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紅
彭德懷(1898—1974),湖南湘潭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指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長征后期任陜甘支隊司令員,到達陜北后任紅軍前敵總指揮。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歷任八路軍副總指揮、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等職。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西北野戰(zhàn)軍(后編為第一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區(qū)司令員。1950年10月,出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4年后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艱苦卓絕的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他在率領軍民浴血奮戰(zhàn)的同時,牢記初心使命,時時處處以身作則、清正廉潔;和平建設年代,他仍恪守和弘揚艱苦樸素、廉潔自律的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在華夏大地上留鑄了一身正氣、嚴于律己的豐碑。
舌尖上守紀律
1937年9月,八路軍總部進駐五臺縣南茹村。北方天氣早寒,彭德懷剛到太行山就患上嚴重的腸胃炎,常常疼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本來,作為一名德高望重的軍中將領,從健康著想,完全可以吃小灶,略微改善一下伙食,但他還是堅持同戰(zhàn)士們吃一樣的飯,過同樣的艱苦生活。
眼見天氣一天天冷起來,彭德懷的胃病又犯了,但他一直忍著疼痛指揮部隊作戰(zhàn)。朱德知道后直接找來管理生活的一位同志,讓轉告炊事員,把彭德懷的飯菜多煮一陣,把食鹽炒熟吃。彭德懷見專門給他做了病號飯,生氣地說:“這還行?總司令那么大年紀了還吃大鍋飯,我咋能搞特殊?!”管生活的同志向他解釋后,他說:“鹽可以熱炒一下,但飯還是同戰(zhàn)士們一道吃!”
1938年秋,他與浦安修結婚。有一天,浦安修看到他因腸胃炎發(fā)作而備受折磨,就心疼地在野菜湯里偷偷加了一把玉米面。未料這一“小花招”竟被他識破且毫不留情申斥一頓,他說:“你搞什么名堂?干革命是萬萬搞不得一點點特殊的。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彭德懷是一個怎樣的人,永遠不會忘記我為老百姓打天下的使命!”
1939年冬,彭德懷來到黃崖洞兵工廠了解生產情況。臨近中午時分,兵工廠負責人程明升把伙食委員叫來低聲吩咐:“你去和食堂的同志說一下,中午留副總司令吃頓飯,首長胃口不好,給他另做一碗白面條,炒些菜?!?/p>
開飯時,炊事員端來一碗熱面條和一盤炒豆腐。彭德懷一看就皺眉問:“兵工廠的工人們和我吃的一樣嗎?”程明升支吾道:“嗯,差……差不多……”彭德懷來到食堂,見工人們圍坐一圈吃的是高粱、玉米和黑豆糝糊糊,合就著一小盤涼拌蘿卜絲。他返回廠部指著那碗面條:“這是誰讓做的?”程明升紅著臉解釋:“是我知道首長胃口不好怕犯病……”彭德懷生氣了,“我的胃口不好,你們就做一碗面條;工人們的胃口不好,你們都知道不?現(xiàn)在,敵人對我們根據地實行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軍民生活都很困難,大家每天吃野菜、嚼樹皮、喝高粱黑豆粥,哪一個胃口好?我怎么能搞特殊!”他端起碗,頭也不回地走向食堂,把面條倒入大鍋來回攪了幾下,然后舀起一碗飯與工人圍坐在一起,就著蘿卜絲邊交談、邊大口吃起來。
