的一種象征。戰(zhàn)爭年代具有不確定性和確定性,有人能在戰(zhàn)爭年代逃避戰(zhàn)爭嗎?整個社會都處于一種戰(zhàn)爭的時候,你怎么逃避,沒人能逃避,必須積極面對,越逃避反而最后的結果是越凄涼的。在改革開放年代是經濟新體制,要解放生產力,要實現(xiàn)新目標,那個年代最常聽到的是白手起家、一夜暴富,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征,為什么你能一夜暴富、為什么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因為敢作敢為敢闖,更接近時代的特征,你越接近時代的特征你成功的機會是更高的,所以最敢于冒險富有拼搏精神的一批人首先發(fā)展了起來。
21世紀的時代特征是什么,是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傳承、民族復興,更進一步是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方向。近些年世界大國之間的貿易戰(zhàn)、針對科技的封鎖,把一些新興科技產業(yè)如生命科技、人工智能放到了一個特殊的位置,這些領域都是時代發(fā)展的方向,是時代的特征。這些特征,是時代賦予當今青年人的使命。越是接近時代特征,越是能扛住時代賦予的使命的時候,你是越接近成功的。如果有機會,應該努力向這些方向看齊,勇于承擔時代賦予的使命;如果沒有機會從事相關行業(yè),可以逐步把自己往這些方向塑造。
青年人朝氣蓬勃,有發(fā)展自身的需求,正如馬斯洛理論中提及的:人的需求有5個層次,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自我實現(xiàn)的那些人,他的內心會得到巨大的滿足,它對于以下各個層次的需求都會得到極大的一個釋放。在通過學習提高認知能力的過程中,如果能將個人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與時代發(fā)展的規(guī)律相結合,勇?lián)姑?,是一條正確而有價值的道路。
應該認識到,世界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可以去尋找屬于自己的一條路。這種差異將使世界更美好。對青年人來說,在追求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有很多選擇,需要找到真正對的路??梢詫⑻嵘J知能力作為核心,不斷學習,勇?lián)鷷r代賦予的使命,將專業(yè)和事業(yè)作為實現(xiàn)目標的方法和路徑(而非目標),以自身所在為起點,腳踏實地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這條路越是接近時代的特征,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單位:廣州國家實驗室)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