1943年秋,彭德懷、劉伯承等首長在太行二分區(qū)同蒲支隊的護送下,途經敵偽封鎖線回延安。在榆次逯村西北的一間小廟宿營時,劉伯承向同蒲支隊副支隊長王立崗詢問敵占區(qū)人民的生活情況,有些問題王立崗不了解回答不上來,彭德懷便教導說:“作為人民軍隊的干部,應該多關心人民群眾的生活。不關心人民生活,就不是人民軍隊?!?/p>
午飯時,支隊同志拿出準備好的兩個罐頭、兩瓶葡萄酒和一些熟肉、月餅。才剛擺好,彭德懷就雙眉緊鎖:“這些東西哪里來的?”同蒲支隊政委周其德趕緊解釋:“是我們事先準備好的?!迸淼聭褑枺骸澳銈兘衲曜o送了多少干部?”王立崗說:“有500多人?!迸淼聭延謫枺骸澳銈兪欠穸家写幌拢俊笨吹綄Ψ胶芫o張,便循循善誘地談起抗戰(zhàn)的艱苦、人民的負擔,尤其是敵占區(qū)人民的痛苦以及革命的長期性、艱苦性。飯后,彭德懷叫秘書如數付了錢。彭德懷的教誨,使王立崗等同志深受教育,終生難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彭德懷依舊對戰(zhàn)斗生活過的山西念念不忘,有機會就來考察調研,每次來山西,大家都能看到他老八路的作風絲毫未變。
1957年夏,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部長的彭德懷來太原考察。他來之前,省軍區(qū)后勤管理處特意詢問了他剛考察過的外省部隊,了解其飲食特點和生活習慣。結果出乎意料,他每到一處定的伙食標準都是普通的兩菜一湯,若多給炒幾個好點的菜他準會批評一頓。
他剛到太原的前兩天,管理處的同志常端上一些炒肉片、豆角、白菜等普通菜肴。有時早餐還有南瓜小米粥、小咸菜。他吃得津津有味,當場表揚:“伙食不錯,以后就這樣搞。”
一次吃早飯時,軍區(qū)李樹藩給他舀飯。他攔?。骸拔也灰銈円?,我也長著兩只手,我自己來?!闭f著就接過勺子動手舀。他十分平易近人、毫無架子。
還有一次,管理處為讓他吃得更可口,給加了兩個好點的菜。誰知他見狀繃起臉,嚴肅地說:“你們搞這么多菜干什么?又不是請客赴宴,我吃不了不就浪費了!可以簡單點嘛!要多想想群眾吃的什么,我們吃的什么。我們不能忘本!”
絕不開后門
彭德懷一向反對自恃有功,謀求特權。
1953年,山西省軍區(qū)決定讓一位同志轉業(yè),這位同志參加革命多年,很想留在部隊工作,就想法子找到時任國防部部長的彭德懷走“后門”。誰知正題還未入,彭德懷就洞悉其意地說:“你應當服從組織分配,轉業(yè)到地方不照樣干革命嗎?如果黨中央、毛主席哪天決定讓我轉業(yè),那我還要高高興興地轉呢!到地方工作開闊一下眼界,鍛煉一下有什么不好?在這問題上,我們每個同志都應做到留的安心、走的愉快?!彼脑捑渚湓诶?,這位同志原本想說的一肚子話咽回去不少,可仍發(fā)牢騷說:“打仗就用我們,不打仗就不用我們,這不是過河拆橋嗎?”彭德懷解釋道:“話可不能這么說。戰(zhàn)爭年代要大量征用兵員,那是革命的需要,現(xiàn)在和平時期大量削減兵員,為人民減輕負擔和經費開支,同樣是革命需要,我們可要正確對待這個問題喲!”又耐心同他談了很久,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
1957年夏,彭德懷赴張家口、大同、太原、石家莊等地考察,臨行前拒絕了有關部門要給他配備隨行醫(yī)生的安排。他還特意給隨行工作人員“約法三章”:一是到院校和部隊,一律住到一般干部和部隊營房,不住招待所,不驚動地方黨政領導同志;二是各單位負責同志不要到車站迎接,只派一位管理員帶路即可;三是坐火車買普通坐票,同普通旅客坐到一起,不許單掛車皮。
考察期間,他先后住在張家口通信學院和大同某部營區(qū)宿舍,因宿舍和廁所不在一處,起夜時有很多不便,中間兩次感冒,可他一直很高興,這次又回到戰(zhàn)士們中間,感到無比踏實。
考察太原時,山西省軍區(qū)特意安排他入住省城條件最好的迎澤賓館,但他來后擺手說:“這何必呢?為什么要住那么好的賓館呢?干脆,在省軍區(qū)隨便找個地方就行了。”省軍區(qū)只得騰出三樓辦公室作他的臨時臥室。
當時,太原的天氣很熱。負責其生活的同志擔心他蓋棉被睡覺太熱,就買來兩條毛巾被給他使用。當晚他發(fā)覺后便問隨行秘書毛巾被咋來的,秘書說明情況后,彭德懷生氣地叫來省軍區(qū)有關同志說:“你們這樣做不好,要是我每走一個地方,就給我買兩條毛巾被,那我走的地方多了,都為我彭德懷一個人造成浪費,那怎么行!”
心里始終裝著人民
彭德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始終是真摯、熱烈的,無論何時何地,總是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頻繁轉戰(zhàn)中,每到一村一鎮(zhèn),他總是抓緊時間了解駐地群眾生活,幫助貧困群眾。為減輕人民負擔,根據地實行精兵簡政,最艱苦時就連捋樹葉、挖野菜也規(guī)定部隊不得在村莊附近與民爭采。彭德懷以身作則,親率干部攀巖越嶺到遠處山中尋找,把近處和好采摘的野菜、樹葉留給群眾。
1941年7月,八路軍總部移駐遼縣(今左權縣)麻田鎮(zhèn)。為粉碎敵人經濟封鎖,八路軍開荒種地,實行生產自救。
到了秋天,八路軍收獲的山藥蛋、蘿卜堆積如山。除了給部隊吃用并做足儲備外,又分給老百姓好多。
對于剩余的收成,彭德懷建議:“群眾和戰(zhàn)士生活都艱苦,現(xiàn)在剩留的山藥蛋和蘿卜,可以燒點酒,給大家改善伙食?!?/p>
村后的半山腰上有股清泉,當地人有傳統(tǒng)的釀酒手藝,彭德懷的房東王二租就是村里有名的“酒把式”。當彭德懷找他談及釀酒的事時,他高興地說:“好啊,給咱八路軍燒酒,俺干,一分工錢也不要!”
彭德懷笑言:“那不行,你們給我們燒酒,我們給你們分一半酒作為報酬,這是八路軍的紀律。我們不是地主老財,不能剝削你們。你不要酒,就得要錢;不要錢,就得要酒。要是什么也不要,那我們就不燒酒了?!弊詈螅醵庵缓么饝聛?。他約了幾個老鄉(xiāng),把村里的酒坊拾掇拾掇,就擼起袖子甩開膀子熱火朝天開工了。
到出酒的時候,彭德懷帶著警衛(wèi)員前來看望。王二租給彭德懷詳細介紹了燒酒的整個流程后,在出酒口接了一勺熱氣騰騰的酒讓他品嘗。
彭德懷聞了聞,興奮地說:“嗨,真是好酒!”說完就把酒倒到酒缸里。王二租急忙說:“哎呀,彭總啊,到了酒坊里喝酒,那是‘公喝,就跟進了瓜田吃瓜一樣。只要你能喝,你就喝,喝醉了也不要錢的。這是酒坊里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p>
彭德懷聽后打趣道:“這個規(guī)矩好,對窮人們有利。他們沒錢買不起酒,來這里準能喝個痛快?!彼捯粢宦洌蠹叶夹ζ饋?,笑聲中滿透著對彭德懷的崇敬——他心里時刻裝著窮苦百姓!
彭德懷接著說:“你們燒酒有規(guī)矩,我們八路軍也有規(guī)矩,我們這個規(guī)矩叫‘官兵一致。既然大家都還沒有喝酒,我是不能先喝的,等你們把酒燒多了,夠大家喝一頓的時候,我是一定要喝的。”
幾天后,酒坊燒出的酒已經很多了。八路軍總部按照協(xié)議,留一半給群眾后才通知各部隊把酒領回去。
1957年夏,彭德懷在太原視察二四七軍工廠時,發(fā)現(xiàn)工廠面積很大,當即指出,你們廠占用群眾土地太多了,應該退回去一些。部隊打的井,也可以和群眾合用么,讓群眾多澆幾畝地、多打些糧食。
考察完行將出廠門時,恰逢職工下班。一些群眾看到彭德懷后,紛紛欣喜地涌來。
隨行人員擔心彭德懷的安全,勸他趕快離開。彭德懷卻說:“怕什么,我們看了廠子拔腿就走,不跟群眾見面可不好,那不就要脫離群眾啦!”他同在場的干部群眾一一握手。其中有個老區(qū)來的女工硬是從人群中擠進來,說啥也要跟他握手,彭德懷熱情地與她握了手。
彭德懷這種時時處處想著國家和人民利益、唯獨沒有自己的精神,生動體現(xiàn)了他嚴以律己、大公無私的崇高革命風范。
(責編 張曉蘭)